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道家观点),莘靖为你解读

 黄元章3355 2018-12-07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道家观点),莘靖为你解读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道家观点)

道家主要讲“道”与“德”,对天的观念看得不是很重。说道家,应将老子与庄子分开来讲,二者有较大不同。道家多言存在和认识,认为所有存在都要遵循道的规范,天也不列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天不过是一个自然中的存在,也是自然造化的,也遵行道的规范而存在。天地所造化的一切都是有限的。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二十三章》)天有生命吗?老子没有正面说,就是有,也是有限的,因为天也“法”于自然。在认识上,老子主张返回“本初”的状态,只要能处于这种状态,达到与道“同体”,便能“理解”天地万物。老子更多强调存在观念。以这样的存在和认识观念为基础,当然不会承认自然之外还有一个超然的意识主体存在,一切皆为自然造化,天是否有生命就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了。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道家观点),莘靖为你解读

庄子存在观念与老子相近,认为万物和人都是自然存在体。所有存在物的“特性”都是相对的,远近、高低、大小等等,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意义。《逍遥游》中先说了鲲鹏高飞9万里,然后说“斥鵪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辨也。’“(《庄子 逍遥游》)世间之物是什么,要看对谁而言,要看对什么时间长度而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 逍遥游》)对于天,庄子视为自然存在物,并认为是不可知的,“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庄子 逍遥游》)庄子主言认识,其认识论基本属于不可知论。以这样的存在和认识观念来看待天的问题,是有在超然意识主体存在,人也是不可知的。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道家观点),莘靖为你解读

国学基本观念之“天”的观念(结束语)

是否有一种“超然意识主体“在主宰宇宙万物和人间万事?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宇宙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另外一个样子?是谁安排的还是自然生成演化出来的?这些人类的亘古疑问,历经千年,至今仍然没有让人满意的答案,中外皆然。在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大爆炸模型后发现,大爆炸后基本粒子演化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形成我们今天生存于其间这个宇宙,概率不足百万分之一。该如何解释?太多肯定说明都以假说和猜想为前提,太多“最终本质”、“永恒真理”的解释只能让人嘲笑。有人提出“人存原理”之说,还分出了“强人存原理”和“弱人存原理”。如果承认其中的强人存原里,实际上也就认可了超然意识的存在。现代哲学思考,一不小心也会落入古老泥潭中。按照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观点,对这些问题的探询和思考本身,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基石,而不是某个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