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家分晋”谈起

 汐钰文艺范 2018-12-07

  山西简称“晋”,人所共知,可为何又称之为“三晋”呢?其实,就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场著名的韩、魏、赵三家分晋的大变局。

  这大变局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主因和导火索还是很清晰的。虽说晋国疆域辽阔、实力雄厚,历来是中原霸主,但其后期却朝政不纲、大权旁落——大权都操控在智、韩、赵、魏四卿手中。而这四家之中又数智家最强。晋卿智宣子,非常喜欢儿子智瑶,想立其为继承者。族人智果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智瑶虽有“五长”: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坚强果断,但他有致命的“一短”:居心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智宣子没有听从劝告。后来智瑶果然专权弄国、贪得无厌,深深结怨于其他权势家族,导致韩、魏、赵三家合谋攻灭了智氏,瓜分了土地。因而,司马光得出“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的结论。

  无独有偶,秦朝的李斯可谓雄才大略,治国有方。他协助秦始皇适时扫荡六国,统一天下,立有大功。秦统一后,李斯拜相理政,在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及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明法度、定律令等方面也是有章有法、功业昭彰。可李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恋位贪权,私心太重。他不仅发明了“仓鼠哲学”,而且一生奉行“仓鼠哲学”——绞尽脑汁,避害趋利,谋取和保住好的位置成了他唯一的追求。因此,当秦始皇突然驾崩,宦官赵高欲篡改诏书,废长立幼时,开始他还表示反对,可赵高抓住他的“死穴”,对他威逼利诱,李斯便彻底卖身投靠、助纣为虐了。然而,只过了一年,赵高编造了一个李斯父子“谋反”的罪名,腰斩于市、诛灭三族。后人评李斯一生,说他是“成也仓鼠哲学,败也仓鼠哲学”,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朱子治家格言》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翻翻二十四史,因德行与其社会地位及所享待遇不匹配而招致“灾殃”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就说现今出事的官员,无论大老虎、小老虎,尽管主要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不是出在“才能”“学识”上,而是出在“德行”上,或者像智瑶一样居心不仁、野心膨胀,或者像李斯一样私心太重,奉行“仓鼠哲学”,或者像和珅一样欲壑难填、贪得无厌,甚至是二者或三者兼而有之,总之一句话,“德不配位”。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一个故事。他请造船专家品评自己设计的一艘自认为天底下最先进的军舰。造船专家说了这样一段话:“陛下,您设计的这艘军舰,它的船形将是世上最美的,它的航速将是世上最快的,它的抗击能力将是世上最强的,它的武器装备将是世上最优的,它的桅杆将是世上最高的,它的大炮射程将是世上最远的……但陛下,您这艘庞大的军舰,看来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要它一下水,就会立刻沉入海底。”

  为官与造船同理,一个官员不管能力多强、学识多高、优点多多,但只要有一个致命伤——德不配位,就难免遭遇灭顶之灾。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就是这么无情,不服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