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你我入画 2018-12-14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古玉基本都有沁色,个别特例我们就先不讲,只聊一下古玉常见沁色的原始状况及高老师自藏的盘玩变化。

沁色是指玉器埋于地下年久之后,玉器在墓葬中受到各种矿物质的侵染,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沁色有多种色彩及变化,一般常见的有石灰沁(白面黑底或红底)、水银沁(黑色沁,表面光泽发亮)、土沁(土黄色玉质如同泥土与玉器混合一般)、红沁及牛毛沁、根须沁等,出土玉器上的沁色,同埋藏时间的长短埋藏地区的土质有关。出土后经盘玩沁色还会发生变化。古玉沁色的形成原理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下面我用自己的藏品来图文解析下,让藏友直观感受,比我单纯用文字描述更容易理解。

先看看红沁,也叫血沁。这是几件文化期玉器残件,断裂处稍有钙化,几件玉器都有斑壮红沁。我从不同角度拍出,藏友可以仔细观察。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正常角度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阴线白灰下也是同样沁色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侧光看,玉器表层斑驳有脱落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红沁自然过度,仔细看色泽并不统一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玉器表面有细微的质地上的腐蚀瘢痕和土斑,有的瘢痕较大较深,但沁色是一致的,表面光气也是一致。

我们再看看黑沁,黑沁有的玉器通黑,有的是局部,黑沁的玉器表面都比较亮,这是黑沁的一个特征。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自然分散沁色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拉近点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看看水银沁的特点

细心的藏友或上手过水银沁古玉的藏友应该会看到这一现象,黑沁的部位常可以看到银色金属壮斑点。放大的那一张图片可以看到,有点闪光的斑。这是水银沁的特征,仿品黑沁是看不到的。

这件是牛毛沁,根须沁及黑沁结合的一件玉勒,我把图片角度调整,藏友看看。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整体图片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牛毛沁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表层侧光看看根须沁

我们看放大的图片,可以观察到沁色部分会夹杂深色的小点或是丝缕状,分布自然,有的还稍有泛红,仿品染色只有深浅变化,没有颜色变化过度。

下面我们看看土沁,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表面看像钙化了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表层并没有土,土和玉结合了

藏友要记住一点,土沁并不是玉器表面粘着土,是土与玉结合的感觉。

下面我再发件石灰沁翁仲的盘玩前与盘玩过程变化。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黄白色沁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沁色处可见玉萎缩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盘玩一周后,玉质看着白了点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色泽变棕红

图片可以看到,盘玩后,原来玉表看不见的棕红沁色开始显现,原本灰黄色的土沁下白玉会产生浅赭色,这是由于玉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或是补充分子结构中的分子水时,分子移动所致,玉器也会变得润泽,通透。仿品假货盘玩后,沁色基本无变化。酸碱烧过的灰白色还是灰白,土黄还是土黄,并且沁色浮于表层,不自然。

看看下面的沁色自然吗?试试你的眼力。

古玉鉴定实战技巧!高老师古玉鉴别解析三:沁色篇

鉴定古玉单靠看看文字不行,收藏需练眼,古玉沁色作假自宋代开始,那种老仿品现在就不好判断了,高老师自己也没收藏到标本,没法给大家解析。从宋代至清代历时近千年,方法多种多样,但仿古玉的浸蚀色都是以快速涂绘法所为,即使各种仿沁做的天衣无缝,但只能浸其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沁色有明显差异,只要多观察,多对比,自然就可以有可靠的判断。

今天的古玉沁色我们就聊到这,有其他古玉沁色的藏友也可以把你的藏品发上来,我们一起讨论交流。记得关注“高老师谈古玉”,下一篇我向大家分享古玉的钙化和土咬特征。别忘了来评论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