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NO.122

 梦想童年594 2018-12-07

宋孝武帝刘骏画像

NO.122

 

为此,刘骏不惜大力拔擢寒门出任要职。

 

在军界,他最倚重的是沈庆之和柳元景。

 

沈庆之早年在家种地,目不识丁,父祖的名字史书都没记载,是货真价实的无名之辈,基本属于社会底层;而柳元景的家世虽然比沈庆之强一些,但作为南渡较晚的北人,在南方的政治地位也不高。

 

在刘骏当政期间,两人先后因军功被提拔为三公,门第也由此跻身高门。

 

除了沈、柳二人外,刘骏早期最信赖的心腹还有颜竣、颜师伯、戴法兴等人。

 

颜竣是著名文学家颜延之之子,他和刘骏的渊源极深,刘骏在外就藩的时候,颜竣多年来一直担任他的主簿,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算是他的贴身秘书。

 

讨伐刘劭的时候,刘骏正好得了重病,无法理事,一切都由他代为决断,大到政务军务,小到给刘骏提供洗脚服务,甚至连为宋文帝刘义隆哭灵都是他代劳的——不知刘义隆如果泉下有知会有什么感想。

 

刘骏登基后,颜竣自然备受重用,先后出任侍中、吏部尚书、丹阳尹等多个要职。

 

颜师伯是颜竣的族兄,刘骏在徐州时他曾担任过参军。

 

此人别的本事不怎么样,拍马屁的水平却是一流,刘骏不舒服他能哄舒服,刘骏不开心他能哄开心,刘骏不痛苦他能哄痛苦……不好意思写错了,是刘骏不痛快他能哄痛快。

 

因此刘骏对他极为宠爱,还曾专门向父亲刘义隆举荐颜师伯,想让他担任中郎府主簿,但刘义隆不知是认为他出身太低还是他人品不好,没有批准。

 

现在刘骏当了皇帝,当然是想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颜师伯从此扶摇直上,从黄门侍郎开始做起,短短几年就升为青冀二州刺史,成了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

 

如果说颜竣、颜师伯的出身还可以算是庶族,那么戴法兴就只能算是纯屌丝了。

 

他早年当过小贩,后来成了尚书省仓库的一名记账员,不过他虽然地位低,文才却很高,写的文章很有名气,当时执政的彭城王刘义康便让他担任自己的记室令史,刘义康垮台后,他又被刘骏看中,任用为记室掾(掌管文书的佐吏)。

 

刘骏继位后,戴法兴也被提拔为中书通事舍人,负责传达诏命,传递奏章。

 

和他一起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一个同样出身低微却才华横溢的巢尚之。

 

中书舍人虽然品级不高,但和皇帝的接触却是最多的,因而凭借刘骏的信任,戴、巢两人对朝政有极大的发言权,无论大事小事,刘骏都要与他们商议后再决定。以至于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收礼只收脑白金,办事只找戴法兴……

 

而士族出身的尚书令、尚书仆射等高官则沦为了摆设,几乎只剩下了签字权,从之前的男一号变成了现在的跑龙套,贯穿后来整个南朝的“寒人掌机要”的局面至此全面形成。

 

除了在中央重用寒门,在地方上刘骏也同样如此。

 

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典签控州镇”的制度。

 

典签本来是州府处理文书的小吏,故多由寒人担任,刘骏为了加强对地方军政的控制,各州镇派驻的典签大都为他的心腹,并授以监督刺史之权,且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

 

这样一来,多由士族担任的州镇刺史的职权也大为削弱。

 

通过“寒人掌机要”、“典签控州镇”等一系列措施,刘骏基本架空了世家大族,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实现了他“不欲威柄在人,亲览庶务”的目标。

 

他创立的这些制度,大多被此后的南朝齐、梁、陈三朝所延续,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很多史家都将他视为南朝政治格局的真正开创者。

 

从刘骏开始,南朝的皇权大大增强,士族专权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