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四《“吟咏情性”是诗歌的本质》

 江山携手 2018-12-11

    钟嵘在反对作诗用典时说诗歌是“吟咏情性”。多数研究者认为“吟咏情性”是钟嵘认识到的诗歌的本质和核心所在。(高木正一《钟嵘的文学观》、张少康《论钟嵘的文学思想》,均见曹旭选评《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曹旭《诗品研究》)前面诗歌发生论已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下面进一步专论。

诗歌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言志”说和“言情”说偶有分离,但多数时候是互为表里。先秦几乎都认为诗是“言志”的,包括《左传》(诗以言志)、《庄子》(《诗》以道志)、《荀子》(诗,言其志也);后来《尚书-尧典》概括为“诗言志,歌永言”,其所谓“言志”,“其实是与政教分不开的”,即是要讲儒家之道。荀子已经注意到“言志”是包含有“情”的内容的,将“情”“志”结合起来认识诗的特征,但“情”受到严格的政治道德规范约束。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强调情志统一,并明确指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强调了“言志”的情感因素,但又强调要“发乎情,止乎礼仪”,“情”无疑是经过政治道德净化了的。

六朝以后,陆机提出了与“言志说”相对立的“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实质是要打破儒家对“情”的束缚和限制,这和建安以来的创作互相呼应,在当时文界产生了冲击波。但稍后的刘勰仍然“情”“志”并举,为了反对当时淫靡不正文风,以儒家之“情”来矫时俗之弊,主张“情深而不轨”,虽集前人说法之大成,却把“言志”和“缘情”进行了折中处理。

钟嵘在继承前人的说法上,进行了选择。他吸取了《毛诗序》“吟咏情性”,而弃其政教风化一面。他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即说人的心灵深处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就会以诗歌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强调感情的角度出发,钟嵘提出了“性灵”的问题,认为诗歌既是“感荡心灵”的产物,又是陶冶人们心灵的。从后来袁枚《仿元遗山论诗》中说:“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可知,钟嵘已开“性灵说”的先河。

钟嵘是从与经国文符、撰德驳奏相区别本质的角度上谈诗的,开始让诗歌从经典和道德的限制中独立出来,宣告诗歌应该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表现人们的情性,已经是从纯文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他真正把诗歌的“情”从儒家礼仪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同时有把“情”引到具有社会内容、进步思想的健康道路上(“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等)。结合钟嵘具体品评诗人的评语可以分析,他所强调的“情”就是“雅怨”(钟评其最推崇的诗人曹植“情兼雅怨”)。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比较浓的文学。诗歌自从诞生以来,就与抒情结下不解之缘。诗歌是人类文化中惟一一条从未断流的长河,自远古那清且涟漪的源头浩浩荡荡奔涌而来,飞流直贯,蜿蜒曲尽。站在诗歌的河岸溯洄从之,可以感受到那巨浪所带来的震撼和快慰,可以感受到那波涛绵延所带来的惊异与骄傲。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缘于诗歌的抒情。

抒情是诗歌最突出的特征。诗歌是文学最初的文学样式,因此它的抒情性是与生俱来的。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陈其情?(钟嵘《诗品序》) 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论文艺》)这些论述都强调了抒情是诗歌的天性与特长。抒情不仅是诗歌的原动力与催化剂,同时也是诗歌的主要表现内容。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总是带有作者个人的主观感情因素,具有情感表现的性质。诗歌尤其如此,它往往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怀抱,寄寓感情。颂诗、哀诗、情诗、讽刺诗、田园诗、山水诗莫不如此,现代诗也这样。(当然,中国当代诗中有很多诗着重于叙事,抒情成分并不多。然而这并不影响诗歌的抒情。)

诗歌讲究抒情,那么诗人怎样进行抒情呢?这对诗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一个挑战。如果诗人在创作时,抒情处理不好,写出的诗歌就很粗糙,很拙劣。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1、抒情要真挚。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抒情必须真挚,因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因此,一个真正的诗人总是向世界敞开心扉,乐于倾吐发自肺腑的真情。他们深知,只有以己之情才能动人之情,只有发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果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而造情,只能败坏诗歌的声誉和读者的胃口,这样的诗没有多大的审美价值。

2、抒情要强烈诗人艾青说过:作为诗,感情的要求必须更集中,更强烈;换句话说,对于诗,诉于情绪的成分必须更重。诗人总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强烈的感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提笔写诗的。只有当诗人的感情像岩浆一样不可遏止的喷发出来的时候,他的诗才会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郭沫若回忆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好放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木屐脱了,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凤凰涅槃》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之中分成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讲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便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诗的前半。在晚上行将就寝的时候,诗的后半的意趣又袭来了,伏在枕上用着铅笔只是火速的写,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就那样把那首奇怪的诗也写了出来。(《沫若文集》第11卷。)创作灵感的降临,源于感情的急剧爆发。那些无病呻吟、无爱言情自然与诗歌无缘;不温不火、不痛不痒同样与诗歌相去甚远。

3、抒情要独特。诗歌的抒情要个性化,必须有自己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的艺术性就是独特性。凡有成就的诗人总是以个性化的感情融化自己的素材,创造出鲜明的诗歌形象,然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诗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诗人灵魂的美,才是构成诗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