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案例

 木香草堂 2018-12-11

 社会是个大染缸,纷繁复杂,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不同的物种,不同物种里又有很多不同的个体,而每个个体之间都有差异。比如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个性和特点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条件等的差异,造成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就有所谓的守规矩的学生和较“调皮”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其工作重点之一,而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对 “调皮”学生的教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处理好这类问题呢?以下是我个人肤浅的认识。

其实,学生是没有“调皮”的学生,你对学生本人说多了,他便成了调皮的学生。学生有时候违反校纪校规是正常的,如上课迟到,课堂讲小话等,但是经常违反就不正常了。对于学生只要没有经常违反这些,或者没有违反较严重的校规校纪,如打假斗殴赌博等,我们处理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比如刚开学的时候,我班有个唐姓学生自习时低着头偷偷的看小人书,课后我径直走到他面前直接以命令的口气对他说:“把东西交出来”。(因为他手拿着东西在桌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可以肯定不是小人书就是电子游戏机)由于教室还有很多同学,所以他不承认,但是我也不能去搜身,我就把他叫去办公室处理。但是在去办公室的途中,课后人多突然他跑了,然后才去办公室(已经把身上的小人书丢了)。这种情况下在办公室硬碰硬的话我也没有证据,后果比较难堪,所以我换了种方式。先说明他父母辛苦工作把他送来上学不容易(学生是市外的,来上学要转车,坐车五六个小时),上自习课时不自觉看书看小说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对学习的危害性,而且对他说做错事没有什么但要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这样老师也可以宽大处理,否则严肃处理。后来学生就一五一十老师交待了。我还表扬了他能敢于承认错误,并告诫他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希望他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能越来越好。之后学生自己就真正改正了,再也没有看小说之类的,还非常听话和配合老师的工作。

处理“调皮”学生出现的问题时,还要尽量为他们的自尊着想。开学近两个月的时候,有位学生的行为习惯一直不是很好,寝室纪律、卫生等经常因为他个人没有整好而被学校扣分;上课时坐姿也不端正,偶尔还要发出怪声。(后来和家长交流才知道,由于该学生小的时候较聪明,很多东西都是自学弄懂得,上课就不怎么听了,小学老师让他只要不影响其他人,允许他干自己的事,长此以往形成了这些坏习惯)。有两天连续因为他个人问题让寝室卫生、纪律被学校扣分,所以我请他到办公室教育了。语言较严厉,并让他在办公室还有其他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下进行了惩戒(俯卧撑)。他虽然做了但是心里是不服,且流下了眼泪,看得出来是委屈的眼泪。以后几天习惯还是老样子。我这次又找他了,通过反思我发现这类学生很要“面子”,不宜在有外人的情况下处理,所以这次换了种方式,我的语言教上次较随和,给他分析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仍然进行身体惩戒,但是特地对他说“找个没有人的地方”,之后告诫他好好努力让自己的行为习惯好起来,否则下次仍然当众处罚他,他欣然接受了惩戒且后来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改观。此事使我想到,处理有些学生是注意给他留足“面子”,他改正错误会更快或更好,往往比直接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处理,效果会更好。

还有,老师在处理“调皮”学生的问题时还要心细。学生犯了错,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要随时关注他的言语,语气,面部表情等,而且在处理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注意观察他的表现,如上课听课效率,作业完成情况及和老师的态度等(可通过行为举止及言语表现出来)。一般经过教育后达到老师目的的学生,学生心里服了老师的,以后与老师的关系就较好或正常;否则就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有些“调皮”的学生是故意“惹事”提高他在同学或老师心中的“知名度”,对于这类学生,与其等他“惹事”还不如给他布置一点儿班上的事让他完成(当然不是做卫生之类的事,一般要班干部做的事或老师的事儿但是需要学生帮忙完成的),这类学生一般都会乐于去完成,因为他觉得老师请他办事,他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已经相当不错了,不知不觉还可以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处理“调皮”学生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都要分别对待和处理,老师要用心想法,采取不同的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教育学生、改正学生、提高学生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