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好不好,刮刮后背就知道!呼吸科医生推荐一个养肺动作

 一惑解百媚生 2018-12-10


肺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华盖”,形容它像伞一样为五脏六腑遮风挡雨。


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但也非常娇弱,在寒气到来时往往第一个沦陷。



立秋过后,早晚天气渐凉,气候也变得干燥。中医理论认为,“秋气通于肺”,此时若能护好肺,相当于为整个秋冬的健康开了个好头儿。



刮一刮后背,测试肺功能


肺系统功能正常,则机体抗病能力强、不易感冒、精力充沛、皮肤滋润、二便排泄正常。


肺功能减弱,会出现气短懒言、周身乏力、自汗怕风、面色淡白、皮肤干燥、手足心发热、口燥咽干等症,容易出现感冒、大小便不畅等疾病。


刮拭背部和相关区域,观察出痧的情况和刮拭时的痛感,可自测肺脏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

具体刮拭部位主要是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左右旁开两横指处)和肺脏的脊椎对应区(如图阴影区域),其次还有前颈部、咽喉、气管及前胸部位。


刮拭时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点,观察肺脏脊椎对应区是否有明显的紫红色痧斑。


如果痧象不顺直,有较重的疼痛感和结节,脊椎两侧肌肉张力、弹性不对称,则提示肺脏功能减弱。


刮拭肺俞穴时,如果出现密集的深色痧斑,以及刮拭时有刺痛感,或刮拭时有结节,或肺俞穴处酸痛、凹陷,均提示肺脏气血瘀滞或肺气虚,为重度亚健康状态,需警惕疾病倾向,必要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每天蹲一蹲帮助养肺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表明,蹲一蹲也能养肺。



肺可以依靠运动来调理,称为“呼吸锻炼法”。如每天蹲一蹲,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肺方法。


具体方法是:

  • 将两腿分开与肩齐宽,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


  • 下蹲时躯干要保持笔直状态,臀部向身后撅起;


  • 下蹲的速度大致是5秒钟1次;


  • 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每日做20~30次为宜。


人体下蹲后膈肌上抬,站起来横膈下降,会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增加肺活量。


下蹲时,被折叠挤压的血管收缩,气血冲向全身未被挤压的血管,迫使它们扩张、鼓起来;人体站起来,全身气血又冲向原来被挤压的血管,为它们灌满血液。



在这样的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一冲一回的气血往复运动中,就像涮瓶子一样,使肺部小血管得到了反复冲洗,迅速清除肺部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肺部自然就健康了。


需要提醒的是,下蹲时,最好不要深蹲,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不要小于60度,否则起身时很容易头晕眼花。动作也不要过猛,膝关节弯曲的角度可以由大到小,循序渐进。


在练习下蹲时,如果同时配合深呼吸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方法是:


  •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使肺的下部充满空气。吸气过程中,由于胸廓向上抬,横膈膜向下,腹部会慢慢鼓起。


  • 再继续吸气,使肺的上部也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就会上抬,胸腔扩大,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秒钟。


  • 然后屏住呼吸5秒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可以将屏气时间增加为10秒,甚至更多。


  • 肺部吸足氧气后,再慢慢吐气,肋骨和胸骨渐渐回到原来位置。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10分钟。



深呼吸锻炼法可以作为下蹲锻炼前的热“肺”练习。


在做下蹲锻炼时,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这是由于运动使得肌肉中产生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并在肌肉中积存,引起肌肉的酸痛。继续做几次轻微的下蹲运动,等酸性疲劳物质排出体外,身体就轻松了。


刚开始练习下蹲运动时,把次数可以控制在10~20次内,一般不会引起肌肉疼痛。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 气虚者:易感冒、感冒缠绵反复,容易出汗。推荐黄芪太子参山药粥。


  • 阳虚:手脚冰凉,咳泡沫痰,这是典型的肺寒表现,尤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医常用方剂是小青龙汤加减,食疗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


  • 阴虚干咳无痰、口干、大便干燥。宜常饮麦冬玄参生地茶。


  • 血瘀的人:通常是多年的“老病号”,皮肤发暗无光泽,口唇和舌头颜色发紫,且兼有气虚的症状,要从益气活血来调理。可用红花西洋参泡茶;或每天早晚各取三七1.5克,水冲服;平时也可以吃一些当归生姜羊肉汤。


5

戒烟没商量

年轻人养肺最重要的是戒烟和规律作息,不可长期熬夜,以免导致肺气虚。


6

膻中穴

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



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胸部膻中穴数十下,可请家人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