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木叶”》教案

 江山携手 2018-12-10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引导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A、如果班上来一位新同学,名字叫“沈劲(婧)”,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劲”是男生,“婧”是女孩。这样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B、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

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从中我们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释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整体把握——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①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②“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③“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④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①“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③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④体会“高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⑤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四、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 、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别: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 ),领异标新二月花。”在( )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4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板   书: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五、迁移实践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唐诗中的“柳”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 “柳”意象。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

〓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 唐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

《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拓展延伸 

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附: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