分享

会计头条

 雨送黄昏xzj 2018-12-06

距离2019年个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实施还有25天,自从10月20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公布以来,迟迟不见正文下来。让很多人都很着急,马上就2019了,我要怎样才可以得到这些个税福利呢?其实,国家税务总局早就选取了杭州和石家庄作为全国试点,现在管家依据两地试运行实际操作流程,告诉你想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你需要做什么。官方口径2019年1月1日实际填表要求与此差异不大。


关于六项附加扣除,您了解多少?

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员工需自行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表,共8张表。填好后将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尽快将相关信息报送给税务机关。


按个人实际发生情况填报资料,其中姓名、身份证类型、证件号为必填项。如果有配偶,必填;表格灰色的不填,扣缴义务人名称,填完整的单位名称。



表一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表-子女教育支出


依次填写与纳税人关系、子女姓名、子女身份证类型、子女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分配比例只能选100%或50%。

提醒:年满3周岁无论上学与否均可扣除;境内境外的教育费均可扣除;对子女已就业并接受本科以下教育的,可以由父母选择以子女教育费扣除或子女选择继续教育费扣除;多子女的家庭,按照子女数量*定额标准计算扣除数额。


表二

继续教育支出明细(学历教育)


依次填写受教育阶段、受教育起止日期。

提醒:已工作,接受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受教育时间最长不高于48个月;每年填表申报扣除。


表三

继续教育支出明细(非学历教育)


在取得证书当年依次填写证书类型、证书信息等具体的职业资格证信息。

提醒: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或者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只能选一项扣除;证书范围由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


表四

大病医疗支出明细


依次填写子女、配偶的姓名或身份证类型、身份证号码,医疗支出总金额、个人负担金额。

提醒:征求意见稿只规定了本人的医疗支出可以扣除,这里有改变:纳税人本人、子女或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医疗支出可以扣除,但是父母的大病医疗是不可以扣除的。


当年在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实际负担的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且低于规定限额的部分,可以由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在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


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属于实际支付年度的扣除项,不可以结转以后年度。


表五

专项扣除信息采集表-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依次填写贷款信息。

提醒:纳税人及配偶在中国境内购买住房,且适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在还款期内可以扣除,但最长不超过20年,纳税人和配偶只能享受一次房贷扣除。


房租和房贷不能同时扣除。


税局口径:首套房以银行放贷利率为准,不论是第几套房,但凡银行放款时认定为首套房利率的,就是首套房。


两人婚前各自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扣除,婚后两人组成家庭只能一人享受扣除,一人填报。


表六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表-住房租金支出


填写租赁房屋具体地址,具体到门牌号、出租人信息、租赁时间等。

提醒:房东是个人,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代码就是填房东的身份证号码,是单位填单位信用代码。

在同一地级市范围内有房,则不允许享受租金扣除。


表七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赡养老人支出


填写被赡养人信息。


表八

赡养老人支出明细(共同赡养人信息)


填写共同赡养人信息。

提醒:父母有一方年满60周岁,就可以填写申报扣除;父母都过了60岁,填两人信息。


非独生子女需要填写共同赡养人信息表,共同赡养人表格填写兄弟姐妹的信息,本人的信息不用重复填。独生的,不用填共同赡养人表格。


子女须填报本年度月扣除金额。扣除分配比例不需要在共同赡养人信息表中确认。


信息的真实性由谁负责?

信息的真实性由纳税人个人负责,是否符合6项符合扣除范围的规定,职工个人自行判断。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根据系统运行口径,专项附加扣除 相关证明资料,由职工留存留存,相关资料保存5年。


有两处以上的工资、薪金所得,专项附加怎么扣除?

职工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职工只能选择从其中一次扣除。

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可以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来源:个税管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