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语音知识——诗歌29种押韵方法(1)

 江山携手 2018-12-08

诗歌如何押韵?

诗歌有多少种押韵方法?

在各种押韵方法中哪些是最常用的方法?

……

这些问题许多诗歌学习者探寻过。下面,本课将介绍诗歌二十九种押韵方法给大家。这二十九种方法有交叉、有并列也有嵌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有选择地学习。

注意,其中多数押韵方法,只需要知道,用以开阔视野,不需要掌握。一般人掌握五种到十种足以。

 

一、汉语语音常识

若想掌握诗歌语押韵方法,最好先对语音常识有一定了解。

(一)音节

音节是用听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基本单位。

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

如“你”,读出来是一个音节;“我”,读出来也是一个音节;而“你我”,读出来就是两个音节。

普通话常用基本无声调音节为400个,有声调音节(不包括轻声)为1300多个。

(二)声调与平仄常识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主要由音高决定。

汉语普通话有4个声调。

例如:“妈、麻、马、骂”,共四个声调,在读音上的差别就是声调的不同。

这四个声调分别叫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也可叫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如,“妈”就是第一声,“麻”就是第二声。

汉语声调各个地区不同,现在普通话有4个声调,广东话则有9个声调。

为将四声简化,有人将四声分为两类,一类叫平声,一类叫仄(ze)声。仄表示不平。

平声包括第一声、第二声,例如“妈、麻”都属于平声;

仄声包括第三声、第四声,例如“马、骂”都属于仄声。

(三)声母与韵母常识

汉语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拼读构成,或者只由韵母构成,本文用英语字母表示。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声母表:bpmfdtnlgkhjqxzhchshrzcs(21个声母,加上yw23个。)

声母在拼音中写在前面。

例如,“他”拼音为“ta”,“t”就是声母;

又如,“我”拼音为“wo”,“w”就是声母。

韵母是指声母、声调以外的部分。

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较复杂。

韵母在拼音中写在后面。

例如,“他”拼音为“ta”,“a”就是韵母;

又如,“我”拼音为“wo”,“o”就是韵母;

还有如,“啊”拼音为“a”,“a”就是韵母。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腹和韵尾或只是韵腹为韵身。

如“官〔guan〕”,“g”是声母,“uan”是韵母。

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an”是韵身。

韵头又称介音,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

韵腹又称主元音,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

韵尾可元音可辅音,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

以“卡”而论,“q”是声母,“ia”是复韵母。“i”是韵头;“a”是韵腹也是韵身。

一个音节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不能没有韵腹。

如“啊”,拼音只有韵腹“a”,“a”是韵腹,也是韵身。

(四)古今语音常识

人类不同时期语音都是不同的。汉语语音自周朝至今天,有人分为上古音(周朝至汉末)、中古音(隋至宋末)、近古音(元初至清末)三个阶段。近古音和今天语音大体一致。

不同时期,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均会出现不同。

例如,“者”现在普通话读“zhe”,而唐宋时期不读“zhe”。唐宋时期“者”大约读近似“jia(嫁)”的音。

如,现在读着不押韵的《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读中古音则效果不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近似“嫁”jia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又如,唐宋时期官方语言的声调也是四声,但却是平上去入四声。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只保留了过去的平上去三声,但也有些变化。

唐宋时期的平声,现代普通话分化为两个声调,叫阴平、阳平,也叫一、二声;上、去声现在仍存在,但也有变化;入声字则声调消失,读音变为现在的其他声调。

古人为简化,将四声分为两类,一类叫平声,一类叫仄声。对此前文有所提及。

古人的平声,仅指平声一个声调,仄声,则包含上去入三个声调;今天借用古人概念,平声指第一二声(阴平、阳平),仄声则为三声、四声(上、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