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用人民币,很多人都不知道上面有一个错别字,这是为何呢?

 昵称48966167 2018-12-1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大部分人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每天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钱”在生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是,人民币上还有一个错别字,那就是元写成了圆,这究竟是对是错呢?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郝铭鉴认为,新版人民币上有错别字“一百圆”的圆字是错误的使用,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曾有明确规定,人民币的使用单位为元、辅币是角和分,我们使用的规范用字应该是元,这个事情其实不算复杂,主要原因是近代史上的混乱所造就的。

在中国古代,流通货币主要是金子、银子,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百姓互相交易时大都是以银子的成色和重量来买卖东西的,因为官方始终没有统一的铸造货币,所以人们纷纷自己造出了千奇百怪形态的银子,在我们看电视的时候,达官显贵一出门就是碎银子,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因为银子经常需要称重,看看是几两银子,所以银子最通俗的称呼为银两。

到了清朝时期,中国遭受了西方各种科学技术的冲击,哪怕是经常用的银两都逐渐被叫做“银圆”“佛洋”的银币所取代,西方这些银币样式统一,也不存在什么汇率称重的烦恼,百姓们是很乐意这种情况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社会,随着国外货币大量流入中国,朝廷最后决定颁布《币值则例》,就是说清朝所有的货币都要以“圆”为单位,此后人们对于货币的认知就都成为多少“圆”。

民国期间,仍旧延续了清朝使用“圆”的方法,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开始批量发行银币,并且在社会上收回银圆。这么算起来,使用“圆”的历史差不多超过了百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每每解放一个地方,我们的人民币就会在哪里发行,人民币也就逐渐代替了以前的银两和银圆等货币。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才开始重新规定“人民币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为角和分”,因此1995年后,人民币“元”的使用单位才慢慢被人们所接受。

不过小编认为,语言学家郝铭鉴说的没错,银行也说的没错,“圆”字和“元”的说法在人民币大小写上面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100元=壹佰圆,在人民币上印的文字是大写的壹佰圆。人们在记账书写的时候,很多人为了预防不必要的麻烦,数字一般会选择大写的“圆”,普通书写的时候,很多人为了书写方便也会用“元”来代替。

无论是“元”还是“圆”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在口述表达上没有任何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