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半规管管内结石症(Canalolithiasis ofthe posterior canal pc-BPPV) A、反复发作,可由平躺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持续时间<1min; C、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可引出眼震,多为快相朝向下方的旋转性眼震合并快相朝向前额的垂直眼震; D、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1.1后半规管壶腹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of the posterior canal pc-BPPV-cu) A、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半Dix-Hallpike手法复位可立即或数秒内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min,眼震多为旋转眼震,快相向下,合并向上的垂直眼震; C、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1.2Dix-Hallpike 试验 1.3 EPIey 手法复位 1.4 Semont手法复位 2.水平半规管管内结石症(Canalolithiasis ofthe horizontal canal hc-BPPV) A.、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持续时间<1min; C、仰卧转头法可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min,多为水平眼震,快相朝向下位耳称为向地性眼震,朝向上位耳称为背地性眼震。 D、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2.1水平半规管壶腹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 ofthe horizontal canal hc-BPPV-cu) A、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仰卧转头法可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min, 多为水平眼震, 快相朝向下位耳称为向地性眼震,朝向上位耳称为背地性眼震。 C、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2.2仰卧转头法 让受检者仰卧,将受检者头部向一侧快速旋转90°,当头转向一侧时出现水平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向地性眼震)或朝向天花板(背地性眼震)。 2.3 Barbecue翻滚法手法复位 2.4 Gufoni手法复位 3.可自发缓解的可能的 BPPV A. 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持续时间<1min; C. 任何手法复位均不能引出明显的眼震即眩晕; 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3.1 可自发缓解的可能的BPPV
3.2 前半规管管内结石症(Canalolithiasis ofthe anterior canal ac-BPPV) A、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持续时间<1min; C、Dix-Hallpike手法复位或患者处于仰卧位,同时头位垂直时,即刻或间隔数秒内可引出眼震,持续时间<1min,多为向地性垂直眼震。 D、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3.3多半规管受累结石症(Lithiasisof multiple canals mc-BPPV) A. 反复发作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可由平躺动作或仰卧位水平翻身诱发; B. 持续时间<1 min; C. Dix-Hallpike手法复位或仰卧转头试验可诱发多种半规管受累时出现的眼震;D.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3.4 可能的 BPPV(Possible benign paroxysmalpositional vertigo) A. 位置性眩晕且缺乏上述核心症状; B. 除外其他可能的疾病。
为了防止我们走散,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 本文仅供分享,不代表耳鼻喉时空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
|
来自: 潘生丁 > 《耳鸣,眩晕,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