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新榨季白糖市场的几个关键问题

 禁忌石 2018-12-07
  如果说北方甜菜糖的开榨是拉开中国18/19榨季的帷幕,那么广西的开榨则是正式翻开了新榨季序章。那么对于国内而言,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

  第一个是收购价的问题。广西的甘蔗收购价已经确定为490元/吨,这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0元,总的来说还是政府考虑到糖厂和蔗农两方面利益下调节的产物,此前物价局提出的征求意见稿的甘蔗收购价为500元/吨,即和去年持平,用意很明显,就是以蔗农的利益为优先,同时也侧面表明了收储改直补至少在今年是不可能实行的了。最终下调10元也是考虑糖厂的承受能力。当前这个蔗价对于糖厂来说依旧压力很大,完税后糖厂的成本还是有5700-5800元/吨的水平,因此即便在做出让步的前提下,糖厂恐怕将继续亏损。而对于蔗农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更深层次的思考在于两点。

  其一,目前收购价使得糖厂更愿意晚一点开榨,因此也出现了部分糖厂突然推迟开榨的决定,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糖价的下跌,因为为了更好的回笼资金,陈糖降价销售也使得新糖价格预期被拉低。

  其二,今年的收购价实际上是为明年的种植面积打基础的。广西的收购价由于调减幅度不大,因此明年广西的种植面积可能变化也不会太大,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下降的局面,这是事实对未来糖价是不利的。

  第二个是进口量的问题。2017年我国进口配额外许可证为150万吨,加上配额内的194.5万吨合计总量为344.5万吨,实际上的进口量应该达到到。那么对于2018年我们还是需要关注配额外许可证发放的量,考虑到当前我国整体进口政策的变化,进口扩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同样也不利于糖价的上涨。考虑到当下盘面进口利润持续贴水,最近几个月的进口总量应该不会太大。

  第三个是走私量的变化。走私量的变化很难去量化,但是也很好去感受。走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个是利润的大小,一个是管控的强弱。以目前的这种内外价差看,短期的走私量应该不会多,这也可以从近期泰国出口至台湾、缅甸的糖数量可以看到。以台湾为例,泰国出口至台湾的精制糖在今年二季度的时候达到了26.3万吨,而三季度仅为8.7万吨。最新的10月数据显示,也仅为2.2万吨。考虑到去年冬季的走私量也是比较小的,有可能明年二季度走私量存在扩大的可能性。

  第四个是储备糖的问题。传闻12月将抛售40万吨储备糖,从了解的信息看,应该是古巴糖轮出,尽管我们暂时无法辨别传闻的真伪,但是这确实对当前糖价是施压的。由于我国储备糖库存量极大,因此一直都存在抛储的隐形压力中,尤其是在下跌周期中这种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五个问题是糖价什么时候才会转势。全球供求结构目前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不过至少在明年上半年,供应压力的势头暂时是很难扭转的,只能等到18/19榨季末期至19/20榨季初期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才可能发生逆转。这种转折关键就是看印度的库存消耗的速度。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18/19年度我们该如何操作呢?1月合约由于已经时日无多,同时今年换月的时间也比较早,因此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内。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我们还是以看空为主,逢高沽空1905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策略。而一旦进入8月以后,供需结构可能会发生质变,届时买入2001合约或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