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源来花开401 2018-12-09

1981年,我国学者张颖清教授,在知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生物全息律」,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回响,开创了全息生物学的里程碑,也为古典中医的许多观察结果作了绝佳的注解。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所谓「生物全息律」即生物体的某局部能反映整个生物体的讯息之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也满足全息律。事实上,人体的全息单元遍布于全身,如张颖清教授发现的第二掌骨(图1)、法人(1)发现的耳穴(图2),中医的脉诊(图3)、面诊(图4 )、舌诊(图5)、手足针灸穴位(图6)、手足反射区(图7)等等等皆由一局部反映了整体的讯息,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张颖清教授特称此具体而微的次单元为「全息元」,而「全息元」当中还可存有更小的「全息元」。单一细胞亦包含了全身的资讯,可视为人体最小单位的全息元。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1、张颖清第二掌骨全息元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2、耳穴的「针灸微系统」

全息元在反应全身讯息作为诊察单元之外,往往还可以是治疗单元。例如张颖清教授发现的第二掌骨,它对应到整个人体,试者可以手指尖按压第二掌骨的各处,当按到特别酸痛的点时,即代表该处对应的脏器有疾,而以针刺该处即可对所对应的脏器产生治疗、调整作用。又例如,耳廓也对应到整个人体,耳廓局部的黯沉、脱屑、或静脉曲张反应出该处所对应脏器的不适,治疗时即可按摩该局部,或以耳针刺之,或贴以王不留行种子,并不时按摩以刺激之,借此也可舒缓患处的不适。足底按摩亦是藉由刺激足部全息元的局部所对应的人体脏器或组织而产生远距的调节、舒缓效果。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3、桡动脉全息元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4、《灵枢‧ 五色》篇的面部全息元

中医的脉诊(图3)是以医师的手指去感受患者桡动脉全息元的搏动所透露的全身机能性讯息(见「把脉在把些啥?」一节);面部的望诊(图4) 、舌头的望诊(图5)也是分别观察整个脸、舌全息元所透露的全身讯息。又如中医针刺并不特别针对患处施针,其许多远距针刺的神奇疗效,经常是透过针刺全息元内某点所对应的患处脏器组织而产生疗效,例如针刺足背的太冲穴可治疗头部及眼球的疾患,即是一例,该穴恰对应到足部全息元的头、眼部位。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5、舌面全息元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6、手足针灸穴位之二级全息元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图7、足部反射区(引自《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

古典汉医认为「天人相应」,即天地间有的现象,人体内也有相应的现象。笔者以为,「人体」亦为整个地球表面生态系的全息元。从一个未受精卵开始,卵即像地球(母),精子就像从太阳(父)来的光热与讯息,当精子射入卵子后,另一小天地的化生于焉展开,于是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完成了另一个生命体,一个小天地。之后,横膈以上像天空,两个肺中充满了空气流,心脏像是太阳高挂在空中,不断的脉动以散发出光与热(即血管的血流)到全身,体液像湖海,滋养并保温。事实上,人体的水分所占比例与成份也颇似海洋在地表的比例与成份,而这也解释了心脏何以演化为间歇地跳动、而非连续式泵浦的疑问,因为日周期的关系,地表也是日夜间歇地受到太阳的光与热,非连续式的。横膈以下的胃肠等脏器像大地,任何饮食进入后都会被转化成营养,以滋育这个小天地间的每个生灵(细胞)。所以笔者认为,受精卵所重演的,不仅是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也是目前活生生的地球的缩影。

非线性物理学中,有种结构称作「耗散系统」(2),其内容涵盖混沌(chaos)、碎形(fractal)、全像(holography)、非线性数学等等,笔者以为此学说最能解释生命的全息现象。生物的全息元并非特例,而是所有「非线性动力系统」所共具的普遍现象。地球表面的种种活动犹如一锅「非线性动力系统」汤,太阳与地热是主要的动力源,它们作用在地表间,煮出了「混沌汤」,故其中的各式形态即有着碎形( fractal)样式(pattern)的特征──由整体至极微的样式皆不断自我重复(图9)。人孕育于其中,自然有着这锅「混沌汤」的印记── 人之中还有更小的人的样式。中国古谚云「天为父,地为母。」《圣经》云「上帝依祂自己的形态创造了人。」不谓富有深意耶?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Mandelbrot set全貌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Mandelbrot set的局部放大

不可不知的人体“全息律”

局部的局部再放大

【附注】

  1. 1957年,法国医生诺及尔 (Paul Nogier)出版《耳疗论》(Treatise of Auriculotherapy)宣称发现了两耳朵上各存在一组较小的针灸系统,名为「针灸微系统」,并指出这些针灸点的连线极似一头下脚上的胎儿解剖图。
  2. 耗散系统(dissipating system) 又名耗散结构(dissipating structure),由比利时化学家、物理学家普立高津(Ilya Prigogine)所提出,并因此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