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几篇家庭教育文章

 木香草堂 2018-12-10
推荐几篇家庭教育文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我们可不可以多做点正确的事?

    下面的文字是提供前一篇博文《忧伤童年》的那位乡镇小学的老师写下的。他既是好爸爸也是好老师,从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他的专业成长轨迹,也可 以学到一些实用的教育方法。同时,他也让我们知道,许多一线老师很优秀,或具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制度要给他们机会,公众也要看到他们所做的贡献。我不知该如何来为这篇博文命名,就借用这位老师文中一句话作标题。谢谢这位老师。


宝宝日记:   

下午 ,宝宝一个人鼓捣她的实验,研制“饮料”,她把粉笔用小剪刀刮出粉末,刮了很久,刮了一小堆,然后用粉笔末儿给水染色。看那一堆瓶瓶罐罐,我觉得很有趣,从不打扰她,从她身边走过,我也不和她说话,装作没看见。

    想起以前,有时候宝宝一个人玩洋娃娃,自言自语的话就更多了。有时她转过头问我,爸爸你是不是听见我说话了?我装作一脸茫然的样子,我说我在看 书,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啊。她笑了,她说,要是你听见了我就不说了。我惊讶地问为什么,她说,你听见了,我有点不好意思啊。我微笑,说,这要什么紧 呢?你玩娃娃,我看书,你说什么我也没听进去。我琢磨宝宝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估计是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曾经打断过她的这些工作,或者笑话过她。我觉得我们 应该把不打扰孩子的正常玩耍和工作当做一种常态,心态要好,不要自作主张干涉属于孩子们的奇妙世界。也许只有这样,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和情感发育才能正常和 完善。

    我想起了中午和几个朋友在桔园山庄吃饭的情景,两个小孩吃饭,有四五个大人在旁边操劳,有强迫吃饭的,有威胁恐吓的,有主动喂饭的,有刻意表扬 的,有许愿承诺的,有下硬性任务的,有抱怨孩子不肯吃饭的,有当着众人面不停地损孩子的。我一声叹息。在孩子们心中,到底谁的意见是对的?这对孩子们的成 长有什么好处?吃饭是人的本能,我还没见过饿死的小孩呢!小孩子不爱吃饭,都是大人的错。管住零食,大人失败了,喂饭,大人往往也失败了,于是乎,很多事 情往往都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孩子的胃口,被彻底破坏了,孩子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物种,本来有他的一套调节饥饿温饱的神经系统,这套系统的正常发育,被我们 大人破坏了。他们都羡慕平平吃饭时的胃口和安静状态,我说这很正常,大人对小孩子吃饭的问题操那么多心干什么呢?

    宝宝还在制作“饮料”,她竟然削了一截黄瓜和胡萝卜,把它们削成了小圆片,放在她制作的饮料里面,盘子中两个透明塑料杯里面装着她的杰作,很美。我悄悄嘱咐她妈不要批评她。

    有时候,她拿个餐具过来征求我的意见,问我可不可以用餐具,我点头说可以,用完洗干净就行,除此之外,我就窝在厅里沙发上看书,并不自作聪明地参与到她的工作中去。


    下午五点多,宝宝把图画本中的白纸用小剪刀剪下来,剪成一张张方形的纸片,并用粉笔写上010的数字,嘴里还说等会要做游戏,不知道她打算搞什么名堂。

    想起中午,看见一个孩子的爸爸翻书问他宝宝,指着里面的蚕宝宝画面问宝宝那是什么东西,宝宝说不知道,爸爸说,这是蚕,你都不知道啊?我忍不住插了一句嘴,我说:你这话,说前半句就足够了,说这是蚕,后面那句你都不知道啊完全不必要说出口。他没见过蚕,当然不知道啊。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这就够啦,我觉得我们大人不必要在孩子面前证明自己什么。


2012.10.28

   早上起床,宝宝又去了桌子旁,拿起图画本,撕下里面的白纸,用手折出方形,开始用剪刀剪纸,剪成方形的,又用粉笔写数字,弄了一大堆。她妈妈在厨房 做饭,我在窗台上吹笛子,吹完笛子又吹箫,吹完箫端起饭碗吃饭,宝宝还在做她的那事,她早上起床时不是说快饿死了吗?呵呵,忙得连饿都忘记了。她把剪好的 方形纸片用粉笔写上数字,然后捧起来,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纸片转移到靠墙的桌子上,又开始数她的那些纸。我听见她一声叹息:唉,这张坏了!声音稚嫩。她转 身,走到墙的另一边,把那张破纸扔进了垃圾篓。只听见她嘴里开始念念有词:二十四,二十四,二十四……一边念叨,一边向厅中间的桌子上走去,“二十四,二十四……”声音越来越大,一边念一边开始折纸,折完又开始剪,“二十四,二十四”,喊着喊着,开始轻声地唱起了歌。我估计,刚才她大概喊了应该有四五十次吧,可能还不止。一边唱歌一边又用红色粉笔在纸上写数字。

    等我在窗台上吃完大半碗饭,转过身,发现宝宝站在我身后的门口,表情平静,似乎有点累。我笑一笑,蹲下身子抱了一下她,然后指了指灶台上她的饭碗,她端了饭碗到桌子上去吃,吃得很香。

工作日志:

    一·我不止一次地打过学生,不止一次地严厉地训斥和讽刺过学生。我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对儿童的观察,结合读书的感悟,深深地感觉到,我们体罚和强迫学生学 习,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屈辱、压抑和强烈的不安。我们这样做,并不是爱学生,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完完全全为了自己。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一种不 足为外人道的秘密的快感,一种征服的快感。名师薛瑞萍也说过,“动手是可以上瘾的。”她也狠狠地拧过学生。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心理补偿。

    这几年,也许是读书的作用,我的错误行为稍微少了些,但仍然做得很差。我和自己的父母相处得也不是很好。我明白自己的性格是不适合当老师的。我虽然已经认 识到自由和兴趣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平时的各种细节方面,仍然是做得非常差的。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也见过有些脾气好、性格好的老 师,他们对小孩似乎天生就没有什么敌意,我很羡慕他们。而我却做不到那样,原因何在呢?

    通过读书和内省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发现这确实是我们的成长经验所致,尤其与幼儿期和童年期的经验有关。我们不妨看看周围的老人和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就会发 现,一个本应该自然生长的生命却时时刻刻在受着大人的压迫,只是各个孩子受到压迫的程度不同而已,受压迫程度轻的孩子问题少些,精神状态也好些。

    我母亲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满12岁以后我们才没多打你了。”我 也记得有个同事说,小时候经常被母亲快打死。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吵嘴,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压抑。父亲能力一般,母亲是个非常强势的人,虽然不识 字,但是较聪明,能力也强,一家大小事务全靠母亲安排打理。我到现在还非常轻视父亲,感觉就是受母亲的影响。即使现在,我在家里,他们对我的各种行为还是 经常唠叨,我觉得很烦。但是我也注意到,我自己也经常管他们,对他们的各种行为也经常唠叨。以致母亲也批评我是一张“婆娘嘴”。我知道自己的内心有控制欲,以致表现出种种过分的言行,让父母受无数的屈辱。我也知道自己缺乏充分的人际交往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被老师和父母打,那不是一般地打,是毒打。仔细回忆,自己当时并没有犯什么大错。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也是一样的为芝麻大点事毒打学生。管不住自己的手,管不住自己的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大人这样“教育”了我们,我们又这样“教育”孩 子。成年人难以改变,儿时诸多的压抑和不满足,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在成年之后寻求补偿。潜意识指挥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我们为了给自己的错误行为找 到各种正当的理由,不惜用各种漂亮话伪装自己的高尚面孔,好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行为。置法理于不顾,逞一己之威风。我明白,这并不是为了学生好,这是彻头彻 尾的自私。

    想起自己平时吊儿郎当,工作懒散,一点儿负担都觉得很压抑,改作业就头痛,抄教案就伤神,根本就不想改作业,根本就不想备课。从小学到师范,几乎就没完完 整整做过一次作业,又何尝不是小时候被压迫学习的结果呢?想起自己读师范时几科不及格还留了一级,那时候觉得是一件多么无奈和耻辱的事。想起那时候学校里 我们几个慈利的学生后劲都差,一个读了两年就退学,一个天天跑出去玩电游。想起师范学校的老师说过湘西北的学生智力都不是很行,这何尝不是湘西北死搞应试 教育的恶果?想起自己读初中时那一堆一堆的卷子,自己还用针线和订书针把卷子装订成册。

    要不是小时候偶然的机会看了几套连环画,看了几部长篇小说,哪里会有阅读兴趣的萌芽呢?要不是自考汉语言本科,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知识面,开始形成一些系统的知识结构,自己哪有今天的读书思路和阅读习惯呢?

    当自己有了女儿,突然开始重视起教育,开始大量看教育书。让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

是女儿改变了自己,感谢女儿。

    感谢学生的宽容,即使我不停地犯错,学生还是永远宽容和原谅我。我们大人就没有这样的宽容之心,我就没有。感谢学生,让我学会宽容。

    他们小心翼翼,唯唯诺诺,来讨好我们的欢心。他们开始压抑自己的正当行为,人格开始分裂。他们通过各种其它不正当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郁闷。有些孩子在反抗,却让我们更加愤怒。

    当然,我写的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积极的方面。孩子会通过各种途径自我疗伤,他们的脸上也常常挂满了笑容。这么多年来,同事和领导的宽容和关怀,让我平稳度过各种或大或小的挫折。没有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坚强决心,我也不会师范毕业。

      感谢这个打人骂人的环境,让我这个垃圾教师混到现在。

    二 ·周日,在东站坐车,遇见以前的同事老师,老师看见张凡,问我,这是你的小孩啊?我点头微笑说是,同事的话题转移得很快,他问宝宝,你是班上第几名啊?是不是第一名啊?我笑笑,很无奈,同事为什么要问这么无聊而又具有一定攻击性的问题呢?

今天吃完早餐开考务会,宝宝进办公室倒水,同事喊了张凡一声,没等张凡回答,马上又问,这次期中考试,张凡你考不考得到一百分?我马上说,小孩才读一年级,这么小,还是不要问这些问题为好。话说出口,马上招来同事们的反对,各种理由都摆出来了。唉,我只有一声叹息。

    整个镇中学,那么多高分的,又有几个是有出息的?很多教师子女,小学和初中都是名列前茅,我却发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并不怎么样。到了高中考大学的时候,是吃力而又吃力,困难而又困难。考起重点的有没有呢?有几个呢?

    分数不高怎么了?难道就不活了吗?学习和教育的目的难道就是分数?

    我见过很多家长,我见过很多老师,他们和孩子们聊天的时候,除了学习和分数,除了严厉地说教和训斥,除了不信任的眼光,除了不怀好意地捉弄,似乎再没有什 么了。唉,可悲!我们贫乏的脑子里,一天到晚想些什么呢?难道我们除了捉弄孩子和谈论成绩分数,就没有什么有意思的话题和小孩谈谈吗?捉弄小孩、说教训 斥、谈成绩分数的时间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的时间就没有吗?

    教育的目的不是分数,学习的目的也不是成绩,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是对知识感兴趣,目的是喜欢读书,目的是爱劳动,目的是爱艺术,目的是有一门自己喜欢的手艺,目的是会做人,道德不差,目的是有教养,有能力,有品位,目的是幸福的人生。

    我们这些无聊的大人,不要再把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往无聊的歪路上逼了,不要再摧残孩子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才是正路,尊重儿童,给予儿童安全感才是正 路。应试教育对人性的摧残,对儿童学习兴趣的打击,对创造力的消灭,其巨大危害再怎么说都不过分。某些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打击,对学生道德的破 坏,对学生价值观的误导,对学生智力的损害,其负面作用是严重的,甚至是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小凡,爸爸希望你快乐,爱学习是人的天性,我会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尽自己的微小能力,在这个荒谬的环境里,在这个恶心的制度下,尽可能的给你最多的自由,保护你的兴趣,给你真正的爱。

    有人说我是居高临下地空发议论,恰恰错了,我是蹲下来观察儿童,观察教育,我不是居高临下,我是仰视儿童,平视人生。有人说我营养不足,会成为堂吉诃德和 风车的笑料,这个我倒是很同意,我脸皮厚,一直都是别人的笑料。不过我本来就无所谓,成为别人的笑料,给别人带来一点欢乐,倒不是一件坏事。

    考试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且现在的评价制度本来就有很多缺陷,但是广大的家长和很多教师就把考试当成了教育的目的,甚至下意识都这样想。正君以为,教育的目的是幸福的人生。

    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不爱学习?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业能力不强?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对我们没有感情?我们可不可以不再居高临下,我们可不可以放下 姿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儿童?我们可不可以读几本通俗易懂的经典教育书?我们可不可以主动给自己的工作和心灵减减负?我们可不可以多做点正确的事?

    三·见过一些家长,脾气还不错,对小孩说话也不严厉,可我发现,他们平时对孩子的控制太多,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仅举一例。作文。家长在旁边不停地监视着,这个字不行,那个字没写好,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样子监视,孩子还能写好作文吗?

      平时当着孩子的面向老师抱怨孩子的这样缺点那样缺点,而据我观察,这些所谓的缺点根本算不上缺点,这是大人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大人并不是在评论孩子,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而是在证明自己正确,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和虚弱。

      孩子们的懦弱,猥琐,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涣散,多动,烦躁,易怒,自卑,没有主见,不独立,撒谎,偷窃,脏话,青春期的过渡叛逆,情 绪不稳,抗挫 力差,交往能力差,合作能力差,缺乏创造力,或者各种深层次的道德问题,各种变态人格,都源于童年的压抑和不被欣赏。甚至孩子的免疫力出现 问题导致经常生 病,可能也发源于此,这是蝴蝶效应。

      不妨宽容孩子,不妨多给自由,不妨倾听孩子,不妨欣赏孩子,不妨巧妙引导,不妨淡定,不妨学点理论。

      某生的字在我看来写得很好,结体大方,运笔流畅,然而老师和家长都说他的字写得不好。我看过他的很多练习本,那字确实还可以。可能是作业过多有时稍显潦草,有时作业速度较慢,作业拖拉,缺乏兴趣。让我们仔细想想,这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大人的问题呢?

      急功近利,则利令智昏。拔苗助长,则欲速不达。

      我感觉,这似乎是人类的生物特性和弱点,通过控制和打击弱者,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人类要想继续进化,就必须克服自己的弱点,朝真正意义上的人迈进。让 我们克服弱点,达成与弱势群体的和谐相处,达成与各种生物的和谐相处。这个世界上,是适者生存,并不是强者生存。

    四·对学生没有感情,不爱学习,不研究儿童,对应试教育的危害就不会有深刻的认识。

      不读几本经典的教育书和心理书,对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就不会有正确的认识。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却没有自己喜欢的几本教育书,没有自己喜欢的几个教育家,没有自己喜欢的几个名师。个人以为,那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是的,每个孩子是特殊的,每个人都不同,但是还有一般规律存在,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关于儿童认知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懂得一般,就更不懂得特殊。

      刘少奇说过,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地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很多所谓的优秀教师,很多所谓的骨干教师,他们从不启迪学生的智力,只是为分数疯狂,正是误人子弟的坏教师。
      学校教育应该是:劳动,阅读,艺术,活动,实验,游戏。

  知识是很重要,但我发现,很多过分重视“知识”的教师,我看不出他们有多爱学习,我看不出他们有多么尊重知识。他们所说的知识,似乎就是各种题型,似乎就是每一个题目。

  不要总是抱怨学生不感恩,这样的话说多了也令人厌烦,其实我们应该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怎样做,才能赢得学生的未来?才能赢得学生一生的尊重?我们嘴巴上会说放长线,钓大鱼,实际上,言行短视,摧残了学生的未来,也输掉了我们自己的未来。

   个人以为,一个学校,喜欢读教育书的教师要是超过一半,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才是有希望的。

  我认为,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广大学校,最最应该做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给教师减负,第二件事,给学生减负。

http://wyy91.blog.sohu.com/248421656.html

 

 推荐几篇家庭教育文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忧伤童年 一位乡镇小学老师的来信

    一个班22名小学生,在作文本中写出他们最想说的话,这些话竟不约而同地如此相似,不是互相抄袭,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有某种相似,他们的心情有某种相似。他们的生存状况从这些稚嫩的文字中可窥斑见豹,读来令人忧伤。忧伤童年绝不仅仅是一段过往的回忆,它是一个隐患和病灶,发生在童年,伤害在未来;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麻烦。消灭留守儿童现象,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满江
《爸爸,我想你》
我很想念在外打工的爸爸,爸爸从15号到现在,都没打电话回来,我很担心。
前天妈妈说:“你爸爸这么多天没打电话回来,该不会是死了吧?”我听了心里一紧,怎么和我的担心一样呢?
我打算今天给爸爸打电话过去,要是打不通,我就发手机信息。要是电话还打不通,发手机信息也不回的话,我就给姨打电话,让姨去看我爸爸怎么样了。要是这样还是不行的话,那就只有等了,等爸爸回来。
要是有一天爸爸回来了,我就叮嘱爸爸,要他经常记得打电话回家,免得我们担心。

邓曼琳
《爸爸,妈妈,带我走吧》
爸爸,妈妈,我好想好想你们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接我过去呢?为什么不是你们养我,而是爷爷奶奶养我呢?我真的好想你们,你们不要在外面打工了,我求你们快点回来吧!要是哪天爷爷奶奶去世了,我该怎么办呢?
爸爸,妈妈,还是你们亲自养我吧!顺便也把爷爷奶奶接到你们打工的地方去好吗?这样,你们每天下班的时候,我也可以每天看见你们啊!
等放暑假的时候,你们就把我和爷爷奶奶接过去,家里房子就让亲戚来帮忙照看,好吗?
放寒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多么好!

孟晓琴
《亲人们》
我很想爸爸和妈妈,他们出去打工的时候,我本来都不想让妈妈走的,可妈妈说:“妈妈不去打工,用什么来送你读书呢?”
上个学期,当我看到奶奶吊死在我的房间里,我很害怕,我好害怕啊!爷爷当时哭得好伤心啊!我真的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这么想不开。
爸爸,妈妈,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们和爷爷是我最亲的人。
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在一起,我爱你们!

艾振涛
《爸爸》
爸爸在山西打工,我很想爸爸,经常回忆起和爸爸一起下象棋的情景,这样的回忆很温馨,也让我更想爸爸。

陈华彪
《爸爸在外打工》
我的爸爸在外打工,我常常因为想爸爸而心里难过。
我经常想起爸爸抱我亲我的时候。
可是我心里明白,爸爸不出去打工不行,因为不打工我们就没有钱盖房子,不打工我们就没有钱用,甚至没有饭吃。
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爸爸快回来了,爸爸每个月回来3天呢!哈哈,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
每当爸爸走的时候,我就说:“爸爸你可不可以在家里多住几天啊?”爸爸说;“不行啊,我不打工,我们就没得钱用了!”
幸好,爸爸每个月还能回来几天,想到这里,我心里舒服一些了。

刘晶晶
《爸爸,妈妈》
我的爸爸和妈妈在广东惠州打工,两年没有回来过年了,我很想他们。
每次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就要他们抱我,要他们背我。爸爸妈妈回来的日子,我感觉很开心,感觉很幸福。唉,爸爸和妈妈每次回来的时间太短太短了。
爸爸妈妈走的时候,我真舍不得离开他们。我心里知道,爸爸和妈妈也舍不得离开我,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

杨勇俊
《爸爸在外面打工》
有一天,爸爸说要出去打工,我以为爸爸是骗我的。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真的要去外地打工。爸爸走后,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哭了。

陈楠
《同学》
我们班李霆同学,她出生才几个月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现在家里只剩下爷爷和奶奶照顾她。她的爷爷和奶奶把李霆从几个月养到8岁,真不容易呀!
李霆到现在,连妈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听说李霆的爸爸在外面和别的女人结婚了,而且有了孩子。这不会是真的吧?
上课的时候,李老师问了李霆她家里的一些事情,李老师还没问几句,李霆就伤心地哭了。
李霆
《妈妈》
在家里,我天天都想爸爸妈妈,想他们的时候,我只能看照片。爷爷奶奶想他们的时候,也只能看照片。

张慈伟
《爸爸妈妈》
1岁都没有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死了,爸爸和妈妈出去打工的时候,把我送到了外公家。

杨年浩
《我的爸爸妈妈没有在外面打工》
我没有家人在外面打工,现在爸爸都在家里照顾我,只有以前,我小的时候,妈妈在外打过工。
想起那时候的一件事,有次爸爸出去吃饭了,我一个人在家里睡觉,醒来的时候发现门是关着的,打不开,我哭着叫爸爸,肚子又饿,叫爸爸也没人答应。现在回忆起这件事,说不清是个什么感觉。
现在我长大了,我不想他们出去打工,要去也只让爸爸去,因为我学习不好,爸爸就打我,妈妈不让爸爸打我。

徐伶俐
《爸爸在外打工》
我的爸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妈妈陪我。
我让大家猜个问题,你们猜为什么妈妈在家陪我?
我还是告诉大家答案吧,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早已经死了。我的外公外婆也死了。

杨鹏
《爸爸妈妈》
每年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要过年才能回来。
爸爸经常给我打电话,我常常想,为什么妈妈不打电话回来呢?难道妈妈不爱我了吗?每次爸爸打电话,妈妈就只在旁边听。妈妈,我好想你也给我打电话呀!
你们每次回来的那些日子,我和你们玩得多开心,那些日子爸爸还陪我下象棋,我心里非常高兴。


教师后记:
看了学生的这些作文,我很震撼,也很惭愧,学生家里的很多事情我以前并不知道。对孩子们关心得太少了。
 其让我触动的,是两个“差生”的表现,在作文之前,我问李霆家里的事,刚问几句,李霆就哭了。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学生告诉我张慈伟在哭,我看过去,张慈伟 的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很伤心。下课后,张慈伟主动走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我的爷爷奶奶都死了。我听了,摸了摸他的头,没有说什么。
班上一共21个学生,11人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4人父亲一人在外,1人母亲一人在外,5人父母在家。
乡下孩子,留守儿童的比例相当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家挣不到钱,不出去打工的话几乎没有活路。
留守儿童,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我做得不够,心里很惭愧。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http://wyy91.blog.sohu.com/248421413.html

 

 推荐几篇家庭教育文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上小学的儿子摸同桌女同学的屁股,家长怎么办?

    本博文由家长的两封来信和我的一封回复组成,标题内容是家长来信中的一部分。请原谅我为这篇博文安了这样一个标题,有故意抓眼球的意图,但目的不是为了抓 眼球,是非常希望家长们阅读这篇博文。文字有些长,但很有价值,主要是家长来信有价值,尤其是家长的第二封信。相信一定能让大家有所收获。谢谢这位家长。


老师,您好!

>    首先我要非常感谢您和您的书,因为是您的教育理念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非常惭愧和汗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认识您的书是在去年下半年一次在书店偶遇,看到书名觉得很有吸引力,买回来后看了1/3后非常认同,就迫不及待的实践起来了,包括和孩子一起背古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结果书却没立即看完,直到最近每天晚上都在阅读,才发现后面很多精彩的内容被我错过了,也错过了一些孩子早期的教育时机。真是十分惭愧。

>    我来说说我家孩子吧,他是个6岁 半的男孩,现在一年级。在他进入幼儿园时,我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汗,早期未重视),我曾经写过一句话,希望我能成为他生活上的母亲,精神上的朋友,也就 是想在生活上以我的人生经验帮助他、指引他,学习和了解他的世界,最终成为他学习和工作上的倾听者和知己。目标很理想化,但如何实践却是一直都在努力摸索 中。比如尊重他,涉及他的事情尽量征求他的意见;比如言而有信,答应他的就要做到,反过来他答应我的也能做到。但我发现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很难:比如是先 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玩),我甚至粗暴的骂过他;比如我答应他让他玩电脑,到了时间却又不想给他了等等。我发现教育孩子就是一个检验自我的过程,言传远不 如身教,优秀的孩子其实来源于优秀的家长和良好的环境。

>    我家孩子性格稳重、懂事、自信,总得来说非常好。而且我也一直很信任他,因为他在我眼里就是最好的。有 时候我和先生开玩笑说:这样的孩子多生两个也不错,不操心。不过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思索,调整,再思索,看了您的书后,更坚定了我的这种信心。下 面就一些细节向您请教:

>    一、关于检查作业的问题

>    您的书中写到您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但我们孩子的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对家长要求很细,要求家长每 天必须检查,并且要写清楚:已听写、已造词、已造句、已背课文、已预习等等。为了配合学校,我们于是认真检查,对于孩子做错了的要求孩子一一订正。孩子一 般都会听,但涉及到作文时,有时候他会表现出不耐烦,我也会困惑这样做是否正确。就拿这周的作文来说吧,老师要求孩子写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他一般都是独 立完成作业,我下班后再检查,他自己写的原文如下:有一天,我刚上英语课。我到八一广场玩,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玩耍,说:不要在草地上玩耍,小弟 弟的妈妈,说:让他在草地上玩一下吗,我又,说:决对不能让他在草地玩,那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保护环境,这样才能美化家园。

>     说实话,我看到孩子能独立写下这样的作文,是感觉他非常棒的,也表扬了他,但既然我要检查签字,总不 能明知有错也不订正吧?于是就把他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语病等告诉他,并一一用铅笔给他标注出来,我只是希望他明白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未让他重写。结果 他一听,不行,非得全部擦掉重写,我只好依他,但他再写时明显没有耐心了,反而写得不如前面那次了。这时我就意识到我可能不对了,是不是不应标注出来,而 应该直接签已阅。

>     还有数学,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他有很多做错了,明显对这个单元的课程他不明白,这个时候我就有点茫然 了,到底要不要教他?还是让老师批改后订正?不过据我观察,他们数学老师让孩子订正时并不会详细讲解,可能只说个答案,因为有的题目孩子明明订正了,但依 旧不明白。所以想请教尹老师,这个时候我到底要不要教孩子?在检查作业时要不要让孩子订正并给他讲题?小学阶段或许我能讲,初中、高中我还能讲吗?

>     二、关于兴趣培养的问题(主要是练琴的问题,我想我大概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只是希望得到您的确认) 

>     去年3月 我带孩子到琴行玩,让他选了一样乐器,孩子自己选了钢琴(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原因,学乐器是我的意思)。目前已经学了快一年了,随着孩子长大,自我意识慢 慢显现出来,我们有时候就会为练琴的事发生冲突。比如,他不喜欢枯燥的练习(我想谁都不喜欢,我也不会喜欢),喜欢他弹琴时我来跳舞,或者以表演的形式来 弹琴,这时候我就会觉得这样时间效率不高,希望他能完整的练习,不要断断续续。还有,他在弹琴时,他喜欢我陪着,因为上课一直是我跟着,基本我还能听懂他 的琴声,评价时也能客观。但我一坐在他旁边就会不自觉的插话:注意手型,这个节奏不对,不要太快,坐直了,脚放好了,不要晃。天哪,我一总结,发现我还真 是标准的监督员角色,其实我自己啥也不懂,完全是凭我的感觉去指点他(汗)。孩子原本是蛮喜欢钢琴的,经常是老师教到第3首,自己会摸到第5首 这样,经过我的这样一陪,弄得兴趣全无,一上琴就很不耐烦的感觉。经过几次冲突后,有一次,我问孩子,你是不是讨厌弹琴,他非常干脆的点头,说讨厌,幸好 我当时稳住了,就很轻的问他,为什么讨厌啊?他说:因为我在弹琴时,你一直在旁边说呀说。孩子的坦诚让我惭愧,我马上回答他说,那是妈妈错了,明天开始我 努力改正。这时孩子也说了一句让我很欣慰的话:妈妈,这件事,你有错,我也有错,你错在老说我,我错在不认真。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我真的明白我的做法多 么错误啊。

>    现在我把弹琴的时间交给他自己安排,只是告诉他由于弹琴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所以基本需要每天练习,至于是练1小时还是半小时,练习的内容是什么,都基本由他自己做主。感觉我们之间因为弹琴而产生的矛盾正在逐步淡化。

>      三、关于古诗和阅读

>     当时看了您的书,急于让孩子学样,于是我们每天开始背古诗,但这件事坚持了不到10天就告吹了。主要原因是我自己缺乏这样的文学修养,如果要背,必须我先背出来,再在孩子上学途中和他念一念,我倒不会生硬的丢本书给他要求他背,自己没做到,孩子也就没坚持了。还是我的原因。

>     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后,尤其是看到您写的阅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去年我就迫不急待的实施起来了。我先从每天晚上讲故事开始,买来很多书,有《西顿动物记》、《法布尔昆虫记》等等,每天晚上讲20页,忙时可能就讲10多分钟,慢慢地他开始依赖我的故事了,到了晚上睡觉前就说妈妈我们讲故事吧?以前我会偷懒,但这次我坚持的不错,只要在家一定满足他这个愿望。经过半年多的培养,现在他逐步可以开始独立阅读了,上周还把他最喜欢的《法布尔昆虫记》翻出来自己来看,100多页2万 字的书,他现在一个小时就能读完了,有次我轻轻的在他后面和他一起看,发现他的阅读速度和我差不多了。说实话,我心里非常高兴。但我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不 要有目的性和功利心,不要因为他有阅读的兴趣了就叫他去看书,真正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我一样会下好看的动画片给他看,并没有把每晚看书当作任务交给 他,只是睡觉前我抱着你的书看,他很自然的也会去拿书看了。 这一切真的都要非常感谢尹老师和你的书啊。

>      古诗我打算也参照阅读的办法试试看,每晚和他一起读一读,不作为任何任务。

>     四、关于孩子教育的感悟

>     说实话,我认为我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其实就是我的镜子,他的缺点必然有我的影子。如果我放弃自己的 时间全心为他付出,未必会有效果,因为那样他并未从我身上看到独立的人格,反而我会因为对他付出过多,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的勤劳、努力、认真、懒惰、 散漫等等不管优点缺点,他都会照单全收,我做不到,就没有任何资格去要求他。如果想他改变,应该从自身做起(道理我明白,要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     看了您的书后,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虽然从肉体上可以说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从精神 上来讲,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虽然我一直强调尊重孩子,但并未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尊重他,只是有这个意识而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或多或少的以 自己的喜好来替孩子做决定或要求他,孩子小时候自我意识尚未萌芽,这种错误的状态得以维持;而随着孩子不断长大长,这种矛盾日益凸显,造成我们这些家长迷 失了方向。我想今后的教育之路还很长,我们家长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哪怕孩子的决定是错误的,也要给他犯错的机会去实践,只有小时候有自我选择并不断 总结的孩子,长大后才能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要不断提醒自己,不断自问:我尊重他了吗?只有完全尊重他,或许才能实现我原来的初衷:成为孩子的朋 友。

>      以上仅仅是我的困惑及感想,看到您的书后我就一直有给您写信的想法,最近终于付诸于行动。有的观念和做法还请尹老师多多指教,让我们能够少走弯路。再一次谢谢您和您的书,让我们懂得也学会了思考如何为人父母。

>叮叮妈

>2011-03-17

 

我的回信:

叮叮妈你好.

    你的信写得很长也很好,我看得有些感动.虽然你现在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妥当,但你对自己是多么诚实,你在真诚地反省自己,真诚地想改变自己.所以我相信能过学习和自我反思,你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建议把我的书再看几遍,你会一次和一次不一样的.

    孩子因为几个错别字就把所有的内容都擦去,这是情绪化的、近于自残的行为,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已变得很脆弱了,他承受不了批评,哪所是微小打击——订正错误。

    他 的心理已承受不了这样哪怕是微小的打击,可是他无力去反抗。他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所以他不能把怒火发到你那里,不能去惩罚你,那么只好惩罚自己。他对自己 的惩罚就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擦去,重写。但他内心真想这样做吗,肯定不想,他只是想通过惩罚自己来发泄内心的痛苦,目的并不是指向把作业写好,所以真的重写 时,他又失去了耐心,写得不如前面那次。

    你现在一定急于想知道,你的孩子的心理为什么那么脆弱?你可能甚至会想到,是不是平时对他太溺爱了,是不是孩子受的磨难太少了,生活太顺利了——不是的。恰恰相反,长期以来,从你的孩子记事起,尤其进入学习生活以来,他一定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打击,本该健康成长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在一次次家长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一点点被挫败,一点点地萎缩。

    抱歉啊,你读到这里可能会痛苦,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为什么会这样。我能理解你的心情,知道你现在有多痛苦,所以我想赶快告诉你,你这样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妈妈,到底哪里做得不妥当,导致孩子现在这样。

    其实说来很简单,你的错就是不允许孩子有错——有些像绕口令了,但事情不绕,对,就这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原因。

    所以就这件事,你假如从孩子的作文中看到四个错别字,两个病句.你可以只指出一个字\一个句子就可以了,别的假装没看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做得不错.你找出太多的问题,孩子原本脆弱的神经经不住这样的大规模打击了.

    这个问题是你所有问题的根本,而且具有代表性,我有可能发到博客里,所以回复得较别的问题详细些.其余几个问题简单回复如下:

    学琴的问题和前面写作文的问题一样,太多指责了.你再看一下我书中不陪才培养好习惯那篇,道理是一样的.很简单:不管.

    古诗和阅读.你自己反思得已很好.你已看到,凡你能真诚地陪孩子一起享受,并且一直坚持,同时不把它当任务强加给孩子的,孩子就愿意接受.

        第四个问题,请看我的自动回复,其中提到几本书你最好也读一下.

        祝好!

    尹建莉


叮叮妈第二次来信

老师,您好!

     能够收到您的回信我十分激动,在您每天阅读那么多大量信件的百忙之中,在晚上12点我们早在休息的时候,您非常认真地回复了我的信件,我非常感激。

     事实上,在给您发出信件后,我已经在检讨和反省自己的行为,我在不断思考中,已经意识到了您说的问题:不允许孩子犯错,希望孩子完美。这件事情 在我内心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的,因为我也是从不断犯错的儿童期、少年期成长过来的,甚至直到现在我也会经常在生活、工作中犯错,而这些错误往往不伤大雅, 甚至在我成人后回忆起来,让我们会心一笑。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育儿的过程中,我却忽视了这个最正常的事实,没有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往往希望一开始他就做到 最好。试想,他从没有犯错的经验,却又如何在修正错误中成长?

     通过您的书我也感悟到,书中说的“不管是最好的管”,“不考100分”等,其实这里有一个细节,并不是让我们去放任孩子,这里的不管我理解而是允许孩子犯错,给他适当的给予提醒,让他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错误所带来的感受,从而自我反省,而不是靠父母教条地说教、唠叨。

     其实我个人的成长环境就是非常宽松式的,父母并没有什么教育方法,但他们尊重我的选择(最典型的就是在我中考成绩不好时,让我选择读了职高,没 有逼我复读),毕业后所有的工作都是我自己找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而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是父母,真的未必能够从容把 选择权交给孩子。我们这代家长干涉孩子太多了,属于那种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瞎管(比如吃饭问题)。孩子身上背负着太多家长的期望,象我家孩子这样懂事 的孩子更是明显,由于他懂事,他不希望妈妈生气,不开心,导致他有很多事情是在为家长而做,不能真正做到自由成长。

     经过您的指导,我想我已经明白了自己要朝哪个方向去做。在我与孩子日常沟通的过程中,我要尽量做到三思而后行,不断提醒自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努力做到把事情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信任他,同时在过程中给予建议和提醒,但不干涉。说实话,要做到这些真的很需要耐心和定力,象您一样,让孩子玩一个暑假 的游戏却不干涉,我想当时您内心也是经受着一种煎熬。但我理解了您的良苦用心,让他在犯小错中成长,才不会长大后犯大错是吗?当然这其中并不是任由犯错不 管,而是在孩子体验到犯错后一起来共同总结和分析,从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总得来说,叮叮是个非常好的孩子,他的自律性很强,如果做得不好的地方,基本都是我的过错。(因为先生长期在外地工作,半个月才回来一次,所以不好的习惯肯定是和我学的)

     在这里我描述几件事情的细节,以此来反思和改进自已的行为。

     1、早上起床:原本孩子是起床很快的。在他5岁时的夏天,我送他去学游泳,由于上班没时间,就选择了早上640750这堂课,当时报了10天一期的,却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夏天,一个5岁的孩子,坚持了40天,每天早上6点 象闹钟一样把我叫起,送他去游泳,我也能感受到他是真的喜欢游泳,看着他在水中的舒展,想着他的毅力,我真的是自叹不如。今年冬天开始由于经常跟着我,反 而变得喜欢赖床(这点我一定要改正)。早上起床后,他也磨蹭,但他从不会上学迟到,所以不管我怎么催他,他总是无动于衷,我也确定不管了。

     2、做作业:做作业的时间他基本已能安排一回家首先就做,因为他已经体会到这样的好处,我基本不管。作业我会看一下,签字,有的只提醒一下,不再要求他改正。不再希望他作业得5分,他可以得3分、4分, 结果他自己承担;对于不懂不明白的,不再生硬的给他讲解,比如数学几何图形,用剪纸的方式,或买来几何积木的方式,让他来明白,或者过于抽象的就不再纠 结,放下再说。最近这一周,他经常在一回家后就完成作业,然后很开心的打个电话给我,告诉我他完成作业了,我会鼓励他,然后由他自己安排剩下的时间。我们 也没有因为检查作业而发生不愉快了。

     3、改进弹琴:每天1小 时练习时间属于基本原则,什么时候弹我会给个建议,但由他决定。比如周二下午没课,我建议他下午弹,但他说下午想出去玩,想晚上弹,我马上同意了(虽然我 心里还是希望他在下午弹,说明我还没释然哈,需要进一步锻炼)。另外弹琴的过程中少用批评的语气,尽量用学习和沟通的语气,比如不再说这里没弹好,再来一 遍,而是说刚才这个地方你是怎么弹的,我没搞明白,你能再弹一遍吗?这样他就有再弹一遍的愿望(我有时候还是会忘记,努力形成习惯哈);同时适当放手,让 他自己独立练琴,结果在老师回课时他自己是能感受到的,当然也要学会分享他的琴声,他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一个人没知音怎么会享受到分享的乐趣 呢,我就当他第一位知音吧。

     4、阅读:阅读不再是任务,而是享受。孩子为什么喜欢亲子阅读,而不喜欢独立阅读,我想最关键的是后者没法和他分享书中的乐趣,所以我要适当地读一些他读过的书,读完后和他一起聊聊书中的内容,交流各自的想法(这点还没做到,正在努力中)。

     5、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一天晚上睡觉前我们说起看看明天的天气,他在我的手机上看到了紫外线这个词,就问我 什么是紫外线,按照往常我会很快的答复说不知道或等我查了再告诉你。我当时想这是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于是我马上用手机百度了一下 (感谢互联网时代啊),并把解释读给他听(我自已看的发晕),一个简单的词,我读了56分钟,最后问他是否听明白了,他说懂了一些了,紫外线有三种类型,短波、中波、长波,就这些。我很欣慰,我们没有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所以我要努力去做,不能偷懒,尽量给孩子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叮叮在 课外,学了英语、钢琴、画画。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我管得最少的,反而最好。象小学的学习、英语,都是我管得最少的;而钢琴是我管的最多的,效果却跟着我的 陪练方式忽上忽下;画画他倒是喜欢,只是对于画画作业兴趣不大,喜欢按自己的想法画(其实这样挺好)。由于最近他在游泳,占了周末的时间,于是我就和他商 量是不是停掉一门课,就试探的问他,停英语吗?他是坚决的反对,直说他要一直学下去;停钢琴吗?他知道我对钢琴抓得紧,没说话;停画画吗?他就说课还真是 多了点,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停掉画画。我开始在心里斗争是否真的停掉画画(毕竟他学了一年半,老师也认为他学的不错),当我基本下定决心尊重他的意见时,没 想到,他自己倒是不同意了,一直说想学,昨天还靠着我说: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学画画吗?我真的非常好奇水粉倒底是怎样的?(之前学的一直是油画棒) 看来尹老师说的对,啥事反着来,反而事半功倍了。其实经过思想斗争后,我也想通了,如果他真要停掉,我也支持,毕竟人生其实是得失兼有的,一位三好学生的 人生经历中可能从来就不曾体会到恶作剧的乐趣,孩子天性的健康成长,实际上远比单项技能来得重要。

     总结一下,我还有好多细微的地方要改正,发现了我就记下来,以便督促自己。我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正在看《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也深刻让我体会到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是多么重要,我们看似的“不管”绝不是彻底撒手不管,这种“不管”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就象巴学园的孩子,并不是自由散漫,而是遵循了他们的天性。我很赞同您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性向善的观念,真正要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

     昨天发生的三件事,让我真是心惊肉跳,还好由于事先读了您的书,让我真正体会到教育无小事。

     一、关于他摸同桌女孩屁股的事(事实上这些事在他成年后,回想起来只是一笑了之)

     早上我们边吃饭边聊天,他说起课间他都不怎么和同学玩,说没人和他玩,我心里一听有点着急,请问他为什么,原来不是经常和同桌一块玩吗?他就抱 着我的耳朵说告诉我一个秘密:因为他摸了同桌女孩屁股,同桌很生气,说他是流氓,还和老师说了,但老师没空理他们。后来同桌就没和他玩了。我就问他为什么 要这样做,他说觉得好玩。于是我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他反问我,那为什么你们大人就可以,你和爸爸就可以?我说:我和爸爸已经结婚了, 我们是一家人。他就说那我现在就嫁给同桌不就可以了。(他经常搞不清嫁和娶的区别)我说:那得等你长在了才能结婚哦。早上的对话到此结束。

     下午她同桌的妈妈在QQ群里和我说了这件事,包括上学期叮叮亲了一下她女儿的脸,我表示我一定会认真对待这件事,会教育好孩子的。于是下班后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和叮叮谈这件事,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叮叮,今天你有没有和你同桌一块玩啊?

他说:妈妈,你怎么又问这个,你都知道了,她不和我玩了。

我:哦,我想起来了,你早上告诉我了,是因你你摸了她的屁股,她就不和你玩了是吧。那让我想想,你为什么摸她屁股呢?

他:我觉得好玩嘛。

我:哦,这样啊。那你觉得这样做对不对?

他:你猜,绿色代表不对,红色代表对。

我:我猜,是红色。

他:答案错误,是绿色。(说明他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不恰当)

我:哦,你是知道不对的是吧?你说的很对,妈妈给你举个例子:你认识妈妈的同事**叔叔吧?你说如果他觉得好玩而摸一下妈妈的屁股,怎么样?

他:啊,那不就羞死人了,那我和他打架。

我:所以说你也知道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不高兴的是不?嗯,真是懂事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下次不会这样做了对吧。

他:嗯。

     二、关于考试得100分的事

     昨天下午4点左右接到叮叮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兴奋的让我猜他语文考试得了多少分,我假装猜不出,他很开心的告诉我他得了100分。由于当时我在开会,我简单的夸了句说,哇,你真棒(现在想来,当时的语气不对),然后他说幸好我考了100分,如果我得了94分就完蛋了,老师说95分以下的全部要重写试卷,还很稚气的说:这就是对没考到95分的惩罚。 

听完这些,我心里没有因为他考了100分而开心,而是想到,如果这次他不是100分,而是94分的话,接受这个惩罚的就是他,那对他来说应该是个多大的打击啊。于是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给他们班主任老师QQ留个言,把我的想法和她沟通一下:

     **老师,您好。有件事我想和您沟通一下。是关于考试得分95分以下重写试卷的事。虽然我的孩子此次考试在95分 以上不用重写,但我个人觉得让孩子重写试卷不一定能有效把他们不懂的加深印象,因为大量的精力可能都花在写那些原本已经答对的题目上面了。我非常能理解您 在学校要面对那么多孩子,非常辛苦,又面临分数和教学的压力,非常不容易,我个人的建议您看能否这样,让孩子把试卷上做错了的题目写三遍,这样即能加深印 象又能帮助他们有效的提高,也能减轻你重新批改的工作量,不知是否可以?以上建议如果不当还请您多多指教。

     下班后,我也琢磨着怎么和叮叮聊聊如何正确看待分数。于是有了下面让我有点意外的对话:

     我:叮叮,听说你今天语文考试得了100分?

     他:是啊,我下午不是告诉你了吗?

     我:哦,是啊,妈妈真健忘。

     他:不过,妈妈,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语文考试的时候作弊了。(我很意外)

     我:哦,那你是怎么作弊的呢?

     他:最后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就悄悄的看了一下语文书。

     我:这样啊,那你告诉妈妈,你觉得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他:红色对,绿色不对。你猜。

     我故意说:红色。

     他:错了,是绿色。(他不好意思直接承认自己错了,所以换了一种说法)

     我:哦,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他:因为我想考100分嘛(这就是分数带来的负作用,孩子已经把分数看成学习的目标了)

     我:原来是这样啊,其实考试分数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你是不是觉得考了95分以下就不是好孩子了?

     他:点头。

     我:妈妈不是这样认为的。你考了100分是因为考试卷上的题目刚好是你会做的,别的小朋友没考100分,是因为考试卷上发现了不会做的题目。发现了不会做的题目后,他们经过订正,复习,不也就会做了吗?会做了是不是也就可以得100分了呢?

     他不说话。

     我:所以不管考多少分,只要把不会做的题目弄懂了,订正了,下次就会进步。这样好不好,你看这次卷子有一道题目你本来是不会做的,是因为看了书才会的,这样妈妈认为你考试应该是99分(我用铅笔在他试卷分数旁边写了个99),我把这道你不会的题目抄在另一张纸上,你再做一遍,如果做对了,这个99分就可以变成100分了是吧?

     他同意了。

     于是他在重做题目,做得时候其实他只要不着急的慢慢想一想,有的是因为想出来了但不会写那个字,按道理这道题不看书也是能做出来的。于是我就告 诉他,考试得时候不要着急,只要多动脑筋想一想,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同时如果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就空着那不做也没关系,这样虽然得不到100分,但能发现自己哪里不会,发现后复习订正就一样是100分。另外和我他说好,这次的事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秘密,不再和其他人去说了。  

     有些话孩子可能似懂非懂,但我想只要我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思维中,在教育过程中慢慢加以引导,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长。

     再次感谢尹老师您的回信,我感觉我和孩子的人生因为认识了您和您的书会发生着非常积极的改变,也让我更有信心做个好妈妈。谢谢。

叮叮妈

2011-03-29

http://wyy91.blog.sohu.com/248032828.html

 推荐几篇家庭教育文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