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绝望向死而生

 我是安庭和晶灵 2018-12-09

                            ——我读《活着》

文/经年雪白

活着

        《活着》是作者余华的长篇小说,此作品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和奖项。在中学的时候老师就喜欢用余华的作品进行语文上的分析和鉴赏。我们老师给了余华“冷漠叙述者”的称号。无论是余华的哪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都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进行.叙事。就像给读者描述了一个车祸的现场,就连当事人的痛和流血的数量以及位置他都如一个机器一样让读者感同身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作家余华笔下福贵的一生。

少年活着——轻狂,任性

    年少的富贵是幸福的,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从小不愁吃穿,富庶的房子和家产。富贵因此也有了爱赌的毛病。在龙二的设计之下一次又一次的输着自己的家产,直到最后把自家的宅院赔进去。其父亲在算完儿子福贵的赌账之后竟被气死。

      年少的富贵就如正值青春的我们,能力配不上野心,不愿意努力,想选择安逸却一次又一次的撞南墙。直到最后头破血流才原意换个方向。在父母长辈的庇佑下年少的活着似乎是最安心最舒适的。不用为了每天的生活费发愁,放学回来就有热腾腾的饭菜摆在桌面上。幸福?也不过如此。就像福贵,他的媳妇家珍找了他一次又一次不让他再继续赌,他都油盐不进。直到自家的房子被抵押父亲气死母亲卧床不起,妻子抱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富贵才真真正正的走下赌桌。

中年活着——小心,懦弱

      中年的福贵,成了一家之主。有两个孩子有养活,也有卧病在床的老妈要养。作为一个男人富贵开始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褪去了“少爷”的华丽外衣,去求龙二给自己一个养活家里的活计。于是富贵背上皮影箱,早出晚归。从最开始的听戏人变成了如今的演戏人。好巧不巧再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官兵拉去当壮丁。和野心勃勃的春生比起来福贵更害怕死,他有着回家的念想。然后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满身牵绊。女儿凤霞因为一场大病导致成了聋哑人。儿子因为不明实际情况跑去给难产的县长夫人献血,直到医生抽到有庆昏死。后来生活越来越是困苦,福贵不得不考虑把大闺女嫁出去,虽然凤霞很是懂事总是为家里分担家务。可是这个贫困潦倒的家里就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办法再去承担一个人的伙食。死的冤屈的有庆。富贵就连去报仇的机会都没有。因为那个县长就是当初和富贵被抓去当壮丁的战友春生。

    福贵一度认为这是上天给自己年少轻狂,无知,任性的报应。可是上天从来都没有垂爱这个一度岌岌可危的家庭。家珍因为受不住儿子有庆的离世而一病不起。生活的重担落在富贵一个人的身上。不只是承受着生活困苦的折磨还有失去心爱之人的锥心之痛。好好的活着又谈何容易?人到中年便再也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因为这个赌注太大,大到赔不起。和活着比起来死亡又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就福贵而言对于每天早出晚归的,吃不饱,照顾生病的妻子家珍,忍受着失去爱子的痛苦,活着该是多么勇敢的一件事。在这炼狱般的人世间有的人活着就拼尽了全力。死?可以吗?死了家珍谁来照顾,自己的凤霞还不知道能不能嫁个好人家。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是对于社会经济圈的末端?活着需要的该是多么大的勇气。

老年活着——从容,淡定

        后来家珍也离他而去了。但是值得开心的是凤霞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虽然是个偏头但是对凤霞好是真的好。女婿二喜和凤霞也总是来福贵这里看望他。福贵磕磕绊绊的一生老来还算是个圆满。可是没想到在婚后的一周年凤珍因为生孩子而难产去世。洁白的病床上大摊大摊的血。福贵没有哭,而是好好的摸摸女儿的脸,好好的为女儿整理妆容。这和前几次迎接死亡的福贵来比就显得更加的淡定和从容。生死有命既然留不住那就好好的活着 ,把女婿当成儿子,尽心竭力的照顾外孙。可是在凤霞去世后二喜一直精神不好。直到有一天在工地上被两块木板砸死。凤霞和二喜的孩子苦根在父母双亡之后就由福贵照顾。一次苦根生病,福贵给孩子蒸了好多豆子吃,由于贫穷的原因这孩子一次性吃了太多的豆子竟然撑死。故事说到这里福贵已经一无所有。唯一留在身旁的就只剩下一头老黄牛。

      我们总是在经历过后才晓得当初的道理,在感慨命运多舛的同时生活也是个伪装的不错的刺客。他总是调皮的给你一巴掌你看着他又没有任何的办法。人活在世有太多的牵绊,感情如此,经济亦是如此。在菜市场有每天破着嗓门喊的大妈,在医院也有手握万贯家财对自己的疾病无可奈何的年轻人。

    都是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本该是九九八十一难本是一难都不会少,如若恰好你过得还算安稳。愿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每一天都是恩赐。每一天也都是救赎。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