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妈妈:儿童”万能药“纷纷走下神坛,家长要擦亮眼睛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8-12-13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400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最近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含片剂、胶囊剂、口服液)”修改说明书,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增加说明。


接连几种儿童药物走下神坛,对于广大患儿、医生和家长来说是件喜大普奔的事。一起来追溯【那些“走下神坛的儿科药物”】:


1、注射剂类:


双黄连注射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第31号 文)决定对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明确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柴胡注射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第26号 文)决定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修订......明确儿童禁用。


参麦注射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第14号 文)决定对参麦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明确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射用赖氨匹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8第11号 文)决定对注射用赖氨匹林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儿童用药】等项进行修订......明确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茵栀黄注射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140号 文)决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明确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以下省略更多......


在2016年和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剂型中,注射剂分别占到 84.9% 和 83.5%。


由于目前中药注射剂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药理、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和评价,很多成分注射进入体内都是潜在的过敏原,在配制和放置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杂质和不溶性微粒......中药注射剂很容易引发过敏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不推荐给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一般都是“国药准字Z”开头,大家可以留心。)另外,一些西药注射液也不应该推荐给儿童使用,比如,阿糖腺苷注射液 等,只是还未有明确的官方规定出来。


2、口服类:


含可待因感冒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8第63号 文)决定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禁忌】、【儿童用药】项进行修订......明确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哺乳期妇女禁用。(注: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溶液、愈酚待因口服溶液、可愈糖浆都属于含可待因感冒药。)


匹多莫德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8年第30号 文)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包括匹多莫德片、匹多莫德散、匹多莫德分散片、匹多莫德口服溶液、匹多莫德口服液、匹多莫德胶囊、匹多莫德颗粒)说明书进行修订……明确3岁以下儿童、妊娠3个月内妇女禁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用。


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第28号 文)已注销。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第28号 文)已注销。


感冒清制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第155号)决定对感冒清制剂说明书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特殊人群用药项进行修订......明确标注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以下省略更多......


任何检查、药物和治疗,当用则用,不需要用也别滥用!大病“缺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生产新药,小病可以自愈,没必要“过度治疗”,一些药物的存在不仅鸡肋而且尴尬。希望看到国家药监局更多类似的公告,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保障儿童的健康。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