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明经方讲堂(2):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上)

 花不言香 2018-12-11

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上) 来自经方日记 24:49

眩晕的六经辨治


一、眩晕的发病特点

眩晕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个大疾病,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体验或者是发生过眩晕。据统计,20%-30%的人群中都发生过头晕或者眩晕的症状。在18到79岁的成年人中,一生眩晕的病患率是7.4%,老年人发病的风险是年轻人的3倍。


拿我们科来说,每年因为头晕眩晕来就诊的患者占至1/3左右,这说明眩晕病的发病率非常之高。虽然眩晕病是非主流的疾病,但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病还在逐年增高。


关于眩晕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对这个认识还不是很深,很多医生和患者对这个病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容易误诊。有很多头晕症状通过简单的复位手法就可以治愈或好转,但很多时候却被当作颈椎病来治疗,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误诊率就特别高。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叫耳石症,此病跟体位有关,治疗的话不用中药、针灸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复位,患者头晕症状立马就可以缓解,不用说医生,就是中医爱好者都能做到,没有任何风险。现在很多人偏重于中医和经方的学习,其实中医和西医都可以帮助病人,都可以治疗疾病,我建议学中医的人对西医也要有所了解。


同时,我们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有的病通过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方式就可以治愈,而有些病即使经过正规治疗也未必就能治愈,也有可能人财两空,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二、眩晕的病因症状

眩晕病在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临床上我们见到的患者多数表现为头晕为主症,有些人以眩为主,感觉天旋地转。症状轻的闭目养神、卧床休息,可能一个晚上就能好转。症状重的,犹如在上高原上坐车,又像小孩子玩旋转飞船那样,感觉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一站就晕的状态。


眩晕病总的病机很简单,其核心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引起清窍失养,脑窍失去濡养就出现眩和晕。同时,我们还要重点了解一下头晕跟眩晕之间的区别。头晕是头脑晕晕沉沉的,感觉头闷、头罩不清醒,好象有东西紧箍在自己的头上。


其实门诊当中很多这类病人,感觉头重脚轻,头上好象压着大石头,很重;脚下象踩棉花一样,轻飘飘的。整天犯迷糊、晕晕乎乎的没有精神,这个叫做头晕。而眩晕则不同,它是以旋转为主症,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旋转,周围一切物体都在转。

 

三、 眩晕的病理病机

眩晕的第一个核心病理因素是痰饮。


《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有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丹溪心法·头眩》中记载:“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第二个病理因素就是虚,即“上虚则眩”,语见《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还有“上气不足”,语见《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景岳全书·眩晕》中说:“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


第三个病理因素就是火,刘完素从火立论,其《河间六书》中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眩晕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系统性疾病都可以引起眩晕。在眩晕的治疗上,关键是要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要达到针对病因治疗,首先必须要明确诊断。


所以说眩晕的难点实际上就是诊断问题,临床中有1/3的眩晕在西医那是查不出原因的,被称为不明原因的眩晕,这一类比较多见,而中医治疗却有比较好的效果。


眩晕最为凶险的是恶性眩晕,它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小脑和脑干的梗塞或者出血所引起的,这种晕跟一般的眩晕不同,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而且晕的时间比较长,还有反复的呕吐。


一般的眩晕经过处理后一天之就会缓解,如果不缓解的我们就要注意是否有小脑、脑干的梗塞或出血。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中也很常遇见,家属有时候可能会不理解,我们应当提前做好沟通解释,这对于我们治疗来说也是特别重要。


眩晕中比较常见的是梅尼埃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有些人突发耳鸣、耳聋,有些人眼球震颤,这在梅尼埃病急性期发作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


还有一种眩晕跟体位有关,比如说头转向左边或者偏向右边,他晕得更加厉害,这个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耳石证,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这种眩晕通过简单的手法复位马上就可以让眩晕缓解。有时候中药没办法治,人家不用扎针吃药两分钟就弄好了。所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

 

四、眩晕的经方治疗

很多经方都可以治疗眩晕,然而如同我们讲感冒一样,眩晕的治疗也必须辨证论治,就是要在六经基础之上进行辩证进行治疗。六经辨证治疗眩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以此治疗眩晕的病人有80%是有效的。所以说,大家对六经辩证综合的思路和内容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1、病案一

一个老年女性,眩晕一天,头晕,晕沉感,耳鸣,口干口苦,无天旋地转,舌淡苔白,脉弦。


六经辩证:少阳太阴合病,头晕,耳鸣,脉弦,为少阳病,头晕沉感,舌淡苔白,脉弦为太阴病,为少阳太阴合病。


辨方证: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

拟方: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0g

大枣10g,甘草6g,茯苓20g,桂枝10g

生白术40g,陈皮20g,天麻15g,钩藤12g


结果:复诊后,头晕耳鸣已经没有,患者便秘,考虑还是太阴津虚不足而引起,在此基础上加大生白术用量60g。


一个老年女性,眩晕一天,头晕,晕沉感,耳鸣,口干口苦,无天旋地转,舌淡苔白,脉弦。用六经辨证来说,头晕,耳鸣,脉弦,口苦,口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少阳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再加上有脉弦,主半表半里的阳证。


头晕沉感,舌淡苔白,脉弦,这个主水饮,我们所说的太阴病,是阳气不足、里有虚寒。因此,我们可以辩证为少阳太阴合病。六经辨证出来之后,我们就选小柴胡汤合苓桂术甘汤。


患者服用3剂之后,症状明显好转,头晕耳鸣就没有了。患者仍诉有便秘,考虑还是有太阴津虚不足而引起,在此基础之上加大生白术用量用到60克。吃了两次,后面大便正常,由2-3天一便变为每天都便。这就是在六经辨证指导下治疗眩晕的方法。我们说打好六经基础的原因就是要统筹,统筹对疾病的认识,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2、病案二

女性,40岁,头晕2个月就诊

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肢体偏瘫,在门诊反复输液治疗,症状未见好转。


头晕,头重,以左侧为主,伴有耳鸣,汗出恶风,口干口不苦,时有胸闷,不想吃东西没有胃口,无四肢冰冷,无腹痛腹泻,二便正常。面色稍白,身材中等。

舌淡润,苔白,脉细。


六经辨证分析:汗出,恶风为太阳表证,感冒后太阳表证未解。


头晕,口干,耳鸣,不想吃东西,为邪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为半表半里的阳证。


病后反复输液,影响脾的运化,津液输布失常,水饮溜滞中焦,胸闷,上扰清空,脑窍不得濡养,影响气机升降,头重亦为其水饮表现。


舌淡润苔白为水饮之临床经典表现,不黄未有化热的表现,口干考虑上中焦气化失常引起,不考虑阳明之证。


六经辨证:太阳少阳合病夹饮,水饮上犯,清阳不能升


拟方:柴胡桂枝汤加苓桂术甘汤

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0 g  党参10g

生姜10g    大枣10g    甘草6g   桂枝10g

白芍10g    茯苓15g    白术20g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


结果:患者服用四剂后汗出、恶风好转,头晕减轻,饮食好转,自觉头重耳鸣,予苓桂术甘汤善后。


这个病人是因为感冒后出现头晕,没有恶心呕吐,没有肢体偏瘫,在门诊用了血栓通、天麻,用了营养神经的长春西汀,症状未见好转。就诊时头晕、头重以左侧为主,伴有耳鸣、汗出恶风,口干不苦,时有胸闷,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没有四肢冰冷,没有腹痛腹泻,二便正常,面色稍白。


这个病人是舌淡润苔白,脉细。为什么我们用六经辨证对治疗眩晕病有优势?主要是用六经辨证体系很容易识别表证。如果用中医教材教我们的脏腑辨证,眩晕下面列堆证型如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等,这样就会不懂也不会辨表证。


学过六经辨证,有汗出恶风、本来就有感冒,必有太阳病表证。感冒后表征未解,就会有这样的临床表现:头晕口干耳鸣,不想吃东西,为邪入少阳。病后患者反复输液,影响脾的运化,津液输布失常,水饮留滞于中焦,出现胸闷,上扰清空,脑窍不得以濡养。


影响了气机的升降,头重亦为水饮的表现,舌淡苔白为水饮临床经典的表现,舌苔不黄,没有化热的表现。口干,是中焦的气化失常所引起,不考虑阳明。所以,这个病是太阳少阳合病。同时夹饮,病机就是水饮上泛,清阳不升,邪犯少阳,太阳表不解。


那我们用的方法很简单,有汗出,有表证,有中风证就用桂枝汤。那么进入少阳,不想吃东西、口干口苦、脉弦,就用小柴胡汤。有眩晕、有水饮为病,选用苓桂术甘汤。结果患者服药后,汗没有了,恶风好转了,头晕也就减轻了。


那么为什么输液有时候眩晕不好转呢?同样的情况,我们很多失眠的病人、很多焦虑的病人、很多抑郁的病人,它合病有表证,我们却一味去疏肝解抑去调气血,而并没有注意到这类病人还合并有鼻窦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这类患者长期有鼻塞、流鼻涕,有咳嗽、有表证必须先解表,如果表不解的话,一味去治疏肝解郁效果是不会好的,这个表证要注意识别,合计到很多慢性病久病都可以有表证,大家在临床中以一定要注意。



总编辑:司空醉

语音转文字:风之语、琦、明岩、墨墨宁、燕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