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09:葛根汤、桂枝汤加瓜蒌根、甘草附子汤、术附汤、赤豆当归散、葛根加半夏汤、人参半夏干姜汤。

 厚德载物乾 2018-12-14

 概要:葛根汤(太阳温病,感冒项背强几几,小孩感冒喉咙痛,刚痉脑膜炎,水痘),桂枝汤加瓜蒌根(柔痉),鼻炎(清涕为寒,葛根汤加白术附子,黄涕为热加白术黄芩),甘草附子汤(痛风),术附汤(排脓在骨边),赤豆当归散(排肛门痔疮脓),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阳小柴胡,少阳阳明大柴胡),治利,中焦湿热加白术茯苓黄芩黄连,葛根加半夏汤(太阳阳明下利呕),人参半夏干姜汤(孕吐),生半夏(婆婆药生姜解,涤水)。



 

01

条辨三五: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二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枚劈。

右七味,咬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饮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病分为中风、伤寒、温病。温病的处方为葛根汤。


葛根汤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最初症状为喉咙痛的感冒)。


葛根汤证常见于小孩子:小孩子喜动,流汗后得的感冒为葛根汤证。流汗为表开,冬伤于寒。


役病:做苦力的人,劳动流汗,外面又冷,会伤于寒,夏至之前为温病(之后为中暑)。


桂枝、芍药等量,加甘草、生姜、大枣为桂枝汤。故葛根汤来自桂枝汤,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无汗,故加麻黄。项背强几几,故加葛根。

  • (1)项背为膀胱经的最顶部,需用葛根把麻黄、桂枝的力量带到项背,把此处寒排出来。

  • (2)葛根汤服后,应该整个项背流汗,得汗即解。


刚痉:出自金匮要略,即西医的脑膜炎,症状为角弓反张(人身体向后弯如弓),拉的很紧,处方也为葛根汤,得汗则解。柔痉的处方为桂枝汤加瓜蒌根。


甘草、生姜、红枣:用于补阴,补肠胃中的津液,不管治什么病,要顾及肠胃保护肠胃。汗的源头为肠胃,不能为了发汗而成便秘。甘草可解毒,可把肠里面食物坏在里面的毒解掉。


经方:经典处方,绝对处方,各味药的比例很重要,基本方不变,可以之为基础,根据症状加减,例如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加便秘一周,可在葛根汤中加大黄。


大人与小孩的药可开同样的剂量(剂量与比例),9煮3,大人喝一碗,小孩喝一口即可。


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葛根汤证,均为天地正气之病,不传染。


麻黄、葛根先煮,去沫,即去掉一些毒素。


服后微汗最好,盖上棉被,身上稍有潮湿,为最标准的汗。大汗则伤津液。


不需要啜粥(小口喝粥),桂枝汤啜粥是为助汗,谷类为土,强土可助透达四肢(脾主四肢)。


葛根汤证,项强在膀胱经顶部,救治太慢会到头部,变为脑膜炎。(小孩子)

葛根汤证也可针灸。


重用葛根,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比例为4:2:2:2:2。葛根量大于麻黄,发汗于膀胱经顶部项背,若麻黄超过葛根则全身发汗。


两种小儿鼻炎:

  • (1)清涕,每天早上一直打喷嚏,为里寒,寒湿太盛,用白术、附子去湿去寒,加入葛根汤中,可把药带到脑部,去掉鼻炎。

  • (2)黄色、粘稠鼻涕,脖子强硬,一般是比较胖的小朋友,为湿热,用白术去湿,黄芩去热。


痛风:脚、膝盖关节肿痛,为表热里寒(寒在骨髓)。有时左脚痛,有时右脚痛为风(风性游走),痛风为风、寒、湿都有,去风用桂枝、去寒用炮附子、去湿用白术,三味药再加炙甘草专治痛风,即甘草附子汤。


小孩子水痘:

(1)水痘会先发于手指缝中间,微发烧,其实肠子里已经都是水痘了。

(2)水痘为胎毒,羊水中待太久。若用寒药,会闷在里面,转为脑膜炎。

(3)用葛根汤,第二天水痘就会全身透发,胃口大开,并退烧。水痘发出来就不会痒,不要抓破,慢慢自行吸收即可。


葛根汤可治疗面部中风,葛根配比为6:2:2:2:2,用量更大,治疗速度很快。


术附汤:又名排脓汤,白术、附子两味药,去湿去寒。(金匮要略处方,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半,甘草(灸)一两。)

  • (1)脓在骨边(深处),皮表局部会有发热,可用术附汤把脓透发。

  • (2)糖尿病患者,脚指头破洞,不能收口,是脓在骨边,术附汤可把脓逼出来。

  • (3)白术、附子等量,去里寒、去湿。加炙甘草。


赤豆当归散:也是一种排脓汤,专门用于排肛门痔疮的脓。(金匮要略处方,赤小豆三升150g浸令芽出,当归30g)


举例:病人糖尿病,脚破不能收口,又有葛根汤证,可在葛根汤中加术附汤,并重用白芍(静脉循环加强,新鲜血液补上去)。


小孩子感冒,脖子强硬,喉咙痛,用葛根汤。


02

条辨三六: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合病的情况:三阳并病,太阳、阳明、少阳都一起生病;有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太阳、少阳合病。


太阳和阳明合病的时候,一定会有下利的现象。症状为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加下利,用葛根汤。


小柴胡汤:病位于少阳,或者太阳与少阳之间(合病)。大柴胡汤:用于病在阳明与少阳之间(合病)。


葛根汤治下利的原理:可把肠胃里面的津液提升,则利停。


治下利的思路:提升津液;药物和解;利尿。


中焦有湿热的人,用葛根汤提升,会出现脸红、脸肿,把湿热提升到了头部,此时可在葛根汤中加入去湿热的药:白术、茯苓、黄芩、黄连。茯苓利尿。湿热在中焦的诊断:舌苔黄,人较胖,喜欢吃油腻。


03

条辨三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汤泡去黄汁,焙干秤;

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劈,生半夏半斤洗。

此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半夏止呕,要用生半夏,需要自备,药店买不到生半夏。

生半夏

生半夏有毒,又称婆婆药,无味。服后喉咙失声,用生姜可解,口含生姜片就管用。

生半夏涤水力量非常强,一下去,恶心马上去掉。

只有生半夏的力量可排脑部的积水,去至高之水。


人参半夏干姜汤:用于妇人呕吐不止(孕吐),干姜也可解半夏之毒。(金匮要略处方,干姜、人参各14克,半夏28克)


葛根加半夏汤:

  • (1)葛根汤加生半夏,生半夏与麻黄等量。

  • (2)葛根麻黄先煮去毒素。

  • (3)覆取微似汗,微汗为标准汗(感觉有汗,摸不到),去邪而不伤津液。

  • (4)生半夏半斤为新鲜的量,风干后的为三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