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店 | 卖书十年随笔(节选一)

 惜缘hf80bi541d 2018-12-14

两三年太浅,五六年太短,二十年太长,十年刚刚好。可以总结,可以怀念。

今年是我经营旧书第十个年头。十年,也许是个轮回。从摆地摊,又轮回到摆地摊。

 

缘起古旧书店


2008年5月,我从长春回到桦甸,带着满身疲惫,和兜里仅有的500块钱。我在长春做的是外贸工艺品设计工作,回到桦甸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婚姻,没有未来。

 

当时刚兴起网吧,一些个体租书店面临淘汰的命运。我家楼下一家“百草园书屋”要出兑。我经常去那里租书,基本都是武侠,言情小说。跟老板混熟了,老板说,这些书都便宜处理给你吧。我当时没想要。因为太多,家里没有地方放。老板说,你拿夜市摆摊卖,几天就卖完,包你赚钱。今晚我去夜市摆摊,你跟我去看看。

 

当天晚上我就跟他去夜市,发现这些武侠言情书很多人买,3元一本,一会功夫就卖了100多本。他说,店里还有1000多本,全甩给你,你给500块钱就行,平均5毛钱一本。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个价格如果我再砍价,就有点拦路抢劫的意思了。

 

第二天我雇个三轮车把书全拉到我朋友家仓房,堆放在那里。当天晚上就去夜市摆摊,自行车驮着100多本,2个小时只卖了50多元。因为我没干过,没有经验,摆摊地方离路灯远,晚上黑,还有些不好意思,也不会讨价还价。所以卖的少。第二天提前去夜市,占个好地方,当晚卖了100多元。


作者的三轮车卖书时代

 

母亲说,你白天没事去莲花桥摆摊,城管不管。过了几天,我去莲花桥,当时那里是一堆修鞋店。我选在佳兴超市门口摆摊。中午放学时,三中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专买漫画。可惜我这些书里漫画比较少,一会功夫就全卖光了。其他的什么杂志都被附近的饭店服务员买走了。

 

连续卖了一个星期,畅销书都卖光了,剩下的很难卖。很难卖的书都是一些香港版的金庸武侠书,品相不错,但字都是繁体字,还是竖着写的。还有台湾版本的。还有一些竖版古典名著,东周列国志,镜花缘,三言二拍之类。不知道老板从哪里弄到的。当时很烦这些书,因为难卖,字又看不懂。现在看来,是拣到宝贝了。香港1979版金庸武侠书现在一本至少值100元。当年,因为不识货,堆在仓房,差点卖废纸。当时没卖废纸的原因是,里面的插图很好看,觉得对学美术的人有帮助。转到2015年,我这些香港版台湾版武侠书,通过网上销售,卖了差不多1万元。因为放仓房太久了,有些霉斑,如果保存好,至少能卖2万。这是后话。

 

经营 1个月之后,手里净剩2000元,去掉500元本钱,还剩1500元,和400多本书。我发现这个行业赚钱挺快,每天晚上收摊还能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看,挺好。当时租书店的行情是租一本书1块钱,我等于看一本书省1块钱。省1块钱等于赚1块钱。

 

然后继续在市里寻找出兑的书店。那时出兑的书店挺多,我边卖边兑,先后又兑了4个书店,有:长青书店,红日书店,橡胶厂小区里的无名书店,寻梦书店……平均每个书店才700多元。

 

到第二年,我手里就积累了很多书,还有大约1万多元资金。2009年4月,我在桦甸市莲花市场北门对面开一家书店,名叫“古旧书店。”租金一年2000元,店里约有3500本书。我记得很清楚,开业第一天,卖的第一本书是《民间故事传说集成桦甸卷》。3元钱一本。十年过去,现在这本书价格已经达到50元。

 

当时店里卖的最快的书是漫画书、《知音》、《意林》、《武侠》、《偏方大全》、《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因为离三中近,漫画书畅销。离医院近,所以医学书畅销。《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简直是神书,曾经创造一天销售100多本的奇迹。为这本书,我去吉林进货至少20次。

 

后来,有人揭露《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作者是骗子,此书才逐渐销声匿迹。比较神奇的是,现在还有人找这本书。

 

 最头疼的是,漫画书总脱销,进新书太贵,学生买不起。后来没办法,只好2元一本出售,1.5元一本回收,有的学生上午看完,下午放学就来卖,实际等于租书。才算勉强解决问题。

 

当时除了经营旧书,还收购钱币,邮票,票证,文革物品,电话卡等旧货。也不算太懂,就是从小喜欢那些东西。随缘,遇到便宜的就收,太贵的不要,不强求。书店门上写着“高价收购旧书,钱币,邮票等旧货”。

 

贴上广告之后,几乎天天有人拿着旧书来卖。大部分都是杂志漫画武侠小人书之类。收的书太多,有时候一天就达到上百本。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7月份的一天,一个纹身的社会青年来我店问老书收不收,我说拿来看看。

 

过了一天,他扛着麻袋取来一批旧书,全是清代医书,大约200本,还有300 多个毛主席像章,一些铜钱和银元。可惜这些东西的外面,都包裹着一层黄泥。书页被黄泥粘住,都揭不开。听他说家里老人留下来的,1995年发大水被淹了,一直在仓房放着。我说你开个价。他说200元。我当时心想:别人不要的破烂,拿我这里来卖。因为我看见他从莲花市场里面出来,肯定问了一圈了,别人都不要。当时莲花市场里面有四家古玩店,本市很多人都在里面做生意。

我说“你都问一圈了,别人都不要。你来过我店一次了,也算是有交情了,但我也不是收破烂的,这些东西我最多给你100元。”他说,哥们你真讲究,行,我也不墨迹,100就100,以后有东西还往你这里送。

他果然没有食言,过了几天,陆续拿了不少纪念币,邮票,小人书来我这里卖,陆续大约卖了300元的东西。

 

我把这些东西拿家去,没敢说花了这么多钱,当时普通工作一个多月才开800多元。我清洗像章洗出不少黄泥,揭旧书时,书直掉渣,黄泥和绿色霉菌纷纷冒出来,弄得家里乌烟瘴气,有的书页粘在一起,揭不开,上网上查,说放冰箱里冻一天就揭开。实验一次,果然有点效果。这些书揭了足足一个星期才揭完。那些铜钱有崇宁大观6枚五帝钱9枚,袁大头2块。还有一些不值钱的北宋钱。

 

为这些东西挨了不少骂,我娘把破书直接从冰箱里拽出来,扔了出去。在店里,大家看到这些破烂书,有人说我是“收破烂的,”有说“一文不值”,有说“当心染上鼠疫”(因为有的书被老鼠啃了)有说“白给我都不要”有人说我“疯了”……

 

当时我就是觉得这些是好东西。不理睬别人咋说。我用各种方法,试图恢复旧书原貌。

 

转眼到了2010年,沈阳来了一位顾客,来到我书店,看了一圈,临走时说,你有好东西没摆出来,对吧?我说你眼光真毒,说着我把藏在铁皮柜子里的那些破烂清代书,拿出一部分,大约12本,给他看,他问我多少钱,我说你开价。他当场给我1200元。

 

过了一个多月,北京来个人,问我有没有铜钱和袁大头,我拿出几枚,袁大头他给我200元一块,其他的给我80元。

 

接着陆续有外地客户来买清代医书,卖了50多本,平均80元至100元一本。钱币和旧书一共卖了不到8000元。还剩150多本,毛主席像章和邮票纪念币没有出手,囤在家里。现在剩下的这些得值5万多元了。

 

花了多少钱,卖了多少钱,我都不跟家里说,都是一笔糊涂账,母亲也不细问。只觉得我能养活自己了,就挺高兴。但每月必须交家里300元伙食费。这对我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当时我还没结婚,贪玩,交女朋友,同时处了三个女朋友。奇怪的是,她们都不喜欢看书。也胡乱花了一些钱,每天都提心吊胆,挺刺激。这样过了大约半年,终于有一天,这三个女生在我店里“偶遇”了……结局不堪回首……

 

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或早或晚。我玩弄感情,最后被感情玩弄。多年以后又吞下了苦果,这是后话。

 

那时候有很多社会上的文艺女青年,喜欢在我这里聚会,每次都能买到她们喜欢的书。尤其是一些冷门书籍,外国诗集,还有一些禁书。也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能谈一下午。当时店里还提供下午茶。(有冰红茶,薯片,瓜子,西瓜)。

 

在一起吃饭很正常,也有人提出进一步交往,我没敢同意,她们太可怕了。总能做出惊世骇俗的事情,有的大面积纹身,脏话连篇,或者频繁吸烟,疯狂饮酒耍酒疯,或者常年半睡半醒状态,或者在身体上多处打洞,有的疑似吸毒精神恍惚,有的奇装异服,光头,或者奇怪的发型。甚至有的喜欢自残,胳膊腿上有多处伤疤。

 

那时没有微信,只有QQ,还有网吧,在青年之间弥漫着孤独的情绪。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啥当时有网吧歌厅之类地方,却留不住这些文艺青年,她们还在四处流窜。也许,相聚是为了赶走孤独,却换来更多的孤独。所谓孤独就是: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话无人可说。所以有人就把满腹心事交给书籍,与书籍对话。

 

如果再活一次,我肯定还会遇到这样的一群人,还会干同样的傻事。那是一段混乱而充实的青春岁月。有书陪伴,遇到什么坎坷都能一笑而过,空虚和无聊从来没有侵袭过我。当曲终人散,青春散场,该走的走,该留下的留。那些所谓的文艺青年,无论怎么折腾,终究会沉淀下来,生儿育女过日子。有人在外打工十年,换了无数工作回来遇到我,发现我十年里做着同一件事情,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相反的,如果做着厌烦的工作,肯定是度日如年了。经历过的感情,花掉的金钱,都是虚幻的,镜花水月一场空,只有留下的书籍是真实的,证明我从那个时代来过。

 

词一首《江城子》表达心情:

十年得失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本旧书,不愿读一行。

相逢何必曾相识,纸太短,情太长。

忽又偶遇手机上。年华老,鬓微霜。

岁月如刀,抬头纹几行。

料得养家糊口处,早夜市,地摊上。

 

 

从古旧书店到三味书屋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佚名

 

作者在三味书屋前留影

幸福总是短暂的。我在莲花路的古旧书店从2009年到2012年,只经营了三年,就搬家了。因为这个地方要拆迁,没办法,只好另选地方。考察了一个多月,最后搬到林业胡同,书店改名叫三味书屋。

 

对一个刚起步3年的书店,搬家,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客源丢失90%以上。虽然营业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房租一年6千,但每天根本没有客源。这个地方以前是租碟店,房东把碟作价2千元卖给我,我把各种旧书,还有各种钱币,古玩放店里卖,依然没有起色。既有旧书,又有碟片.  还有古玩,显得杂乱无章。屋里还有一台电脑,铁通宽带,总爱掉线。屋里光线不好,需要天天开灯。

 

生意很差,甚至一天连1个人都没有。幸亏每天去夜市摆摊,赚一二百元,补贴房租。就在这个地方,我注册了三个网店,包括孔夫子旧书网。在网上卖书和古玩。每月网上营业额2000多元,店里营业额只有1500元左右,下班后去夜市摆摊,夜市营业额2000多。

 

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犯傻,既然网上和夜市比店里卖的多,我为什么要开店呢?同样的书,同样的人,为啥喜欢去夜市买书,就是不愿意买店里的书?我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一些回头客,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地摊上的书便宜,店里的贵。给我气得七窍生烟,实际上地摊和店里价格是一样的。我辛辛苦苦开店装修,又是准备茶水桌椅,又是提供服务,顾客却不买书,反倒一窝蜂跑去夜市购买。

 

后来我做出个决定:地摊书涨价50%,店里书降价50%……几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夜市地摊上的书销售依旧火爆,店里书依旧无人问津。

 

从那之后,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夜市和旧货市场摆摊,再也无心打理书店了。三味书屋勉强维持了一年。现在看看这个地方,位置太偏僻,就是个胡同里,再让我开店绝对不选这里。这个地方唯一好处是,我和女友在这里天天约会,清静,无人打扰。晚上拉上卷帘门,在店里看鬼片。各种鬼片喜剧片成人动作片看了大约有一千多部。

 

这叫有得必有失,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又给你开了个窗户。损失了90%的客源,补偿我一个未婚妻。

 

2010年左右,在夜市什么书卖的好?我做过统计,销量第一的是《知音》杂志。然后是《意林》《乌龙院》《老夫子》《哆啦a梦》《偏方大全》《花火》《万事问周公》《女人坊》《故事会》。

 

8年过去了,这个榜单上的90%的书都成为历史,被市场淘汰。只有《偏方大全》和《万事问周公》依然畅销不衰。《偏方大全》和《万事问周公》无论收多少本,都不怕积压。就是现在也是如此。如今网络发达,百度上搜什么偏方都有,但老百姓还是相信纸上印的偏方。

 

2009--2012年那段时间,正是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我被悲观情绪笼罩着。当时我市仅存一家租书店。我常去那里学习经验。租的书全是网络文学,粗制滥造,东拉西扯,一套书少则10几本,多则30多本,而且啰啰嗦嗦都没有结尾。实际上都是网上互相抄袭的,得等待网上更新,才能看到实体书。有心急的读者,不会上网,只好委托老板在网上搜,然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装订,再出租。

 

我观看了全过程,觉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直接上网上看不就得了吗?那直接开网吧多好。同时也觉得这个行业要完蛋。

果然,不久之后,那个租书店倒闭了,老板转行开网吧了。

 

我在店里苦苦思索赚钱方法,觉得前途渺茫。开网吧本钱太大,20多万,没那么多钱。文学书没人看,杂志也被电子书取代,武侠,言情已经落伍,无人问津。租碟,影碟更新太快,有时候上午进来的新碟,下午在网上就能看到。邮票钱币之类挂网上确实卖的快,可惜很难收购到。本市有几个有钱的大买家,想买小人书(连环画),可惜我手里只有几十本破烂,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没办法,只好咬紧牙关硬挺,坚信有黑夜就有黎明。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我快要绝望时,抓住了机会。书店关门之前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3年,我店贴上“出租出兑”告示的第二天,有个赶毛驴车收废品的农村老汉,60多岁,自称姓李,来到我的店里,说他手里有一些旧书,和一些旧货,联系我收购。我隐约觉得是一笔大买卖。当天我就坐他毛驴车,1个小时才到他家。兜里只带了1千块钱。

 

到了他家,进屋一看,彻底给我震住了,大开眼界。4个大书架,全是书,书非常杂,搭眼一看,精品至少占一半。文革前期的居多。地上4大箱子连环画,有不少是全新的库存书。还有一大箱子80年代年画。以及各种邮票,瓷器,烟盒,像章,唱片,钟表……看来这其貌不扬的李老汉也是同道中人。

 

简单聊了几句,觉得他对这些东西似懂非懂,他说这都是早年新华书店搬家,清理库存滞销书,两毛钱一斤收的。觉得卖废纸可惜,就留下了。我问他这几箱小人书想卖多少钱?他说他在农村集市摆摊都卖1元一本。因为收废品忙,没时间卖,儿女都在外地。老伴身体也不好。想一次性处理。

 

套出底价,剩下的就好办了。他也看出来我是大买家。没怎么讨价还价,最后我买走4箱子连环画,大约1500本。和一箱年画,大约200张。共花费1000元。兜里钱花个溜干净。回家时已经晚上8点了。

 

后来又陆续在他那里买了几次,他的书籍几乎被我买光了。总共花了不到2000元。有一次我抱怨下乡费事,他说可以给我送来。我挺感动,请他吃顿饭,吃的海鲜自助烧烤。他又领我去他收废品的同行家里收货,也有很多收获。从此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

 

通过他我才知道,农村真有好东西。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愿意攒东西。有的甚至攒了好几代。一些家谱,手抄本,清代民国旧书,京剧唱词之类,老人去世了,后代子孙都按废纸卖了。

 

收购他的那批东西,确实卖了不少钱,吸引了本市几个大买家慷慨解囊,豪掷千金,大约卖了2万多块,网上卖了3万多块。而且还剩下不少。


 作者与家人自驾去收书留影


这样供货半年多,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老李头很久不来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他也干起了这行买卖。就在乡下自己家开店,每天早上来市里早市摆摊,收入比以前收废品多赚一倍。

 

再去他家,东西价格自然翻了十倍。买到手无利可图,甚至赔钱。而且我发现他留一手,留下来不少精品,慢慢出售。他卖给我的只是冰山一角。

 

虽然有点生气,但我从心里佩服他。觉得他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看看他的书,再看看我的书,自卑感油然而生。但我们不是竞争对手,井水不犯河水。他摆摊的地方离我很远,他有他的主顾,我有我的粉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就有算计和权谋。

 

正当我打算耗费巨资,想把他的所有东西全部兼并收购的时候,有人先下手为强了。

 

本市有一些古玩商贩,平时不怎么跟他们来往。他们经常拿一些假货来忽悠我,要跟我交换一些古籍善本,一般都是三言两语,就被我打发走了。突然有一天,听别人说,他们古玩贩子组团下乡,去老李头家里,拉回来不少东西。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我看中的东西,已经在古玩店几易其手,有的已经流落到外地。

 

我再去老李头家里,心彻底凉了,他家里已经变成假货仓库。那些什么大明宣德炉,什么元青花,唐三彩,西周青铜器,越王勾践剑,清明上河图,摆了一屋子。

 

老李头看见我来了,很高兴,向我介绍这些“国宝真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这些古玩贩子用大批假货,换走他的全部真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的事。双方还皆大欢喜。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对他表示祝贺。

 

现在我还经常看见他,他老伴病了,他蹲在市场甩卖这些假古董,多少也能卖掉一些,他也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了。甚至掌握了进货渠道。但总劝说我,让我购买,这一点我挺反感。

 

和老李头打交道,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懂得留后手。2.远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3.成本越低,风险越小。4.狼多肉少的环境里,永远要快人一步,来早了吃肉,来晚了喝汤都喝不到。



文章为书友孙晓溪先生来稿并授权原创发表,是作者根据经验独立创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孔夫子旧书网立场。

转发请保留作者信息和孔网标识。


本文为节选文字,完整文章可在电脑端登陆孔夫子旧书网社区内浏览。


因公众号每月发送条数限制,本公号下周日暂停一期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