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孩子的硕博之路》第十二章

 木香草堂 2018-12-12
《“笨”孩子的硕博之路》第十二章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笨”孩子的硕博之路》第十二章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上课时他总是坐得端正极了,老师讲课时,他两眼紧盯着老师,笑眯眯的,有时高兴了,甚至还会笑出一点声来。可奇怪的是,老师请他回答问题时,他无言以对,有时甚至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大惑不解,这学生是怎么啦?听课那样认真,回答问题却毫不沾边,是弱智呢还是在开小差?我也不止一次地找他谈过话,终不得其解。后来,他才告诉我,老师讲课,时时会勾起他的联想,想到许多小说里有趣的情节。那一次语文老师讲“五谷轮回”,他马上就想到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带领猪八戒将三清观的菩萨像丢进粪坑,溅了一身粪汁的情节,所以自己笑出声了……难怪!

    记得一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两个人下棋,一个专心致志地用功下,而另一个,则时刻想着“鸿鹄之将至”“思援弓作而射之”。下棋的结果可想而知。

    想“鸿鹄之将至”的人,是没有办法战胜棋盘上的对手的。

    下棋不可闲思,不可遐想。学习呢?

    上课时思路飞走了的学生,往往是思维活跃的学生,也往往是比较聪明的学生。可是,他们的聪明,往往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闲思。不仅课下爱闲思,就是在该学习时也爱闲思,甚至上课有老师的管束时同样爱闲思。

    我看到了闲思对教学带来的危害。于是在学生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爱闲思的人还真不少。反映自己在课后有闲思与遐想的人,占全部调查总数(215人)的92%,其中高一的学生多于高二的学生,高二的学生多于高三的学生。反映在自习时有过闲思的学生占47%。比例大小分布与上述相同。反映在课堂教学时有过闲思的学生占37%,即使是上了高三,也有9%的学生在上课时有过闲思。

    爱闲思的人除了个人的原因外,是否还有外因在起作用呢?

在与学生们交流时,他们说,学习任务不紧时爱闲思;有自己感兴趣的闲话题时会闲思;上课听不懂时爱闲思;疲倦了也爱闲思。

    在课堂教学中,刚开始上课,由于老师提出的话题新颖,闲思的人不多。可是,教学中心命题将近完成时,闲思的人就逐渐多了。一般地说,普通课堂上30分钟后,出现闲思的人最多。对课堂控制得十分牢固的老师,其课堂上闲思的学生少,只管教不管导的老师的课堂上闲思的人多。学生在讨论时,有明确的主题时,闲思的少,而老师只说“大家讨论一下”,而没有给出明确主题时,闲思的多,闲话的多。

   有了闲思,往往就带出许多闲话,生出许多闲情,甚至干点闲事。这闲思、闲话、闲情、闲事就为“四闲”。

    一门课没有考好,闲思就生来了,一会儿想自己的荣誉,一会儿想同学们怎样看自己,一会儿又想怎么向家长交代,不仅下课想,上课也想……

    闲话,是指那些没用的话和有害的话。人家正在上自习、看书、上课,你却偏要说笑话、说不搭边的话、神吹武吹、瞎忽悠,这对学习有用?对自己有用?对别人有用?

    闲情、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大家都在认真听物理课,你听不懂或不爱听,干脆去看武侠小说,去叠纸船,画儿童画,在课桌上刻画……这有没有用?临近中考,为了赌英雄,称王称霸,动不动就打架斗殴,事发后,又东躲西藏地逃避别人的报复。这都是些无用的事情,是影响学习,影响自己人生的事情。

    仔细观察,凡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四闲”,“四闲”反而控制了他们。你能想象一个“全力以赴”写朦胧诗的学生,能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获胜?“四闲”搅乱了学生的部署,颠倒了学生当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40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大多数的孩子智力平平,被“四闲”控制的孩子们,大多都在求学的路上遭遇夭折,很少有人能有惊人的表现。

我的六个笨孩子们在学习上,也有“四闲”现象。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他们同样跳不出容易“四闲”的框框。

怎样让孩子们控制“四闲”?

我的做法是,首先引导孩子们自觉控制“闲思”,这是四闲中的关键,是推动其他三闲的动力。只要有效地控制了闲思,闲话、闲情、闲事就好控制了。

告诉孩子们,上课时思路跟着老师走,这是控制“闲思”的最好办法。当知道这一节课老师要讲什么知识,而且自己又预习过课文,孩子完全可以把自己扮演成老师,设定自己该怎样处理这些教学内容,该怎么理解才能把教材中的知识弄懂弄透彻。思路跟着老师走,还可以发现许多看书自学时没有看出的问题,甚至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问老师。如果在一节课上,有过一次主动的提问,并被老师所肯定,一般地说,情感惯性就会帮助孩子控制住自己不去“闲思”。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发言是控制“闲思”的有效办法。正因为孩子要准备发言,他就必须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与课堂教学的进程同步,他的大脑里就再没有思考其他的空间,也就是没有“闲”,因此也就不可能多“思”了。这样,“闲思”就被有效控制了。那么,家长就要问孩子,你能不能做到每课必问呢?

有事做,是控制“闲思”的唯一办法。课堂上有可做的而又不影响学习的事情,只能是记笔记。在做笔记时如果能加上一点自己的心得,孩子就很忙了,在“忙”时,孩子不可能有“闲思”。

当同桌或者周围的同学有“闲思”时,也可能把孩子牵扯进去。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这个时候应该怎样避免,最好的办法是,友好地劝说同桌,或者轻轻地说一声“下课后,我告诉你”,这样不仅控制了孩子思路的转移,也没有让同学难堪,还比较婉转地劝说了同学认真听讲。

若在自习课上,不上课又没有作业可做,怎样控制自己的“闲思”呢?最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地记忆一些东西,依据自己整理的记忆表,安排自己的记忆。一天一记,一天一得,这样不仅控制了自己的“闲思”,而且系统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闲思”是“闲”时思考的问题,“闲思”是相对于自己的中心任务来说并不重要的问题。“闲思”并不坏,只是不该在某些时候出现。因此,治理“闲思”毛病的唯一办法就是使自己“忙”起来。失败是成功之“妈”失败是成功之“妈”

错误犯一次可以原谅;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次,就不应该原谅自己了;若同样的错误犯了三次,就是傻得不可救药了。失败是成功之“妈”。但是要将失败变成成功之“妈”,不是只说说而已的,它需要失败者再次付出艰苦的劳动,进行再次创造。

一次侄儿张杨(随母亲姓),说了句“失败是成功之妈”,一群人大笑不止。那时,孩子只有三岁,还说不出“母”这样一个多少带点古典味道的字眼。其实孩子只是将“母”说成了“妈”,意思一点没变。不过今天看来,倒有几分幽默。

失败的确是成功之“妈”。不过,要将失败变成成功之“妈”,不是只说说而已的。它需要失败者再次付出艰苦的劳动,从上一次的失败中爬起,吸取教训,进行再次创造。只有这样,才可能将以往的失败最大限度地转变为自我教育的资源,把再次失败的可能降到最小。

我对孩子常说:“错误犯一次可以原谅;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次,你就不应该原谅自己了;若同样的错误犯了三次,你就是苕,不可救药了。”

这话有些狠。我的孩子们都是笨孩子,在学习上常常犯错误,甚至可以说,犯错误的几率要比别的孩子大得多。怎样减少他们犯错误的机会,是改变他们笨的现状的重要手段。

怎样改变呢?实践中采用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引导他们开发自己的历史错误资源,用以警醒自己、教育自己。即,收集、整理、编辑自己的历史错误。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孩子要经历听、说、读、写、用各个环节,还要接受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各级调研性考试、毕业和升学考试等多次检验。在上述的多种检验中,升学考试是终结性评价,也是选拔性评价。如果学生在选拔性评价中成绩不理想,虽然今后还可能有很多途径使自己成材,但毕竟这些成材的道路要曲折漫长得多。所以,为了在这几次大型考试中不至于失败,孩子们必须将自己在各次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各级调研性考试、毕业考试中所犯的知识性错误,进行收集,然后分科整理,形成自己教育自己的“历史错误集”。为什么有许多学生总是容易犯已经犯过的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太相信自己的记忆,而忘却了“再愚笨的笔也比再灵活的大脑记忆力好”的道理。

我要求我的笨孩子们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试卷上“剪切”下来,“粘贴”、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

编辑时,我要求孩子们首先要在错题的旁边注上完整的分析过程,这包括四个部分:为什么错了?要仔细分析原因;正确的解法应该怎样?详细地标出来;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进行对比归纳,要求思维求异;能否变通一下?把这一题变成几个样式,发散自己的思维。  

然后,把错题按照科目分类,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下,按照章节再分成子类,以便自己今后查找和复习使用。

我告诉孩子们,“历史错误集”整理完了,千万不能束之高阁。这东西不是用于装潢门面的,而是用于补充自己的学习,填补自己的学习漏洞的。这就是亡羊补牢的基本措施。所以,必须抽时间阅读它,牢记自己的错误,避免再犯以往的错误,避免重犯类似的错误。

反思自己当时犯错误的过程,是加深印象的关键。自我挫折教育是学生中最缺乏的教育,也是家庭教育里最缺乏的教育类型。现在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生怕学生出现什么挫折,因此从来不主张挫折教育,提得多的倒是赏识教育。但是,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你不开展挫折教育,仅仅赏识能起多大作用?开展挫折教育,学生自己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反思自己,相信自己不会再犯,或者为了应付而进行简单的过程性回顾。然而,过程性回顾不是反思。反思必须要弄清楚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措施从源头上制止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

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外乎这样几点:遗忘而造成的知识缺陷,因缺陷而不知道怎样处理试卷中的问题;因知识性混淆而造成处理错误;因方法性错误而造成处理失当;因粗心而造成的错误;因笔误而造成失分。对上述几种错误,具有反思价值的是前面四种,尤其是第一、第二种错误,因为这牵涉到平时学习的质量,甚至牵扯到平日的学习态度。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结合自己编辑的“历史错误集”和自己的审读情况,校正自己的错误,并实施矫正迁移。把自己精读以后的学习体会,向类似问题或者类似学科进行迁移,使自己在更大的知识面上吸取教训,防止错误。迁移的最佳措施,就是让孩子亲口讲出对错误的处理和对迁移领域知识的理解、感悟与心得。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历史错误集”就发挥了它的最大功用,实现了自我教育中的价值最大化。

我在40年的教育生涯里,曾经用这一办法指挥过许多毕业班的学生开展这样的活动,也曾经做过认真的对比研究。编辑过“历史错误集”的学生与没有编辑过的,差别非常明显。1984年,对比研究样本为128人,编辑过“历史错误集”的学生同类错误重犯率为58%,而没有编辑过的学生,重犯率为185%

1985年起,我在全校高中毕业班的490多名学生中,推荐了这一做法,而且要求所有的教师,编辑各自学科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用以弥补教学缺陷,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986年,我又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历史错误集”的体会交流。要求学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时,重点交流怎么处理历史性错误的,怎么研究自己编辑的历史错误集并迁移这一研究成果的。通过这样一种处理,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学科中的历史错误重犯率降低到3%以下,学校的升学率明显提高,攀上了历史的最高点。不过,通过在学生中推广这一做法我也发现,让学生自己现身说法比不让学生说,效果完全不一样。前者的效果几乎使历史错误重犯率为零。

这为我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启示:让孩子当着家长的面,分析自己在不同学科中的错误。而家长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仔细听孩子的讲述,这对孩子有莫大的帮助。

不懂学科知识的家长,要安静地听孩子的讲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许多家长都不愿意这么做。他们觉得听孩子讲自己不懂的东西,实在为难;加上孩子的表述能力有限,坐着实在受罪。这样,孩子看到你不愿意听,也就不愿意讲给你听了,于是,绝好的家庭教育资源也就这样流失了。

多少家长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他哪里知道,任何一个家庭培养孩子,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啊,尤其是培养笨孩子更是这样。尽管我是一位老师,而且是高中毕业班的老师,但我能听得懂所有的课程,听得懂孩子所有的话吗?照样不能。但是,面对着孩子的讲述,我依然得听。因为这就是投入,没有投入,怎能有产出和收益?

爱孩子,不是一句空话,在孩子们讲自己的学习体会时,你会不会像听音乐会那样专注?你会不会像打牌那样认真?你会不会像看春节晚会那样开心?

我会。

孩子们讲述的声音,在我看来,就是天籁之音,理想之音,希望之音。因为我知道,孩子今天可以对我讲自己的体会,明天也可以对世界讲自己的失败与成功。我这样一个观众,就是托起他乘风直上的第一块云朵。

孩子是我的下半生,我听孩子讲话,就是在倾听自己生命的延续。三习三习

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选拔性教育,是拉开学生成绩层次的教育,而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是学生避免被甩下的自救措施。然而,一般孩子读书,最关注的是练习,预习与复习则是多余的负担。不少学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作为家长,您发现了没有?

传说,很古的时候,人们上山打猎,看到悬崖边有个鸟窝,几只羽毛尚不丰满的小鸟,在鸟窝的附近扑打着翅膀,不停地练习飞翔,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于是,人们将这一画面,抽象为“”,上面两个“习”字代表两只小鸟试飞,“白”字代表那只温暖的小窝,读作“x?”,即习的繁体字。

学生读书有三习,即:预习、练习与复习。

字典对“预习”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解释“练习”时,理解为“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而“复习”,按字典的理解是“把学习的东西再学习,使之巩固”。

我在辅导六个笨孩子学习时,始终抓住的是“习”。既然重点是“习”,你就得动手动脑,没有一个“习”的过程,没有一个像小鸟练翅一样操作的过程,没有对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就不能达到目标。

“你预习了明天的数学吗?”我问孩子。

“看过了。”他回答。

“发现了什么问题?”

“没有。”

“没有问题?”

“有,没有完全看懂。”

“怎么不再仔细看看?”

“明天老师不是要讲的吗?”

“你不先行试做一遍例题,怎么能发现自己与老师在问题上看法的差异?”

“我先做一遍,发现差异?”

“是的。”绝大多数学生,错误地将预习理解为预读,以为只要将课文读一遍就行了,其实这种预习的效果是不好的。要知道,预习并不是预读,它包括预读,但不等同于预读。预习的任务,首先是要发现问题,发现哪些是你感兴趣的问题?哪些是棘手的问题,再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对于学习者而言,发现问题比分析和解决问题更重要哩。

“做例题,我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

“你在预读时不是已经花了时间吗?如果不再继续投入时间,效果不好,前期投入的时间不是也浪费了吗?”

“老师不还要讲的吗?”

“你把希望寄托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这与没有预习有什么两样?到时候,老师还不是牵着你的鼻子走?”

“起码我看过了一点,知道老师要讲什么。”

“这一点倒不错。可是大多数同学不都这么做了?你要赶上别人,就得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办法啊,这就是你必须先行做更多的工作。不是说‘笨鸟先飞’吗!”

“那不就相当于独立学习?”

“是呀,能够独立学习并取得进步,这种能力就是一个人的‘学力’,只有学力强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学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学力的大小。”

“我总觉得好麻烦。”

“麻烦?孩子,人的一生都充满麻烦,慢慢地你就学会去应对了。只要你认真将前课的复习与后课的预习结合起来了,其实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很多。”

“我哪里去找那么多时间。”

“晚饭后不是时间吗?早上起床后不还有点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

“那些时间都要做练习,作业太多了。”

“是这样的,但你不能让练习挤占了自己全部的读书时间,否则是本末倒置,爸爸的经验告诉我,许多孩子的失败都是如此。”

“没办法呀,练习不做完,要挨老师的批评。”

“你读书是为了作业?对于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对于自己已经熟悉了的东西,可以快速通过,舍得舍得,‘舍’为‘得’啊!”

依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发现一些孩子在预习时,喜欢看那些有情节的课文,对于理科教材,不太喜欢预习。这种预习是应付性预习,是失去自我的预习。

考查很多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教学后,我又有一个新发现: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的问题,尽管都是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但这些问题,却往往只是老师感兴趣的,而不是学生感兴趣的。然而,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时,他听讲怎么会不走神,注意力不被分散?所以,师生彼此认同一个问题,实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习,归根结底还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会预习的学生,在预习教材时,不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应该将自己设计成教师,考虑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怎样教给别人。如果一个人能将发现的问题讲给别人听,并让人听懂,那么他对这一问题就真正掌握了。所以,我在考察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也常常让孩子把自己所学到的问题讲给我听,以此检验他是否真的懂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没有预习而不知道教学的重难点,我自己常常在课前花510分钟时间,强行让学生预习,而且列出预习思考题,意图很明显,就是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思维同步,开展和谐的课堂互动。没有这种和谐的教学互动,不仅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理解教材,而且自己的教学也十分吃力。我看到,没有预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老师牵着走,而被老师牵着走,是难以超越老师的。因为,汉字“牵”中透露的信息,被牵者与牵者之间总会有一个距离,即使这个距离再小,也只能是齐步平行啊,而不是超越。

主动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以问题为驱动力的,他不仅有属于自己的问题,而且会利用老师的讲授,主动采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经过自己分析,自己来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一旦发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授与自己的思考有偏差,他就会认真听讲,记录心得,消化吸收,甚至主动发问,形成自己的新知识。在这种问题驱动模式的引导下,学生是很容易达到老师的水平,甚至超过老师的。

竞争中的弱者要战胜强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思考、发现,思考并发现自己弱势中的强项,把部分强势转化成整体强势。笨孩子要赶超优秀学生,要是能够掌握了这样的制胜法宝,不难有骄人的学习成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核不就是这吗?其实,读书也是战争;读书也是征战。

练习,通常指的是学生在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处理习题、实验的活动。练习的目的,是内化概念,是巩固知识。

前期的练习是预习的组成,不再赘述。课中的练习,却是教师重视而学生重视不够的,当然这也与教师的引导相关。许多教师只关心学生练习的结果,而放松对学生练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这就使许多学生放松了对思维过程的逻辑性、科学性、合理性的思考,也只关注结果。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老师为了检查自己教学的效果,常会与某一个学生对话,那些没有对话机会的学生,往往放松注意,而只要一走神,师生对话的教育性就失去了。

假如你就是一个没有对话机会的孩子,你怎样利用这一资源,你将怎样听讲?假如你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对话机会的笨孩子,你有办法争取到机会吗?

不怕丑,举手嘛。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一个概念以后,常常要从不同的侧面拿出许多练习题,反复揉搓,让学生仔细体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这些练习是极有价值的,也是我们学生做笔记的重点,但是,依据我几十年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并不重视这样的笔记。在与他们谈话时,他们惊讶地问:“这也是笔记?”

“你以为什么是笔记呢?”

“老师的板书是笔记。”原来,他们将笔记“神圣化”了,自己的练习不属于笔记。

课堂上的练习,是对学习最及时的巩固,甚至还带有部分探索的意味,所以,把自己的注意放在解答的过程上,放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上,是学习的重点。练习完毕后,仔细听老师的点评,这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关键,切莫只追求结果的唯一。

与课堂上的练习相比,课后练习尽管也十分重要,但是,它的精彩性已经远不如课上。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课后练习的反馈,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靠自己的批阅文字与学生沟通的,远没有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互动效果好。况且学生看到那几个简单的文字,甚至几个“钩”或者“叉”,尤其是“半对符号”,就一定能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吗?这些符号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证明老师光顾过了自己的练习本,至于老师的意见怎样,也就不再详细追究了。

显然,这样的练习,绝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是:学生做了没有,所以许多措施保证的是“数量到位性”,诸如“课代表记录上交作业的人名单”、“按时清点未交作业的人数”、“检查作业完成量”等等。正因为这样,有见识的老师、有见地的学校领导才关注教师的作业“面批”活动,甚至提出“面批面改”是提高升学率的关键。

是呀,这的确是学生练习的“质量到位性”检查。

一个学生要取得成绩优势,你应该主动争取老师的“面批面改”。怎么争取?拿着练习本,主动去找老师!

    这就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丑”的精神。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有几个孩子能这样?

    有几个孩子能这样坚持几年?

    练习不能替代复习,这是经验,这也是教训。

以练习替代复习,就容易造成知识超界,无限拓展。一些教师为了猎奇,常将超纲、越位的知识,编写成课外读物硬塞给学生去做,结果,使学生忘记了对课本的阅读,追求新知识的刺激。这是舍本求末。为什么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谈到怎样提高学习成绩时,都强调“抓纲务本”?道理就在这里。

控制学生练习过界行为,把精力放在读书上,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读一遍书,有一点收获,再读一遍,再收获一点。书不读,怎么提高自己?虽然,我也赞成“精讲多练”,但是我更主张“多读多练”。“读”是为了获得“理性”,“练”是为了取得经验。前者是“觉”,后者是“悟”。不“觉”不“悟”哪里有什么学力?

    预习、练习与复习,处置时各有侧重。预习关注发现问题,认同老师将要提出的问题;练习关注感悟问题,解决问题;复习关注巩固知识,深化问题的探究。

三习有别,三习是提高孩子学力的重要途径,是需要家长帮助养成的习惯啊。解题程序解题程序

    信息时代的人们,对于程序不再陌生。孩子在初中、高中阶段也会遇到程序问题——解题程序。解题程序不仅决定了解答的正确度,而且关系到升学考试的得分。许多孩子不是不会做题,而是拿不出正确的解题程序。引导孩子用正确的程序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文章来源:张小央和讯博客

 美人 - 鳕鯡鮩鲒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