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实现生活的全英化,需要把听、说、读、写这4大信息通道(2输入 2输出)全部从中文切换成英语。这就是透析法,其核心就是读懂英文原著的大概意思,如果读不懂大意,一切都为0。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你将迅速拉升个人的词汇量。随着词汇量的增长,4大通道才能真正“水到渠成”。 读英文原著可以提升词汇量乃至整个英语水平,这不是伍教练的个人发现,而是获得广泛认可的语言袭得规律,因为这可以高效率实现“可理解性输入”,很多“学霸”都是读很多英文原著的。但是英文原著并不容易读懂,否则你的英语老师早就教会你了,事实上就连很多英语老师自己都不一定读过几本英文原著。 要走上英文原著的轨道,要求个人的英语词汇量在1000以上,以TestYourVocab.com的测试结果为准。这意味着英文原著并不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但1000的词汇量其实要求不高,基本上正常上学上到初中就可以达到。事实上,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小学生也能成功读懂《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等英文原著,升读中学后英语长期称霸。 读原著要告别“精读”、“泛读”等低效的“学英语”行为,还要拒绝一切英语教材、原著简写版著、原著英汉对照版等“假英语”。然后,开始使用透析法——这不是英语学袭方法,而是英语使用方法。透析法的全部操作建议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调用各种app高速运行,主要是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阅读电子版的英文原著。特别地,如果你用的是安卓设备,建议用“豌豆荚”应用商店,基本上有本文涉及的各种app,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也可以找到一些。 本文仅提供大多数人使用的苹果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透析法解决方案,至于Kindle、Windows等平台和纸张版原著的解决方案也是高度相似的,只要稍加变通即可,还请这些用户自行解决。至于苹果和安卓哪个系统平台更好?在长时间深度体验之后我只能说: 1.都是可以的,一个设备就足以打造随身携带的全英语使用环境。 2.两种系统平台各有千秋,本文涉及的app有的只能在其中一个系统使用,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两者的设备都拥有。 电子书阅读app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常用的电子书阅读app有“多看阅读”、苹果iBooks等,要求能够用手指点选整个单词(国内一些中文阅读类app虽然能够打开英文电子书文件,但是只能点选个别字母,查词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这些app通常接受多种文件格式,如果无法读取某种格式,可以在电脑上用免费软件calibre进行转换,例如将Kindle常用的MOBI格式转换为PDF、EPUB、TXT等格式。 我用得最多的接受PDF、TXT、EPUB等多种文件格式的“多看阅读”,它可以实现PDF文件的文字重排(reflow),方法是点一下屏幕中部,然后在选择一个T的标志。重排功能对一些小屏幕智能手机而言特别有用,因为PDF格式的电子书文字页面动辄就是一张A4纸那么大,在小屏幕上就会显得字体太小,但用缩放功能放大之后,又会导致一些文字跑到屏幕以外,而重排之后就能够随意缩放也不会出现显示不全的现象了。 “多看阅读”还有云储存和云书签功能,可以实现多个设备同时读一本书——例如,我在家里用iPad读了某本书10页,出门带着一台安卓手机,打开“多看阅读”后就会有提示框弹出,询问要不要跳转到该书记录在服务器上的阅读进度,即用iPad读到的地方,因为我在这两台设备的“多看阅读”上登录了相同的个人账号。 电子词典app 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具备在线词典功能的电子词典app,如“有道词典”、欧路词典”、“金山词霸”等。我常用“有道词典”,建议平板电脑的用户尽量不要用HD版,而选择手机版(iPad用户需要在App Store中选择“仅iPhone”),用起来更方便;建议注册网易通行证使用,方便在多个设备上进行生词同步复袭;首次使用时,要先打开“有道词典”,让其在系统内存待命;建议在app的单词本设置菜单中开启“查过的词自动加入单词本”,再把生词的排序方式设为“时间”,便于后续的复袭操作。 在用电子书阅读app读英文原著时,遇到生词就点选后复制,调用电子词典app查词,换言之就是在两个app之间进行单词的“复制—黏贴”。“多看阅读”查词时会弹出内置自带的“金山词霸”解释,但它无复袭功能,也无法直接换成“有道词典”等,因此还是要点“复制”。借助电子词典app的“剪贴板查词”功能,你可以通过一些快捷操作查词,不必来回切换。“剪贴板查词”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胜任,但冷僻、词型变化不常见的生词可能无法快捷显示,只能直接到电子词典app的界面黏贴查词,必要时还要手动还原成单词原型。以下分两大系统介绍—— 苹果系统的用户在“多看阅读”选词后点“复制”后并无显示,要从屏幕顶端往下拉出系统菜单选“今天”( Today),便可显示“有道词典”的解释。在“多看阅读”上选词复制后,下拉菜单经常容易触发“多看阅读”本身的“向下拖拽添加书签”,解决方法是先点一下屏幕中部,上下方出现黑边,再下拉菜单就不会出现误操作了。你还要在苹果的下拉菜单的“今天”( Today)底部点“编辑”(Edit),从“不包括”区域提拔增加“有道词典”,以后就会自动在菜单中显示生词的解释。之后,你还要点生词解释的区域,跳到“有道词典”看完整版的解释,这样生词才能进入历史记录及单词本,便于后续的复袭操作。最后,点“有道词典”屏幕左上角的“返回多看阅读”可方便地回到原著阅读的app界面(这个功能很方便,在电子词典app界面查完词都可以“返回”到之前选词的app,不仅限于“多看阅读”)。 安卓系统的用户在“多看阅读”选词后点“复制”即可见到“有道词典”弹出的生词解释,然后要点击解释跳转到“有道词典”的界面,让生词自动存入单词本,以便于后续的复袭操作。如果“复制”后还是没有弹出解释,可到系统设置看看安全选项有没有拦截弹出窗口、app通知选项有没有拦截通知等——有的时候怎么设置都出不来,重启系统就可以了。 在电子词典app查词后,你需要知道生词的发音。在大脑中有个单词发音的印象,哪怕不标准也要有,否则比较难形成记忆,更别说日后在口语中能输出了。电子词典有单词音标显示,音标没学好的同学请自行恶补。 根据单词的音标形成发音的印象之后,你再听一听电子词典app的发音,有利于检验自己有没有拼读错误,也可以了解地道的发音(可能跟严格的音标拼读发音有一定差别)。 上述软件操作用文字表达难免啰嗦繁琐,其实自己尝试几次就会发现只是举手之劳。随着软件版本升级等,上述操作可能需要调整。 50%自适应查词 阅读原著的时候,读到的文字是“透过”,用电子词典查的生词叫做“析出”,合成“透析法”。正透析要求遇到正向生词(看到英文单词不知道中文意思,跟后文看到中文意思不知道英文单词的逆向生词相对),按照50%的自适应参数查词,查了一个生词之后,下一个生词就不能查,再下一个生词要查,即隔一个查一个生词,只查一半(50%)。自适应”的意思是查词能够自动适应英文原著中生词密度的动态变化,生词多的地方就自动多查一些生词,生词少的地方就自动少查一些生词;“自适应”也能够自动适应你的词汇量的变化,开始的时候遇到生词较多就自动多查一些生词,后来随着阅读量的上升,查词相隔越来越远,反映你的词汇量稳步上涨。我自己现在大约有20000的词汇量,也是按照50%自适应查词,经常出现连续很多页书都找不到一个生词的“生词荒”,相信不久你也会跟我一样。 对于初学者来说,50%自适应查词是一种妥协的平衡——“精读”模式查100%的生词,即使用高效的电子词典也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容易半途而废;完全不查词或者“每两页查一个生词”则可能造成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读不懂大意,实现不了“可理解性输入”。现在有了50%自适应查词,我们可以兼顾阅读的体验和理解,还能培养猜词的能力。 为什么只是隔一个生词就查一个,而不是隔两个或者三个生词才查一个?这里除了保证阅读体验尽量少受干扰,还考虑操作的方便,形成袭惯后你只需要想着下一个查还是不查就行了,不用做复杂的记忆计算,以免分心。即使偶尔记错了,多查一个或者少查一个生词也没有什么问题。读到后来,如果遇到以前查过的单词,但已经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你就当成生词重新查词便可。 查词之后就赶紧回去继续阅读,切莫停下来想把生词立刻记住,为此去反复念叨或者抄写等,这样背词的效率很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查词时若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只需要看对应原著句子的一个义项,查词后能读懂原文就行。有的同学“学英语”的袭惯根深蒂固,查词后单词的连其他义项都想一下记住,结果耽搁了很多时间去做无用功。例如在《牛津英语词典》里,set这个词有多达430个不同的义项,包括n.最后一道灰浆;vt.使(母鸡等)孵蛋;vi.(金属等)变形;adj.【板球】(对投球手之投球)已完全适应的——全部都要记下来的话,还能好好读书吗?对于一个单词的其他义项,请等到在以后再读到它的时候按照生词处理即可。 有不少网友问伍教练,说用透析法自适应查词的方法读专业教材,造成重要内容理解偏差怎么办?其中有几位还是读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而我本科读的专业恰好也是临床医学,对此我的回答是,只要不至于因为误读而导致死人等严重后果,就尽量使用透析法,坚决不要每个生词都查;如果你认为书上某些地方的内容人命关天,那么你肯定要每个词都查——这还不够,你还要向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充分请教,以确保安全。实际上这些都是杞人忧天,初学者从英文小说开始,接下来可以读自己专业的基础教材的英文版,再读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英文版专业书,以及相关的英文文献,整个过程都可以按照50%自适应查词,到最后你有机会读到“人命关天”的专业知识时,例如某个手术如何进刀避开大动脉,或者核武器的引爆时间如何设置等,你早已精通这个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英文,不太可能因为单词查少了而出大乱子。这也提示我们在专业学袭上要从基础入门的时候就要直接读英文原著,就不至于没读过什么原著的“英语小白”突然要读“人命关天”的英文的状况。 货仓式滚动复袭 每日在透析英文原著之前,在电子词典app中复袭一遍最近几天查过的生词。 例如,我在“有道词典”上打开单词本复袭最近7天查过的生词。不同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的“有道词典”都登录网易通行证账号的话,可以将各个终端查过并存入单词本的生词同步到一个终端集中复袭。在“有道词典”上,超过7天的单词也不用手动删除,只要在复袭中不管它们便可。对于只用一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用户来说,图方便的话也可以直接点查词框,过一遍查词历史,大概看到最近几天的记录便可(这个地方没有显示查词日期)。 复袭时,看到英文单词后回忆其中文意思,回忆不起来就马上点开看解释,不要求即时记住,不要求掌握拼写,不用抄抄写写、反复念叨,不必使用电子词典app自带的复袭功能。你只需过一遍生词,利用最近阅读过原著的情节、语境记忆对生词进行连续数天的初步登记。例如,我在“有道词典”复袭piglet这个词的时候想起的不光是“小猪;猪崽;乳猪”的解释,而是Winnie-the-Pooh(《小熊潍泥》)中维尼的那位笨笨而可爱的“猪队友”;复袭skipper这个词的时候想起的不光是“队长;船长;机长”的解释,而是2016年Yahoo(雅虎)新闻报道台湾导弹误射击穿渔船致死的可怜船长。对于“有道词典”、“欧路词典”等多数电子词典app来说,复袭时点开单词看解释相当于重新查词,在滚动复袭中相当于重新开始7天之旅。这让难词的复袭时间自动延长超过7天。 货仓式滚动复袭每天只需5~10分钟便可完成,一些初学者查词较多,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情。但是,有的同学反映自己复袭了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就需要检讨一下是不是有操作不当。最常见的有:不断复袭过去查过的所有单词,结果随着每天读的书和查的词越来越多,单词本里头的单词数量呈几何级数累积,到最后不读书光背词了。这是典型的“学英语”惯性,舍不得生词,其实生词超过7天或者更长时间之后,你已经很难想起在哪里查的,继续复袭已经跟被词汇书的低效率做法没什么两样了。对于这些单词,忘了就忘了,不要管了。 这是因为,货仓式滚动复袭并非一劳永逸,复袭周期结束后发生遗忘是完全正常的现象。要实现生词的长期记忆,你只需不断读原著,让词汇自然会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加强记忆,例如: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大学英语四级以及专业英语四级词汇单词whisper(包括变种whispered、whispers、whispering、whisperers)出现了50次,而全套7本Harry Potter总共出现577次。例如:And a whisper, a whisper about the Potters…(还有一些传闻,关于波特一家的传闻……)这里为什么要“耳语;密谈”?这是德思礼叔叔家出现很多关于哈利·波特的神秘征兆之一,让你读出神秘、诡异的感觉,单词就不知不觉中记住了。 A song of ice and fire(《冰与火之歌》)系列第一本A Game of Thrones(:权力的游戏》)中,大学英语六级以及专业英语四级词汇knight(包括变种knights、knighted、knighthood、knightly)合共出现了323次,也是每次都有故事情节辅助记忆,读完这本30万单词的英文小说之后,你想忘记“骑士”都很难。 阅读的过程是保持对词汇高密度接触的过程,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复袭查过的所有词汇,甚至是你从第一天接触英语开始见过、学过、用过的所有词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大个人词汇量。在阅读中遇到以前查过但是忘记了意思的单词,你无需纠结,只要当成生词处理便可(按照自适应规则有机会查就查)。 文/伍君仪,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作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伦敦大学学院语言科学(语言发育方向)研究生 |
|
来自: 昵称30276536 > 《透析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