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写错别字的董其昌

 白罂粟 2018-12-12

常写错别字的董其昌图1

 

现今的书法国展评选,常见评委以错别字为由,将佳作枪毙。甚至个别评委以此为乐,似乎不这样不能显示自己的学养。无独有偶,在鉴定界,类似的现象也不少,“高手”们总是认为古代大家不可能出现如此的低级错误。事实上,古代的书法大家,写错字也是常事,在上一篇武英微信文章中,李跃林兄就总结了苏轼的此类错误。
     董其昌作书,错漏更是常见,如《古诗四首卷》的开篇处就将“玉华宫”错写成“华清宫”(图1)。再如台北故宫的《书杜律册》(图2),“王侯第宅皆新主”句,“王侯”颠倒成了“侯王”;“鱼龙寂寞秋江冷”句,“秋江冷”写成“秋江远”。《古诗四首卷》和《书杜律册》都没有年款,但书风和形态显示,前者为60-65岁所书,而后者则与上博所藏的67岁作品《行书东坡词轴 》接近。 
    
      董其昌书写古文诗词错漏频出 ,大概归于两大原因:其一,性情。行草书速度快,往往情不自禁。现有的董书出错,多在行草书,楷书暂时还没发现。其二,态度。董其昌对于书法,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他曾经自述,仅用三年时间临摹唐楷和魏晋书,“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祝希哲置之眼角”,这么短的摹古就藐视文徵明和祝枝山这两位明中期的大书家,可见董其昌根本不将书法太当一回事。因此,董书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线条中有着别人学不来的慵懒品质。
     更甚者见于最近出现的一件董书立轴(图二) ,其文为:“山中桂花发,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读者不难看出,此诗改编自王维的名作《鸟鸣涧》,董其昌居然把“人闲桂花落”改成了“山中桂花发”。单纯从诗词的角度,真不知道归于董其昌自作诗,还是抄写王维诗句。或许老董酒喝多了,也忘了词句,但仍然随性挥洒,不拘一格,这就是董其昌,后人也拿他没办法。
     如果董其昌有幸活到当今,送交书作参加国展,因为错字的原因,在第一轮必遭淘汰。这会是一件多么戏剧性的场景啊。

 

 

常写错别字的董其昌图2

 

常写错别字的董其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