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要小心“情绪中暑”

 369蓝田书院 2018-12-07

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通常把这种现象叫做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


有三类人比较容易出现情绪中暑:第一类是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高温造成的恶劣的外部环境很容易诱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第二类是平时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人,这类人对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在高温环境下焦躁不安;第三类是不善于沟通的人,由于不善于与人沟通,无法将负面情绪通过倾诉等方式合理释放,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情绪失控。


情绪中暑的主要表现


1.情绪烦躁


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或同事发火,而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忘掉事情。


2.心境低落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3.行为古怪


常会有异于寻常的一些行为,或者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高温天气里,医院门诊病人中,有近40%的人是因心烦气躁而开斗气车、酗酒、斗殴。


情绪中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高温因素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和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的变化幅度增大后,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除了气温变化之外,不良情绪还与人出汗较多、睡眠缺乏和饮食不足有关。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也容易出现紊乱。植物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消化系统,也影响着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紊乱会使人多梦,降低人的睡眠质量。


不仅仅有自然高温的原因,还有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因素。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而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2.心理内因


除了客观存在的高温原因外,“情绪中暑”与心理因素的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为看到窗外强烈的光照等而产生烦躁的情绪。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


如何给情绪中暑降温


1.要“静心”养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空灵的轻音乐,注意营造浪漫情绪,想像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快的情景,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畅思遐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以忘却热浪袭击,降低心理热度。只要少想烦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却夏日的炎热。


2.要保证睡眠


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时至凌晨1时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阳盛阴虚,阴阳失和。


3.要调剂好饮食


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4.要注意养气


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