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从古旧书店到三味书屋

 灤水鍾靈 2019-01-04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佚名

  幸福总是短暂的。我在莲花路的古旧书店从2009年到2012年,只经营了三年,就搬家了。因为这个地方要拆迁,没办法,只好另选地方。考察了一个多月,最后搬到林业胡同,书店改名叫三味书屋。

  对一个刚起步3年的书店,搬家,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客源丢失90%以上。虽然营业面积比以前大了不少,房租一年6千,但每天根本没有客源。这个地方以前是租碟店,房东把碟作价2千元卖给我,我把各种旧书,还有各种钱币,古玩放店里卖,依然没有起色。既有旧书,又有碟片.  还有古玩,显得杂乱无章。屋里还有一台电脑,铁通宽带,总爱掉线。屋里光线不好,需要天天开灯。

  生意很差,甚至一天连1个人都没有。幸亏每天去夜市摆摊,赚一二百元,补贴房租。就在这个地方,我注册了三个网店,包括孔夫子旧书网。在网上卖书和古玩。每月网上营业额2000多元,店里营业额只有1500元左右,下班后去夜市摆摊,夜市营业额2000多。

  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犯傻,既然网上和夜市比店里卖的多,我为什么要开店呢?同样的书,同样的人,为啥喜欢去夜市买书,就是不愿意买店里的书?我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一些回头客,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地摊上的书便宜,店里的贵。给我气得七窍生烟,实际上地摊和店里价格是一样的。我辛辛苦苦开店装修,又是准备茶水桌椅,又是提供服务,顾客却不买书,反倒一窝蜂跑去夜市购买。

  后来我做出个决定:地摊书涨价50%,店里书降价50%……几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夜市地摊上的书销售依旧火爆,店里书依旧无人问津。

  从那之后,我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夜市和旧货市场摆摊,再也无心打理书店了。三味书屋勉强维持了一年。现在看看这个地方,位置太偏僻,就是个胡同里,再让我开店绝对不选这里。这个地方唯一好处是,我和女友在这里天天约会,清静,无人打扰。晚上拉上卷帘门,在店里看鬼片。各种鬼片喜剧片成人动作片看了大约有一千多部。

  这叫有得必有失,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又给你开了个窗户。损失了90%的客源,补偿我一个未婚妻。

  2010年左右,在夜市什么书卖的好?我做过统计,销量第一的是《知音》杂志。然后是《意林》《乌龙院》《老夫子》《哆啦a梦》《偏方大全》《花火》《万事问周公》《女人坊》《故事会》。

  8年过去了,这个榜单上的90%的书都成为历史,被市场淘汰。只有《偏方大全》和《万事问周公》依然畅销不衰。《偏方大全》和《万事问周公》无论收多少本,都不怕积压。就是现在也是如此。如今网络发达,百度上搜什么偏方都有,但老百姓还是相信纸上印的偏方。

  2009--2012年那段时间,正是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我被悲观情绪笼罩着。当时我市仅存一家租书店。我常去那里学习经验。租的书全是网络文学,粗制滥造,东拉西扯,一套书少则10几本,多则30多本,而且啰啰嗦嗦都没有结尾。实际上都是网上互相抄袭的,得等待网上更新,才能看到实体书。有心急的读者,不会上网,只好委托老板在网上搜,然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装订,再出租。

  我观看了全过程,觉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直接上网上看不就得了吗?那直接开网吧多好。同时也觉得这个行业要完蛋。

  果然,不久之后,那个租书店倒闭了,老板转行开网吧了。

  我在店里苦苦思索赚钱方法,觉得前途渺茫。开网吧本钱太大,20多万,没那么多钱。文学书没人看,杂志也被电子书取代,武侠,言情已经落伍,无人问津。租碟,影碟更新太快,有时候上午进来的新碟,下午在网上就能看到。邮票钱币之类挂网上确实卖的快,可惜很难收购到。本市有几个有钱的大买家,想买小人书(连环画),可惜我手里只有几十本破烂,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没办法,只好 咬紧牙关硬挺,坚信有黑夜就有黎明。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我快要绝望时,抓住了机会。书店关门之前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3年,我店贴上“出租出兑”告示的第二天,有个赶毛驴车收废品的农村老汉,60多岁,自称姓李,来到我的店里,说他手里有一些旧书,和一些旧货,联系我收购。我隐约觉得是一笔大买卖。当天我就坐他毛驴车,1个小时才到他家。兜里只带了1千块钱。

  到了他家,进屋一看,彻底给我震住了,大开眼界。4个大书架,全是书,书非常杂,搭眼一看,精品至少占一半。文革前期的居多。地上4大箱子连环画,有不少是全新的库存书。还有一大箱子80年代年画。以及各种邮票,瓷器,烟盒,像章,唱片,钟表……看来这其貌不扬的李老汉也是同道中人。

  简单聊了几句,觉得他对这些东西似懂非懂,他说这都是早年新华书店搬家,清理库存滞销书,两毛钱一斤收的。觉得卖废纸可惜,就留下了。我问他这几箱小人书想卖多少钱?他说他在农村集市摆摊都卖1元一本。因为收废品忙,没时间卖,儿女都在外地。老伴身体也不好。想一次性处理。

  套出底价,剩下的就好办了。他也看出来我是大买家。没怎么讨价还价,最后我买走4箱子连环画,大约1500本。和一箱年画,大约200张。共花费1000元。兜里钱花个溜干净。回家时已经晚上8点了。

  后来又陆续在他那里买了几次,他的书籍几乎被我买光了。总共花了不到2000元。有一次我抱怨下乡费事,他说可以给我送来。我挺感动,请他吃顿饭,吃的海鲜自助烧烤。他又领我去他收废品的同行家里收货,也有很多收获。从此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

  通过他我才知道,农村真有好东西。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愿意攒东西。有的甚至攒了好几代。一些家谱,手抄本,清代民国旧书,京剧唱词之类,老人去世了,后代子孙都按废纸卖了。

  收购他的那批东西,确实卖了不少钱,吸引了本市几个大买家慷慨解囊,豪掷千金,大约卖了

  2万多块,网上卖了3万多块。而且还剩下不少。

  这样供货半年多,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老李头很久不来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他也干起了这行买卖。就在乡下自己家开店,每天早上来市里早市摆摊,收入比以前收废品多赚一倍。

  再去他家,东西价格自然翻了十倍。买到手无利可图,甚至赔钱。而且我发现他留一手,留下来不少精品,慢慢出售。他卖给我的只是冰山一角。

  虽然有点生气,但我从心里佩服他。觉得他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武功深不可测。看看他的书,再看看我的书,自卑感油然而生。但我们不是竞争对手,井水不犯河水。他摆摊的地方离我很远,他有他的主顾,我有我的粉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就有算计和权谋。

  正当我打算耗费巨资,想把他的所有东西全部兼并收购的时候,有人先下手为强了。

  本市有一些古玩商贩,平时不怎么跟他们来往。他们经常拿一些假货来忽悠我,要跟我交换一些古籍善本,一般都是三言两语,就被我打发走了。突然有一天,听别人说,他们古玩贩子组团下乡,去老李头家里,拉回来不少东西。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我看中的东西,已经在古玩店几易其手,有的已经流落到外地。

  我再去老李头家里,心彻底凉了,他家里已经变成假货仓库。那些什么大明宣德炉,什么元青花,唐三彩,西周青铜器,越王勾践剑,清明上河图,摆了一屋子。

  老李头看见我来了,很高兴,向我介绍这些“国宝真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这些古玩贩子用大批假货,换走他的全部真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的事。双方还皆大欢喜。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对他表示祝贺。

  现在我还经常看见他,他老伴病了,他蹲在市场甩卖这些假古董,多少也能卖掉一些,他也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了。甚至掌握了进货渠道。但总劝说我,让我购买,这一点我挺反感。

  和老李头打交道,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1.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懂得留后手。2.远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3.成本越低,风险越小。4.狼多肉少的环境里,永远要快人一步,来早了吃肉,来晚了喝汤都喝不到。

  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多选几棵树试试,狡兔还三窟呢。2013年1月,我的三味书屋关门了。难卖的破烂书,影碟,都卖废品了。留下精品拉回家里。我觉得一本精品书比得上一堆破烂书,还不占地方。此时我虽然没有了书店,但拥有了10万多元钱,还有膨胀的野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那年是我网店最火爆的一年。店里积压的书都能顺利在网上卖掉。这一年我娶妻生子。我老婆总开玩笑说我骗婚。说谈恋爱时奔着我有书店才跟我,没想到一结完婚,马上关了书店。

  没有老李头的货源,但是通过他,我认识了不少南方来收废品的人,并且通过他们,获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我把目光瞄准了更广阔的天地――废品收购站和造纸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