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哪几个王?

 广州玉 2018-12-11
八王之乱是西晋开国初年,由于皇帝司马衷弱智,导致司马氏皇族为争夺皇权而引发的内战,起因就是皇后贾南风干政所引发。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历时十六年,这次八王之乱彻底把西晋折腾完了。进而引发五胡乱华,最后是南北朝,华夏就此分裂265年。直到隋文帝灭南陈。天下重新一统。西晋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这八王为主要参与者。

司马氏与曹魏都一样,都是权臣篡位,但曹家父子具是一代豪杰,但司马炎不过捡现成,成为东晋开国皇帝,从司马懿,司马昭,包括司马炎都是正常人,智商也都相当不弱,但司马炎生下个傻儿子司马衷?后世对于司马衷的智商莫衷一是。分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当时,大臣普遍认为司马衷是傻子,纷纷让司马炎改立太子。司马炎应该是知道司马衷精神不正常,当也装做不知道罢了。我认为,司马炎就是让司马衷当太子,日后当皇帝,为何呢。关键是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遹。司马炎想的是,有大臣辅佐,地方有大量的宗师维护,傻儿子完全可以平稳当皇帝,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朝臣无能,儿媳妇贾南风太能作。宗室更是混蛋,司马炎一死,东晋就彻底完蛋了,可以说中国大一统王朝中,两晋最无能。司马氏之所以给宗室授以重权,是因为觉得曹魏失天下就是因为宗室无力的原因,所以在西晋西晋宗室有着极大的政权和军权,这也是为何八王之乱巨大的原因。

司马炎病危时候,遗诏让镇南将军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太子。但当时局势已经失控。司马炎的岳父杨骏已经控制皇宫和洛阳军政,皇后假传遗诏。让自己的父亲杨骏辅政。朝政上基本是太后的父亲杨俊把持。但皇后大傻娘们贾南风不甘心老公晋惠帝司马衷被挟持,暗中联络朝臣诛杀杨俊满门。这样贾南风把持朝政,自己则骄奢淫逸,大街上天天抓帅哥陪自己过夜。然后杀掉,大傻皇帝自己带绿帽也不知道。贾南风横行朝野,引起宗室不满,纷纷以清君侧造反,实际上是想自己把持朝政,甚至自己当皇帝。

八王之乱以贾南风杀害太子广陵王司马遹(因为不是贾南风生的)一直到西晋东迁为止。一共延续16年之久。在这16年里,宗室相互诛杀,朝臣都是随风倒,你方唱吧我登场。双方混战。根本不管大傻皇帝,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混战,无人保护司马衷,乱军之中司马衷身上中了三箭,侍中嵇绍自己搂住护卫司马衷。但杀红眼的士兵把嵇绍给杀了,鲜血溅了司马衷一身。大傻皇帝嚎啕大哭。护卫把司马衷救回,让大傻皇帝把衣服换了,大傻皇帝司马衷说,嵇侍中之血勿洗。可见。大傻皇帝虽然傻,但谁对他好,他知道,后来史官记载,谁说皇帝傻?

司马氏家族的血液也许中了病毒。并不干净。彼此杀戮,导致洛阳为之一空。乱军甚至把人肉混合牛羊混合而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毒死大傻皇帝司马衷,司马衷时年48岁。大傻皇帝每次都会发圣旨,斩杀自己的叔叔,弟弟,哥哥。媳妇。以及他不认识的大臣。虽然他都不认识,但他的圣旨却是最高法令,这下司马衷真正的安静了。永远再也不会杀人了。司马越毒死司马衷以后,立司马炽为皇帝,就是晋怀帝。自己专权把持朝政。

司马衷虽然傻,但却是正宗皇帝,司马越公然弑君。引起其他宗师公愤。起兵进军洛阳,这时候西晋已经是军阀林立了。石勒。刘渊。李雄。这些少数部族已经成事了。李雄在成都自立为王。公然割据,西晋却自顾不暇。石勒追赶西晋官员,将这些西晋高官太尉王衍,吏部尚书刘望,以及部分宗师全部诛杀。洛阳留守的宗室纷纷逃跑,半路被石勒劫杀,东海王等皇族40多人被杀。东海王妃被乱兵轮奸后又被贩卖。晋怀帝被刘渊所杀。至此西晋算是彻底完了。


西晋宁朔将军刘渊是正宗匈奴冒顿单于直系后裔,刘渊看见西晋同室操戈,大臣纷纷外逃,皇帝有如猪狗,个人野心极度膨胀,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在304年,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登基为帝,自称汉王。起兵灭晋,刘渊的儿子刘聪派大将石勒围攻西晋京师洛阳,司马越号召各地勤王,应者了了,司马越这时候只有逃命,带领4万大军出逃洛阳。石勒分兵两路,一路攻洛阳,一路追杀司马越,司马越惊惧而死,石勒在半路劫杀司马越大军成功,司马越4万大军以及部分朝臣,司马家48位宗室全部屠杀。

另一路大军攻克西晋都城洛阳,刘聪率大军以及文武大臣进入皇宫,立即把司马家的皇陵给刨了,宫娥才女,公主贵妃被统统送入军营,结果可想而知,哀嚎之声夜夜不绝。晋怀帝,皇后,传国玉玺具备刘聪所得,只有琅琊王司马睿和部分宗室逃到江东,总算为西晋宗室留下一丝血脉。刘聪把传国玉玺送回自己的都成平阳。西晋就此亡国。历经3帝五十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