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半梦书斋 2018-12-09

战争与交流被誉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快车,但战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是非常尴尬的,因为他更多的表现为破坏。历史上有很多古老的文明在战火中湮灭,许多古老的城市在战火中都变成了残砖断瓦。尤其是战争进入可怕的热兵器时代,这种毁灭性的破坏更为显著。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两次被打倒,但却两次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恢复过来。一战曾被誉为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一战结束二十年后,德国人就再次挑起了二战。二战的毁伤性远远超过了一战,作为战争元凶的德国也遭受了毁灭打击,曾经繁荣的柏林变成了一片废墟。也就是说,从一战到二战,短短20年间,德国被两度炸平。但为什么每次都能迅速重建?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但让人惊讶的是,德国却以让人惊讶的速度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重建工作,并且还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去探索。其实,德国的恢复速度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有两大原因:其一是“马歇尔计划”,其二是德国人的坚韧精神。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在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就算是柏林也分为了东西柏林。美英法占据了西柏林及西德建立了联邦德国,而苏联占领了东柏林及东德建立了民主德国。随后冷战揭开大幕,为了争取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帮助各国战后重建。马歇尔计划为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各国输送了血液,使得欧洲从战后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德国作为冷战的前哨自然也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帮助,西德就在美国人带来的帮助中走向新的繁荣。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但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1949年才正式启动的,事实上德国在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前就完成了部分重建工作。这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战争时期的德国政府认为战争会在1944年前以胜利结束,因此要及时清理城市废墟,以免影响国人情绪。所以德国人在战争期间就发动女性对城市进行清理。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而战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德国人民没有失去信念。这个时候距离联邦政府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上台还有四年时间,德国人民就是在这没有统一领导的四年中完成了超过四亿立方米的废墟清理。由于缺乏建材,他们就用清理出来的砖石参与重建,并尽力恢复战前的德国城市原貌,保留城市特征。

日耳曼精神:战后柏林重建,中国记者看后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多达数百万妇女在重建工作中付出了辛勤劳动,以至于当时的人们创造出了“妇女时刻”和“瓦砾女人”两个名词。据说战后曾有一名中国记者萧乾在战后抵达柏林,他看到工地旁工人采摘来的鲜花,被日耳曼的精神所感动,说:这个民族不会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