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滑稽如何振兴发展?石库门里笑声引发思考

 cxag 2018-12-11

今年秋天

在上海的演出市场上

一出原创独脚戏

点燃了上海观众笑的热情



由梁定东撰稿,毛猛达、沈荣海表演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自9月首演以来,三轮演出票房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该作品以上海城市符号之一、海派建筑代表石库门为核心意象,以7个独立而又相关的原创独脚戏为组合,结合当下社会焦点和热点信息,以传统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创新的姿态,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市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奋斗。



独脚戏是海派传统文化的代表形态。如何振兴独脚戏、滑稽戏,提升、扩大海派文化的影响力,一直是上海文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12月10日,在由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文联、新民晚报社主办的研讨会上,上海文化专家从《石库门的笑声》谈起,探讨海派的滑稽、文化与品牌的振兴发展。



吴孝明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最近十几年来,独脚戏由于原创力不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上海的曲艺界从上到下都在急。我觉得“说不如做”,只有推出新作品,才能有效地提升独脚戏的影响力、更好地擦亮这个上海特有的“非遗”品牌。以民为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打造老百姓喜欢的作品。而且不仅仅是迎合,在迎合的同时,要往更高的目标去引领。今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年,讲好上海故事、传播上海声音,是当下上海文艺工作者的文化担当和责任。毛猛达、沈荣海抛弃了很多杂念,回归舞台,难能可贵,作为几十年的老搭档,“毛沈”是上海的文化品牌,此次出场,再度打响,令我们对上海文化充满期待,促使我们思考当下的独脚戏如何发展,如何使上海群众喜欢的文艺品种焕发“第二春”“第三春”。



钱乃荣

上海大学教授

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演出成功,引起我们好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演出环境方面。要使上海的传统曲艺、戏曲重新掀起观演高潮,问题不在于缺乏市民观众的热情与参与度,而在于如何针对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合理的票价,多出小而美、好而廉的节目,吸引广大的平民百姓走进剧场。二是体制机制方面。海派文化姓“商”,接收了西方商业文化血脉的文化,因此还是要在激活市场、灵活运作上花大力气。



胡展奋

《新民周刊》主笔

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在内容上触及了许多上海人的“敏感点”,因而引起观众共鸣。对有些关于上海人的偏见,作品也予以了澄清。而且,作品对“俗”的尺度把握得很好。滑稽不滑稽的问题提出了好长时间,但没有显著改变,如今的滑稽戏和独脚戏很快要变成正剧了。我认为,在这种独特的艺术品种里,有些看似敏感的内容,该有还是要有,否则就没有这个品种了。两位老将的年龄加起来130岁,还能上台,还能如此表演,我在感动的同时感觉有点悲壮、有点担忧——年轻人何在,后生们何在?因此,我们在为这个节目的成功高兴的同时,还希望领导、业界、媒体多多关心独脚戏后继乏人的问题。



荣广润

上海市剧协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这十多年来,除了“海派清口”红火过一段时间,上海的独脚戏基本没有什么出彩的新段子。《石库门的笑声》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好作品,以上海这几十年来的生活变化为基本内涵,在用传统技巧和方式的同时,从内容到形式给人以崭新的面貌。节目里说到的上海方言问题,其实也是上海文化的保存问题。我们可以反思,上海对自己的地域文化传统到底尊重到什么程度、保存到什么状态?《石库门的笑声》之所以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这其中有他们最关心的东西。这就是民意,也是独脚戏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民意。我希望作品里再多一点时事,根据生活的发展随时调整、随时创造,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对于噱头的分寸,如何把握得当是很要紧的,那就需要艺术家的智慧了。


马尚龙

明复图书馆理事长

《石库门的笑声》这个名字取得好,好就好在是“石库门”而非“上海”。这是因为石库门是上海的符号,既代表了上海,又浓缩了上海,更显示出上海的容量。《石库门的笑声》分上下半场,更多的人喜欢上半场,这是因为上半场是石库门,下半场离石库门就远了一点。上半场的内容几乎是全新的,下半场更多是老段子的变化。我建议整个作品再增加一些石库门的内容,让石库门更丰富、更多样、更有趣。石库门所包含的上海人文市井气息是讲不完的。


丁罗男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对独脚戏这种演艺形式,我们确实久违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滑稽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大戏上,放在了戏剧上了。确实,独脚戏发展为滑稽戏以后,独脚戏的生存空间或多或少受到了侵蚀,原创作品越来越少。《石库门的笑声》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了传统的形式,两个人从头讲到尾,内容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符合观众的欣赏趣味,又贴近当下市民生活。我认为独脚戏与相声的最大差异,是相声更偏重于语言,人们是“听相声”;独脚戏因其有个“戏”在,因此人们是“看独脚戏”。显然,独脚戏有个表演的因素,这正是独脚戏的特色,需要发挥。如今又是视觉时代,人们希望有更多的看点,建议该作品在“做”和“戏”上再加一点料,可以更加吸引观众。



戴平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石库门的笑声》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方方面面的变化。作品从普通市民身边说起,以小见大,很接地气。我们都是上海的普通老百姓,听到“毛沈”从衣食住行中经历过的事情来谈四十年,感觉很亲切、很有趣、很动人。另外,作品穿插了一些上海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风情、特产等的知识,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主题方面,似乎有些薄弱,感觉有点像“盖浇饭”,我建议在这个主题深入下去,紧密结合新闻热点,挖得更深、更广一些,更令人回味一些。


毛时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独脚戏是上海市民文化、市民趣味、市民美学的集中体现,其对象就是市民观众。上海开埠以后,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大量崛起,他们需要一种文艺样式,可以让他们在高压的商业社会竞争后放松下来,独脚戏就是这种艺术,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释放性的艺术。当代要弘扬独脚戏,一定要破除一个魔咒——那便是让滑稽向高雅艺术走。“三俗”固然需要抵制,但市民文化、市民趣味、市民美学的核心——情趣和通俗,必须得到尊重,绝不能因一味地向所谓“高雅”“经典”去靠而失去了大量的市民观众。


蓝凡

上海大学教授

可以说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一次成功案例,因其完全延续、发扬了独脚戏的基本特征。关于独脚戏的特征,第一是市民色彩甚至是小市民色彩。第二是时尚百搭,样样都有。第三嬉笑讽刺。“非遗”既要保护,又要创新,这是双轮驱动的,要用创新和不断发展来延续保护和传承。我们一定要着眼今天的文化生态,弄清楚什么是今天的上海市民色彩,如何引发中青年人、新市民的笑声,如何讲述新的社会生活。一句话,如何用不断的创新来传承独脚戏。



罗毅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以工匠精神,描写上海四十年来的风俗习惯,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文化、制造、服务、购物四大品牌的发展为主题,聚焦石库门内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接地气、聚人气、聚正气。同时,也让我们共同期待海派滑稽在新时代的新高度和新思路。独脚戏、上海说唱等曲艺样式,对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更多的创作人才能加入到这一领域中来,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关心支持海派滑稽,使海派滑稽在新时代有更为长足和深远的发展,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朱国顺

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社长

我认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其核心还在于打响海派文化。因为海派文化是真正属于上海的文化。我们需要认识到上海文化的根究竟在哪里,上海的文化特质是什么,上海文化魅力在哪里。因此,我们的独脚戏、滑稽戏就是具有上海独特地域特征的上海文化的重要符号。《石库门的笑声》将石库门和独脚戏两个具有最鲜明“上海特征”的符号放在一起,成为其内在特质和外在形式,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尤存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当一种文化形态正在失去的时候,或者当你意识到它正在失去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谈论和行动的最佳的出发点和激活点。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恰恰是在这个最佳的出发点和激活点上得到了肯定和欢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上海成为“魔都”,当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时,上海如何保持城市的特质和本土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纵向开掘,看看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我认为《石库门的笑声》承载了对上海文化的思考。希望上海的文艺家不断创新,不断根据当下受众语汇方式和心理诉求,打造出雅俗共赏的好作品,与老百姓接轨,与家常里短接轨,体现并引领上海文化的社会价值。


专家们从《石库门的笑声》出发,探讨海派滑稽的振兴与发展

研讨会现场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何亦平

摄影 | 祖忠人 蔡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