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脾气倔、不达目的不罢休?恭喜你啊

 妙瑜kj88xne46z 2018-12-10

几天,好友琪琪妈在育儿群里吐槽,自己养了一个「倔驴」般执著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屡屡把她憋成内伤。

她列举了3岁琪琪的「N宗罪」:


为了完成图画作品,连晚饭都不吃,非得画完了才肯动碗筷;


去公园玩,准备出发时,却坚持要把手头的积木搭完才行;


一起玩球,因为始终投不进篮筐,急得直哭,连最喜欢的动画片都不要看了,直到最后进了球才破涕为笑;


大晚上的,明明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却非得把启蒙书里所有的题目全部做完才肯睡觉,就是不同意放到明天接着再做。


……


琪琪妈无奈地说道:「这样的事太多了,真是拿这娃没办法。她怎么就那么犟!」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像琪琪那样的孩子。

他们主见大、完成欲强、想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让家长哭笑不得,却又无可奈何。

对此,爸爸妈妈们先别急着批判。要知道,这份看似顽固的执著,其实是孩子们宝贵的闪光点,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有一股子锲而不舍的执著劲儿呢?

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有的作业要求他们全部完成,有的则在中途叫停。

一小时后,紫格尼克对孩子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高达86%的孩子对中途叫停的作业记忆犹新,印象之深远远高于已经完成的作业。

这就是著名的
「紫格尼克效应」它证明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并对未完成的工作念念不忘。


图片来源:《天才少女》


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的孩子总会对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事情耿耿于怀的原因。这种执念的背后,是因为「完成欲」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驱动力,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心理张力」

倘若「心理张力」弱,孩子就会表现得马虎、懒散、做事没长性。因此,家有执著娃,正说明孩子具有较强的「心理张力」。


恭喜你,这可是好事哦。



执著的孩子,懂得坚持


胡可曾在微博上分享过儿子安吉学钢琴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安吉由于状态欠佳,屡次弹错曲子。情绪失控的小家伙对着琴键大哭起来。

可哭归哭,安迪还是自我打气:「我今天一定要弹好!」
他擦干眼泪,又立马投入到练习当中。


对此,胡可深受感动。孩子小小身体里蕴藏的坚持的力量让她既震惊又欣慰。



执著的孩子,像一个个韧性十足的小弹簧。困难可能暂时会压弯他、惹他流眼泪,但绝对无法让他放弃。

他内心强大的小宇宙,让每一次的阻碍都转化为了鞭策自己的力量。这股力量能让他卯足了劲,迎难而上,重新再来。

执著的孩子,更可能成功


知名演说家莱斯·布朗曾在某次演讲中提到,有天晚上他和自己九岁的儿子约翰下棋,赢了孩子十五盘。当他提出想要睡觉时,儿子却不让。

他们继续下了起来。直到最后约翰终于赢了,小家伙才站起来打着哈欠说:「爸爸,我现在要睡觉了。」



原来,约翰早就困了。可是他想赢,于是一次又一次忍住困意,只为实现这个愿望。


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智商在130以上)的儿童进行过长达50年的成长追踪。结果发现,那些智力相当的孩子,长大后在事业上的成就却差异悬殊。

造成该差距的最关键因素,就在于意志品质上的不同。那些成绩显著的孩子,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执著的孩子,对成功的渴望更强烈。前方的目标一旦设定好,他们就一门心思地开始了坚韧不拔的努力。

这份心无旁骛的拼搏劲儿,能助力他们实现梦想,取得成就。





当然,
尽管执著是孩子的优秀品质,可要是用错了方向就是任性。


而倘若驱动孩子这份执著的「心理张力」过于强烈,孩子便容易钻牛角尖、认死理、对事物极端追求完美,不仅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面对执著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尊重意愿,了解需求


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曾经说过:「没有内在的冲动,没有什么原因和动机,儿童是不会做出任何反应的。」

孩子任何行为都事出有因。很多时候,他们执著的表现,除了受心理张力影响以外,还有更主观的因素。

朋友慧是名幼儿园老师。她班上有个小男孩,每次自由活动的时候只玩积木,而且一定要搭到自认为满意为止,否则就会哭闹。



慧觉得很奇怪,还有那么多玩具,孩子为什么一样都不肯玩呢?

通过沟通她才明白,原来,小男孩对其他玩具不是不感兴趣,但曾经他在尝试时,由于不熟悉玩法而被其他小朋友说了一句:「这都不会玩,真笨!」


从此之后,这个不自信的孩子便固执地只玩积木。

通过反复拼搭、完成造型,他可以从中找到成就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了解原因之后,慧果断对症下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不久之后,男孩这种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

有些情况下,孩子执著表现的背后会有一个心结。不解开它,坚韧就会变为执拗,动力就会成为枷锁。

因此,面对这些一根筋似的孩子,我们先不要急着干预,不妨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

尊重孩子的意愿,理解他们的动机,解除他们的困扰。只有这样,才可能解放执著精神,让它真正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力。


给予空间,提供选择


上个周末带女儿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马上要出发了,孩子却还在看书。尽管时间快要来不及了,可她坚持要看完才走。

对此,我并没有粗暴制止,而是跟她说了这么几句话:

「宝贝那么喜欢看书,妈妈真的很高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这样认真坚持。」
——给孩子积极的回应,首先肯定她这股执著劲儿;

「可是,如果继续看下去,就赶不上活动了。你确定要错过,不会后悔吗?」
——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让她明白因此要承担的后果;

图片来源:《淘气爷孙》


「不如我们把书带上,待会儿有时间再接着看,可以吗?」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同时启发她学会变通的必要性。

经过短暂考虑,小家伙同意带着书出门。一场死磕迎刃而解。

只有亲自体验了、摸索了、碰壁了、调整了,孩子才能在遇事执著的同时,成长为灵活而不死板的人。

设置底线,温和坚持


《妈妈是超人3》中有一幕,嗯哼要喝可乐,三番五次偷拿,非得喝到才行。

面对儿子的执著,霍思燕温柔而坚定,始终不给他多喝一口。

而当嗯哼悄悄打开可乐,涌出的泡沫把衣服和地板全都弄脏时,



霍思燕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亲切地告诉他:这是可乐在抗议,告诉小孩子「你不要喝我」。



当孩子执著于无理要求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坚守规则、阻止孩子的错误行为是底线,但我们也需要运用耐心和智慧,慢慢引导孩子从内心深处甘愿放弃执念。

这样的拒绝,并非否定孩子的执著精神,而是对他们最大的负责。

创造机会,适时鼓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美国一对父母,为了给他们的孩子制造惊喜,事先在公园里埋了「宝藏」,让不知情的孩子们自己去发掘。


其他孩子对此都不以为然,自顾自玩起了别的,唯独有一个男孩,真的拿着金属探测器认真寻找起来。


而这一找,就是整整45分钟。



在此期间,男孩屡次要求父母过来帮忙,但他们都拒绝了:「我们相信你可以搞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然在某个不起眼的草地里挖出了一个藏着珠宝和钻石的宝箱。

男孩兴奋地不停尖叫着,挠头捂胸暴走,激动得不知怎样才好。而这对父母也非常配合,假装惊叹不已。



不得不说,他们的做法真的很赞,不仅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探索空间,留给他们一份终生难忘的回忆;也塑造了孩子坚持不懈的品格,让他们明白了:


生命中的很多惊喜,其实都是执著付出之后的水到渠成。


所以,请不要再对那个倔强的小小身影大动肝火,也不必再对他们专注的姿态郁闷烦恼。

他的坚定,他的决心,值得你用心守护,好好培养。

珍惜把握孩子的执著吧!
那份看似傻傻的坚持,终将成就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回报。


作者:筱恬,理性职场女,感性育儿控。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育儿日常。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