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指南:掌握规律,科学施教

 木香草堂 2018-12-09
 
家庭教育指南:掌握规律,科学施教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转载

      现在,绝大多数家长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育的方法是百花齐放,各家有各家的“招数”,各人有各人的“套路”。有的方法很管用,很见效,有的方法就不灵;有的方法这位家长用了效果好,另一位家长用了就不行。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特点,一位家长有一位家长的特点,而且家庭、孩子、家长都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中,教育方法符合实际、符合规律就见效果,不符合实际、违背规律就不见效,甚至起相反的作用。因此,科学施教就成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学施教,指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陷入随意性、盲目性。科学施教,既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对教育原则、规律的把握问题,还包括具体教育方法的选择使用问题。


    一、教育孩子,必须了解孩子,“懂”孩子

  教育的实施,首先基于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不谈什么针对性呢。笔者曾向3000多位家长做过调查,问他们对孩子是“很了解”还是“基本了解”或是“不了解”。结果“不了解”的随着孩子年级升高越来越多。一位家长的文章《不敢妄谈了解孩子》道出了原因:孩子一天天长大,像笼中的鸟飞进了要树林,活动天地越来越广阔,新的伙伴,新的生活,新的追求……远远地越出了家长的视野,家长单凭直觉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的。

  怎么了解孩子呢?这位家长的经验值得借鉴。最主要的方法有两条,第一是“定期走访老师”;第二是“常跟孩子谈心”。能做到这两条真不容易,定期走访就得家长采取主动,不能等老师找你,老师找你,往往孩子已经出了“毛病”。跟孩子谈心,对有些家长来说,尤其必要,因为他们以家长的身份自居,只是教训孩子,不能平等地与孩子交谈,根本不了解孩子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如果不了解孩子,施教言行必然是主观的,一厢情愿的,不能收到实效可想而知。

  为了了解孩子,必须尊重孩子。你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居高临下,孩子能向你敞开胸襟吗?

  我们说“了解”孩子,侧重对孩子具体表现和内心世界的把握;我们说“懂”孩子,侧重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做家长的应多阅读有关的广播,认真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努力认识儿童少年的身习发展规律,结合自家孩子的特点进行思考,以确定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二、“三教”结合,重在身教

  家庭教育中有“三教”,这“三教”指的是“言教”、“境教”和“身教”。只有“三教”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言教”,是“说”的教育,但说有说的学问。有的家长,往往是在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才说,甚至训斥,孩子光听到批评,听不到表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平常,与孩子聊天,海阔天空,可以渗透许多内容;正由于平常与孩子平等地交谈,沟通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孩子觉得家长可亲可敬,更愿意接受教育。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时,及时肯定孩子,激励孩子向更高的境界努力;孩子有了困难,受了挫折,家长及时给予帮助,进行具体分析,使孩子正视困难和挫折,找出解决的方法;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这时的“说”,需要严肃,更需要讲道理。如果孩子有想法,应该让他说出来,切不可劈头盖脸地训斥、责备,更不能“骂教”。

  “境教”,是指环境教育,即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境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环境,一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又分为人际关系、道德风貌、智力活动、文化氛围等内容。一个精神环境好的家庭,必然是和睦、温馨,讲道德、讲文明、勤劳节俭、求知气氛浓厚,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有幸福感、归属感、心态稳定、积极上进。如果一个家庭人与人关系冷漠,或者经常吵嘴、打架,不注重道德修养,不求知求识,孩子必然感觉缺少温暖,心情不好,无心学习。其次是物质环境。各家的经济水平不同,物质环境会有很大不同。我们说的物质环境,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家庭是否整洁、有序;孩子是否有自己小小的活动空间,有小书桌、小书架和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孩子学习时,家里是否保持安静;孩子必要的文具是否备齐。这几点,绝大多数家庭只要重视都能够做到。

  “身教”,指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俗话说“将门出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都是讲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的。因此,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怎样求知,怎样做事,怎样做人,自己首先要那样求知、做事、为人。根据许多家长的成功体会,我们概括为20个字:正派上进,勤劳节俭,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

  言教、境教、身教,是家庭教育的三个基本途径和方式,身教为主。没有良好的身教,言教就没有力量,孩子不信服;没有良好的身教,无法创造忍受好的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希望家长都想想这个道理。


    三、要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

    教育要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只有能引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施教行为是“外因”,孩子心里的想法、认识、决定是“内因”,如果“外因”积极,“内因”不积极,就成了一头冷,一头热,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调动、激发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呢?


    指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人,有奋斗目标,就有积极性,没有奋斗目标,就会得过且过,不推不动。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奔向奋斗目标的过程。


    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孩子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实践中体味人生,在实践中学习本领、增长才干,千万不可剥夺孩子的实践机会。孩子实践的天地是很广阔的。吕江父母不给孩子买高档玩具,而是给他买了一大箱工具,“用铁片,用木条,却做出了会走路的骆驼,卖羊肉串的小人,多种功能的文具盒”。吕江的父亲,做孩子科技小发明、小创作的“后勤部长”,吕江的“高效能保温瓶”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二等奖。


    (三) 给孩子“讲”的机会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只能自己讲,不许孩子讲,甚至连解释、申辩的机会都不给孩子,这样,只能压抑孩子的积极性。教育中,严格要求与讲民主并不矛盾。一位父亲写的《不要独占家庭讲台》很有启发性。他写道:“我们改变了方式,把家庭这块讲台让给孩子,让孩子谈学校的事,谈她感兴趣的事,我们做听众,仅给予必要的指导,并且注意调整孩子的情绪,始终让孩子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四) 坚持表扬为主

      这一点许多家长都明白,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往往看到孩子的缺点多,心里着急,于是就批评多,表扬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批评与表扬都需要,要以表扬为主。因为表扬可以使孩子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是教育中的“正强化”措施。

    该批评时当然要批评,批评更要讲求方法以理服人。如果在批评时,能挖掘表扬的因素,会增强批评的效果。


    四、长辈教育要一致

     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长辈对孩子教育不一致,使孩子莫衷一是,肯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据笔者调查,长辈们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教方法上的矛盾,长辈们往往各自坚持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很少检讨自己的做法是否合乎规律,合乎情理,使“不一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长辈们怎样才能一致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呢?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安排讨论家庭教育的时间,坐下来,学点家教科学知识,分析孩子的言行表现,商讨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要总结长辈们在以往的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适当进行教育分工。

    在长辈教育中,还有一个矛盾难以解决,就是孩子父母与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出现的教育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不能因看不惯而采取生硬的方法。应该耐心地做“两头”的工作。


    五、跟老师密切配合

    (一) 尊重老师,信任老师

    每位老师都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他们的育人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尊重老师,就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职业,尊重老师的劳动。大多数家长都能做到尊师,这种情感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但也有的家长做得不够,随便言论老师的长短,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评头论足,有的还看不起老师的职业。这样必然影响孩子对老师的尊敬与信赖,接受教育会打折扣。


    二)经常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

    家长与老师的联系应该经常化,除了参加家长会和听家长学校的讲座之外,可以通过电话、写信、联系本与老师联系,还可以主动到学校找老师。多数家长认为,与老师联系就是与班主任联系,其实,还应与科任老师、团队干部联系。多方面沟通情况,对教育孩子更有利。这些联系最好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误会。


    (三)制订与学校同步的教育计划

      学校的教育计划是很细致的,各年级、各班都有工作计划,家长应通过家长会和与班主任联系,认真了解学校、年级、班级的教育计划,根据学校方面的计划,确定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时间安排以及怎样与老师配合教育的具体措施。

     家庭教育计划不宜订得太复杂,关键在于与学校同步。比如,学校方面各个时期思想品德教育都有侧重点,而且安排一定的活动,家长可以配合学校抓好同样内容的教育,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活动,双休日还可以在家庭里安排与学校教育内容相关的活动。这样,肯定会加强教育效果。


    六、狠做“做人”教育,全面打好孩子的素质基础

     家长都知道,初中还是基础素质教育阶段,孩子的未来,决定于“底子”打得好不好。国家教育部门一位领导同志讲,基础素质教育,要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做人”是基础,是前提,不懂怎样“做人”,就不可能学会“办事”;不懂怎样“做人”,“求知”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缺乏责任感,学习效果不会好;不懂怎样“做人”,也就不能按规律坚持“锻炼”,不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一些家长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理解不深入,陷入了“单打一”,只重视“求知”的误区,效果不佳。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无处无教育。在家庭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存在科学施教的问题。家长们应该有“科学育人”的意识,注意学习,重视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功夫不负有心人,您定会取得成功!

http://www./ShowArt.asp?id=344

 家庭教育指南:掌握规律,科学施教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