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旅馆有怎样的变迁?

 韩林图书馆396 2018-12-06

中国古代旅馆有怎样的变迁?


我国古代民间的人们出行不能住驿站,只能住旅馆,因为驿站只为官府服务。古代的旅馆叫法很多,如客舍、客馆、逆旅、候馆、宾馆、客栈、旅店等。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馆。周朝开始建立起完备的旅馆体系,并由官方统一规定标准。在《周礼》中记载着:“国野之间,每隔十里设庐’,可供饮食。每隔三十里设宿’,提供住处,名曰路室;每隔五十里有‘市’,市中设置‘候馆’,专门伺候朝聘之官。”虽然周朝的旅馆仍强调为官吏服务,但对普通的行人也敞开了大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旅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诸侯国开始兴建大型宾馆。


汉隋之间,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和马,因此,一些大一点的旅馆都附设有车场、马厩和寄存货物的栈舍,店家负责喂马。


南北朝时,民间旅店业发展很快,许多王公贵族也竞相建置。大量的社会资金都投向了旅馆业。


唐朝以后,旅馆业更加兴旺,很多豪富之家,也设有馆舍。唐代旅馆开始有了“馆”与“店”的明显区分。馆指的是较大的宾馆,分为公馆和私馆。驿站中设的馆叫驿馆,州一级行政单位设的馆叫作州馆,县里设的馆则叫作县馆。私馆只接待“自己人”,旅馆则是对所有人都开放。因此,在这个时期,专业的旅馆多被称为“店”,它的规模小于馆。


唐代的“店”一般是由民间自办的。大点儿的旅店一般兼营其他的业务,比如对外开设餐厅、安排货栈寄存、售卖各种商品和兑换银钱,这种大的旅店又叫作“邸店”。小的旅店没有餐厅,不过房间内备有炉具,客人自己也可以做饭。另外许多食店也都开始附设旅舍。


到了明朝时期,很多大的旅店都开始了综合性经营,除了食与宿,还增加了艺术表演以及其他的服务。


  趣味链接:殿


殿,是中国古代一类规模最大的单一建筑,一般称为“大殿”,因为它建造在建筑群中轴线上,所以又叫作“正殿”。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规定“大殿”为建筑群中规格最高的,这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最高权力。

来源: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