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奢侈中知道节俭的道理 【原文】是故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弗能及,上之雾露弗能入,四方之风弗能袭;土事不文,木工不斵1,金器不镂2;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3蠃4之理;堂大足以周旋理文,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 【译文】古时候有建立明堂的制度,在明堂的下部,潮湿之气不能达到;在它的上面,浓雾寒露不能进入,四方之风不能侵袭。土建墙壁不加粉饰,木梁也不作雕凿,使用的金器也不用刻画,衣裳用全幅,边角不加剪裁,冠帽用平直不加修饰。明堂广大,能够在里面集会、行礼、发表政事文告。安静、洁净,完全可以用来祭祀天帝,礼敬鬼神,实行明堂的制度,告诉人们要知道节俭。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奢侈中知道节俭的道理,明堂广大,能够在里面集会、行礼、发表政事文告。安静、洁净,完全可以用来祭祀天帝,礼敬鬼神,实行明堂的制度,告诉人们要知道节俭。 —————————————————— 【注释】1.斵:(zhuó捉)古同“斫”。用刀、斧等砍劈。《淮南子·原道训》:“斵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 2.镂:(lòu漏)《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镂膺。”《诗·大雅·韩奕》:“玄衮赤舄,钩膺镂鍚。”《左传·哀公元年》:“器不彤镂。”《荀子·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流苏金镂鞍。”这里用为雕刻之意。 3.觚:(gu孤)平直方正。《淮南子·本经训》:“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蠃之理。” 4.蠃:(luǒ裸)见“蜾”。平直方正。《淮南子·本经训》:“衣无隅差之削,冠无觚蠃之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