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园林有什么特色?

 韩林图书馆396 2018-12-06

1.师法自然。有两层意思,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时力求突破园林实体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它表现自然。这就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的关系,比如漏窗的运用就可以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做到了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到了互相渗透的作用。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园内所有建筑的形与神都与天空、自然环境相吻合,做到各部分自然相接,使园林拥有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讲究表现自然,如树枝弯曲自如,形与神,意与境都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最大特色。


  趣味链接: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面积290公顷,整个布局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以西山、玉泉山为借景,景观宏伟开阔,是我国园林的典范。颐和园建于清朝。金朝时,此处是皇帝的行宫;明朝时,这里叫“好山园”,山称瓮山,湖称西湖。清朝时,康熙帝将此作为行宫。到了乾隆帝执政时期,在瓮山上建了一座9层“大报恩延寿寺”,并更名为万寿山;再以后,清政府又借口要训练海军,将山前的西湖扩大加深,改名为昆明湖,称为“清游园”。1860年,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将其毁坏殆尽。1888年,慈禧太后为了享乐,私自挪用海军经费纹银2千万两重修此园,又更名为“颐和园”。1900年,它又被八国联军毁过一次,之后又一次将其修复。

来源: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