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真正“为徐悲鸿而生”的女人?蒋碧薇、孙多慈还是廖静文?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2-10

作者:金满楼

民国时期,名人间的婚恋事件一向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如徐悲鸿与蒋碧薇、孙多慈、廖静文等人的感情纠葛,就一向纠扯不清。

当然,夫妻间的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正塑造受众眼里的“蒋碧微”和“徐悲鸿”形象的,其实多数是蒋碧薇在回忆录的叙述。

据说,《我与悲鸿》这本回忆录是在台湾主笔章君、杨兆青帮助下整理出来的,而此书对蒋碧微作了很好的包装,由此赢得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同情与共鸣也就不在话下了。

按:从蒋碧薇与张道藩的情书来往看(即《我与道藩》),前后两本书的风格不太相同。按蒋碧微亲人的说法,《我与悲鸿》一书是别人代笔的。

谁是真正“为徐悲鸿而生”的女人?蒋碧薇、孙多慈还是廖静文?

当然,蒋碧薇的这本书确实记载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徐悲鸿的个人历史及交往乃至行程等,其他如宜兴风土人情、赴法国留学生的情况、与各界的交游情况。

包括民国知名人物谢寿康、陈散原、张道藩、邵洵美、张继、吴稚晖、张静江等等,都有历史参考价值。

而且,蒋碧薇对其婚姻中的各种误会与纷争,记载也很详细,算是直言不讳。

谁是真正“为徐悲鸿而生”的女人?蒋碧薇、孙多慈还是廖静文?

至于廖静文,其于1945年与徐悲鸿结合时,后者名高位重(美院领导),疲惫已极,只想找个女人结婚,而前者大约是想找个依靠。

是年,廖20岁、徐48岁。徐悲鸿与廖静文相处了八年,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但很难说彼此有多大吸引和了解。

毕竟,廖是后来者,各方面差距都很大。

至于廖静文写的《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这本书,前半部基本是对蒋碧薇回忆录的文学性改写,后半部虽然写自己和徐悲鸿,也仅仅是浅尝辄止,大约也没什么东西可写。

其中,廖文中有两个地方不太好,一是对蒋碧薇(想想书的材料来源)、张道藩泼脏水(说张是特务头子),二是政治化。当然,这也是当时的通病。

不过,廖静文有个观察倒是值得注意:

在两人认识初期也就是1942在重庆时,廖静文看见徐悲鸿独自在楼下散步,“他那微微有些弯曲的背影,很久地在那里徘徊,呈现出一种十分凄凉和未老先衰的生态”,这个观察和描写是很到位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悲鸿后期虽然长期被肾病困扰,但也是被蒋碧薇伤、为孙多慈忧,由此先衰早死,其中恐怕也是有关联的。

谁是真正“为徐悲鸿而生”的女人?蒋碧薇、孙多慈还是廖静文?

严格说来,蒋碧薇和廖静文都不是真正懂得徐悲鸿艺术追求的人(真正懂的人是孙多慈)。

对蒋碧薇而言,徐悲鸿是其少女时代的心动、年轻时的清贫共苦,当然,其间也不乏开心的日子。

此后,徐悲鸿名声鹊起,两人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最终归于仳离;

当然,蒋碧微在回忆录中也不是一味贬低徐悲鸿,尤其是后者在欧洲求学的刻苦和对艺术痴迷,大体还是保留了青年徐悲鸿的形象。

或许,读者将徐悲鸿前后两任妻子的回忆录结合起来看,才能更接近一个真实、多面而立体的徐悲鸿,这个偶然昏头、软弱而又不算太坏的男人吧。

至于廖静文,其学养层面决定了她只能把徐悲鸿当偶像仰望,而其后半生也基本是靠徐大师的牌子而过活的。

谁是真正“为徐悲鸿而生”的女人?蒋碧薇、孙多慈还是廖静文?

徐悲鸿病故时,廖静文才30岁。3年后一次去北戴河疗养时,廖静文认识了某部队防化连指导员黄兴华。

是年黄24岁,高大英俊,两人很快热恋结婚,但这段婚姻仅维持10年。黄和廖生一子名“廖鸿华”(廖静文、徐悲鸿、黄兴华中各取一字)。

廖静文后来曾说,和黄结婚“是我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我不仅爱徐悲鸿,也是他的崇拜者。”

想必和后夫离异后,廖静文觉得还是大师的招牌好用,于是再次以徐悲鸿的遗孀自居,并将自己刻意打造成“一个为徐悲鸿而生,为徐悲鸿而活的女人”,并由此重回大众视线。

有意思的是,廖对其后一段婚姻一直讳莫如深,直到最近一些年,这事才渐渐为人所知。这也是一件颇耐人寻味的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