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若无意外,安禄山能否反唐成功?痴心妄想而已

 鹿文康金 2018-12-12

字数:1608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代表性事件,不过安史之乱对于我们来说也有一个疑点,那就是如果安禄山没有被自己的儿子暗杀的话,他能够推翻唐朝的统治嘛?如果不能那为何安禄山能够在发兵之后迅速占领长安呢?

先从三个方面来说说安禄山若是不放生意外能否推翻唐朝的统治这件事。

安禄山兵力毫无优势

许多人认为安禄山之所以在战争初期能够势如破竹的攻进长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掌控了唐朝近半的兵力,其实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安禄山当时身居三镇节度使绝对能够称得上是掌握唐朝的军权,只不过掌控了多少兵权就值得商议了。

当时唐朝共有十镇节度使,总兵力大约在五十万人左右。而安禄山所控制的三镇总兵力最多也只能达到15万,虽说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但是这十五万的兵力也是有水分的。首先就是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是赤裸裸的造反,而且还是在太平盛世去造反。能够得到的支持可想而知,据记载当时安禄山虽说身居三镇节度使,但是真正听其号令的军队也只有两镇也就是十万人。

其余的五万人大多都是部落游骑,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如同战争初期那样顺风顺水的战争还好说,只要战争出现颓势,那么这五万散兵游勇必定会一哄而散。再加上安禄山虽说能够控制两镇的兵力,但是将领却有很多是控制不了的。这也是安禄山为何会将杨光翔劫走,因为这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人,想必当时这样的将领绝对不会少。

战斗力上面同样是劣势

当时唐朝的主要敌人是吐蕃和突厥,对这两个国家用兵的次数也是最多的。其军队几乎个个都是百战勇士。而安禄山所掌控的两镇是用来震慑契丹等小型部落,虽说小摩擦不断,但是真正的大战役还不及十分之一。

所以在士兵的战斗经验上,安禄山所拥有的军队完全无法与唐朝西方的军队相频。对于这件事安禄山其实是心知肚明,也想过多种方法来解决。最靠谱的一种解决方法其实就是拉陇右节度使入伙,这样一来在战斗经验上面就有了一个提升,而且通过陇右士兵的传授,安禄山所属的军队战斗力也会有所提升。

但是当时陇右节度使对安禄山也一向是不冷不热,其实这也能想得通,毕竟当时的各个武将对于安禄山这样没事就认妈的小人绝对是好感欠佳。再来说说安禄山在战争之初为何能够势如破竹,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唐玄宗太信任安禄山了。

当时安禄山所驻守的地方其实并无强敌,之所以让其驻守在那里的原因就是为了与西北的兵力达到一个平衡。也就说唐玄宗让安禄山去那里呆着,就是防着西北方向的军队反叛。可见当时朝廷对于安禄山是完全不设防的。

这也就导致了当时西北方向的四位节度使有三位当时在京城,按照正常的流程。此时节度使不在,军队中是要有顶替之人的,但是因为对安禄山不设防,所以这项被免了。直接导致安禄山起兵的时候西北方向的四位节度使有三位不在,剩下的一位还是安禄山的亲兄弟,安思顺。

虽说安思顺当时没有反叛之心,但是谁又能真的确定。所以当安禄山起兵的时候本该用来制约他的西北方向兵力没有兵可用。不过要是当时西北方向严整以待的话,那么安禄山也就不是什么威胁了。在757年时,安西陌刀营回援,与同来援助的回纥骑兵仅仅一战便歼敌六万,彻底将叛军打散,第二天便收复了长安。

安禄山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的攻至长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唐朝士兵时分为两种的。一种是边防军,另一种时中央驻军。边防军就不必多说了,唐朝虽说强大但同样强敌也不少,所以这些边防军大多都是能征善战的,甚至一直将战火控制在敌国的土地上。

不过这样一来就导致中央驻军多年不闻战鼓声,甚至许多人都没真正的上过战场。这样的士兵与安禄山的边防军相比就和小绵羊差不多。不过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后,安禄山的战争形势就有了一个逆转式的改变。本身安禄山已经联络好了契丹等部落,所以安禄山的后方无忧。

但是因为安禄山孤军深入,所以此时西北驻军回援,便对安禄山形成了一个包围。再加上安禄山所属的战斗力与西北驻军无法相比,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屠戮殆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