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是科学概念吗?

 小草回香 2018-12-08

这是一个大话题,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学的核心灵魂,重要的理论思维。本人就从中医学理论思维哲学方法上讲来,才能把这讲清说透,因为没有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就没有中医学。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每个正统的中医人都能讲清楚这个问题,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但其发展却是沿着医学科学自身的道路,紧密的与人体生理和病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气、阴阳学说、五行不仅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你只有系统的学习了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才能够自已判断它科学不科学以及中医学科学不科学了,要讲明白此学说,得先从气说起。

气: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气的原始意义是指烟气、空气、呼吸之气等气体状态的物质,在此基础上古人引申提炼形成哲学的气的概念,用于指化生万物的元素和本源,气被想象为微细的质素,乃名精气,具有物质性、渗透性、分布的弥漫性,极大的包容性,能动性等特点。一些有形物都是由气构成,并且复归于气,宇宙是气本身的对立统一所决定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天地万物是由气连接维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气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感应)的中介。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言“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番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但气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中原子的概念,它是充盈无间、至精无形、能动的、可入的、无限的存在物,而原子则是一个个的被“虚空”间断的、有形的、不可再再分、不可入的微小粒子。气论哲学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本源与现象的统一,物质与运动的统一,物质运动与时空的统一,物质运动与规律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充分反映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气论哲学又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太极图说》言:“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说明天下本源于一气,气之运动分为阴阳,阴阳变化则为五行,产生万物。中医学引入并发展了气的概念,其含义有天地自然之气,人的生理之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正气等)致病邪气以及药物之气等,并以气的制约依存、消长转化、升降出入等运动规律说明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进而指导养生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阴阳的本意是指日照的向背,《说文通训定声》言:“侌(阴)者见云不见日,易(阳)者云开而见日。”后引伸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国语-周语上》说:“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战国时阴阳概念则进一步被用来称谓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向上的、向外的、明亮、亢进的、强壮的为阳,凡静的、减退的、虚弱的、向下的等为阴,并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对于万物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管子-乘马》言“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易传》对阴阳的概念作了重要发挥,《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间的基本规律,并用阴阳的运动来类比社会现象。

阴阳的概念具有抽象性、广泛性、可分性、相对性、严格的规律性等特点。阴阳不同于现代哲学矛盾的概念,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示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但矛盾范畴对对立双方的属性无任何规定性,而阴阳范畴对在研究事物对立统一关系时,对对立双方的属性尚有质的规定性,且阴阳在中医学领域中,有其医学的特指,即本体阴阳。中医学引入并发展了阴阳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可分为哲学阴阳和医学阴阳两大类。哲学阴阳指代表着自然界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如自然气候中的冷和暖。医学阴阳也称本体阴阳,其中将对人体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称为阳;对人体具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称为阴,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中医学并以阴阳的属性及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而指导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性理论的研究和养生等。

阴阳学说:古人以阴和阳的相互属性及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现象、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下孳生着、发展者;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变化的结果,一切事物都可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任何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个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被分为阴阳;阴阳双方是处在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状态。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但其发展都是沿着医学科学自身的道路,紧密地与人体生理和病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而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阴阳比类对应

依据阴阳学说,可以把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状态分成阴和阳的两大类,凡属于表露于外的、热的、实的、明亮的、伸张的、开放的、向前向上的、无形的、活跃的、急速的等均归于阳类;凡属于收藏于内的、寒的、虚的、晦暗的、屈缩的、闭合的、向后向下的、有形的、平静的、迟缓的等归属于阴类;而且阳类的每一种事物又分别同阴类的每一种事物一一对应,构成组合。这样,就把整个世界无限多样的事物统统交织进入了那张既分类又对应的思维之网,为自然界勾画出了一副有秩序、有规律的画面。这里有两条思维线索:一条纵的,按形式逻辑的分类方法进行,依此,阳阴可以包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而且因分类的原则是按抽象的事物性质,所以它“有名而无形”。另一条按横的,即按辨证逻辑的朴素对立统一思想进行,依此,阴和阳两类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不仅按类别有序分别,而且分别与另一类的对立事物相结合,构成一个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阴阳交感互错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互错,而变由生也。”交感相错类同于相互作用,他是阴阳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只有在阴阳两者交感相错,不断发生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进一步呈现出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特性或趋向。若阴阳的交感相错关系失常,就可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气不相顺接”和“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等病理变化。

阴阳相反相成

相反,即对立制约;相成,即互根互用。阴阳的相反,一是指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

矛盾的、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等,凡阴阳都存在着相对性,此即对立之谓;二是指

某范畴的阴阳,属性相对的同时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表现出阴约束阳,阳牵制阴,两者呈现出你强我弱的动态联系,如寒与热、动与静、阴邪与阳气,阳邪与阴血等关系。阴阳的相成,一方面是指凡阴阳都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指在相互依从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尚有相互促进、相互资生的关系,如气与血、脏与腑、物质与功能等,“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的相反相成,制约互用,构成的阴阳之间的自调性。

阴阳消长转化

消长是指阴阳运动中量的减少、变弱或增多、变强,阴阳的制约和互用即在消长过程中得以实现,只不过制约关系常和对立双方的一长(消)则一消(长)的运动形式相联系,而互用主要表现为对立双方的皆长或皆消。阴阳消长的认识体现了古人对阴阳双方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状态的一种深刻把握,平衡则是指这种运动变化处于一定的范围、限度和时空之内,“阴平阳秘”便是对这种理想状态的概括。若这种阴阳消长的过程发生异常,造成阴阳偏盛偏衰,即为病理现象。常用消长拮抗的原理进行法疗,如滋阴潜阳,或益气养血等,可使人重获健康。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从原先以阴(阳)占主导的状态,由于消长之故,转变为以阳(阴)占主导的新态势,即事物质态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是循环往复地不断进行着的,也即所谓“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在中医理论上不仅承认在特定条件下阴证和阳证、表证和里证、虚证和实证、寒症和热症均可发生变化,而且临床十分注意根据阴阳转化进行动态分析,用不同主药以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

阴阳离合

中医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类,在这里的阴阳都不是凝固的、单一的、绝对的,而是灵活的、复杂的、相对的。因为事物都是有层次的,所以阴阳的划分也是有层次的,阳不是绝对的阳,阴也不是绝对的阴,阴阳两者互含互藏。而且由于事物的层次是不断地接层次递进。这种阴阳离合、互含递进的模式突出反映了中国古人辩证思维的能力,展示了矛盾双方的互容性,层次性和普遍性。诚如吴昆言:阴阳“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一阳,三阴归一阴,皆合也。”指出了自然界阴阳虽有万千变化,但其要仍在于一阴一阳。中医以此方法分析丶综合一切事物的特性,论人体,则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谈病邪,则分为阴阳二类;涉及中医治疗体系,则以阴阳为总纲。无论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都贯穿阴阳离合。

阴阳反照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即阴阳之间相互反应,相互包涵,故由阴可以见阳,由阳可以知阴。阴阳反照的特性来源于阴阳的相互作用,由于相互作用各自把自已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可以做到“以阴见阳,以阳知阴”,主要依靠“阴阳反照”,通过间接途经认识人体、病因、药性。如《灵枢-外揣》说“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故,天地之盖。”即医者利用机体表里内外有形与影、鼓与响的对应关系,利用机体对病邪、对药物会产生确定性反应的原理,主要借助对人体表征的观察,分析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各种不同反应,逐步推知人体内部构造,得出藏象经络理论;同时逐步推知病因药性,得出中医病因学和药物学。前者属于“司外揣内”、“由远及近”,后者属于“司内揣外”、“由近及远”,鲜明地体现了“阴阳反照”,间接认识的特点。

阴阳平秘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指出阴阳平秘即有序稳定,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伤寒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阴阳自和”的命题,说明从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阴阳平秘的建立,表示疾病转入痊愈状态。否则,“阴平阳秘”的解体(偏之极),必然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方法,就在于维持或促进人体处于阴阳平秘的状态。

阴阳平秘的调节机制,一是阴阳的互根互用,“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是通过阴阳合作、相互为用来达到调节的目的;二是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排斥来调节,如果阴阳的某一方亢盛,那么与它相对的另一方就会起抵消其偏盛的作用,从而维持机体阴阳的有序稳定。只有当阴阳这种调节机能减退或外环境的作用超过其调节能力时,机体才显示出病态。所以,阴阳这种相互调节作用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五行、五行学说、五行生克制化、五行乘侮、五行胜复、五行休王、五行颠倒。(详见本人主页2017年10月4日在《子午流注是哪位中国古代科学家提出来的,和生物钟有关系吗》的问答之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之全部内容,与爱好祖国传统文化,中医爱好者们共同揣摩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