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慧敏书法展明日开幕,感受简帛书法的盛宴!

 耕夫的图书馆 2018-12-14


12月14日

简·不简单——何慧敏书法展

将在深圳市盐田区

国际创意港12栋1楼

正源文化艺术馆开幕





何慧敏   又名会溟,1957年7月出生,湖北仙桃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社长,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湖北楚简书法研究院院长,湖北省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楚系文字研究委员会负责人,竹溪书社顾问,武当印社顾问,荆州市楚简书法研究会顾问,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武汉大学通识课书法主讲教师,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仙桃市第八届政协常委。曾任《中国书法艺术典藏·湖北简牍卷》编撰。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楹联书法展,获全国首届篆书展提名奖、湖北书法黄鹤奖(最高奖)、湖北楚天群星奖金奖、湖北屈原文艺奖(最高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等,并有书法作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展出。


出版有《楚简集古今联语200则》《楚简集古诗文句200则》(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何慧敏楚简楹联书法作品集》(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楚简书法文字编》(中国书法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典藏·秦简卷》《中国书法典藏·楚简卷》《中国书法典藏·汉简卷》(共八本,中国书法出版社出版)。



何慧敏作品选刊


隶书回车扇面


篆书中堂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才不才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弟兄。


篆书条幅

人生于世有何求,情系诗书性自柔。气纳千江成大海,攻防退守总风流。


篆书扇面

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达而辞不专。孔子家语。


篆书斗方

慎言语,有道德,大富贵,节饮食,能文章,亦寿考。


篆书对联

阳春有脚 天马无羁


篆书斗方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篆书条幅

于极乐时不可尽兴,得静观趣足以长年。



篆书斗方 论语述而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篆书条幅 仁者寿



篆书条幅 《诗经·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篆书条幅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篆书条幅

积德求师何患少,由来天地不私亲。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兴微继绝  踵事增华

——何慧敏先生楚文字书法的艺术造诣


文/唐祥松


楚简帛书,可看出楚国在八百年社稷绵延中逐渐强盛于东南时,普遍应用的书写格局,其文字与中原金文有紧密的联系,又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楚国的消亡,楚简帛文字也戛然而止,书写特色逐渐式微,秦汉直至近代几乎无人问津。1942年,在长沙东郊子弹库楚墓中,出土了一幅帛书,楚文字始露面目。上世纪50年代,楚简大量出土,楚文字遂大白于天下,吸引了一批学人从文献方面研究,同时也成为一批书家追摹和创作的新资源。


何慧敏先生是当今对楚简帛书法涉猎较早,并卓有成就的践行者。他早期对篆隶下了很长的功夫,取法高远,反复临写过《峄山》《石鼓》和大量汉碑,其中临写《说文》不下十遍,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字根基,具备了很强的书法创作能力。后来专心于楚简帛文字的研究和整理,二十年如一日,从他出版的书籍来看,先是从集联集诗入手,出版有《楚简集古今联语200则》《楚简集古诗文句200则》,到2017年终成大果,出版了《楚简书法文字编》。当此煌煌大著置我案头时,无不感概慧敏的精诚。此书共收字头2218个,来处清晰,涵盖面宽,并附通假,扩充了信息量。慧敏先生言编此书是“不顾举鼎绝膑之厄难”,可谓艰辛之至。楚简文字属于上古文字的一种,不同于秦统一后的小篆,是非规范性文字,非常芜杂多变。首先是拥有资料识其字,就此没有一个大学4年的历程,难以初通,再深入进去恐怕要耗费硕博再4年工夫,这非是一个普通书法爱好者能措手的。何慧敏可谓有志者,二十年中,移晷忘倦,终于有成,慧敏先生编辑的书对楚文字的书法创作起了兴微继绝的推动作用。


何慧敏先生对楚文字研究的同时,还以楚文字为根基创作出大量的书法作品,其修习的程度,熔铸状态和体悟的境界尽在其中。现就三个方面谈谈他的书法艺术造诣。


首先是格局的增益。楚简是实用中产生的,为文而书,适用于手头把读,现代书法更多的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美的表现与欣赏为终极目标的书法创作,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何慧敏的楚文字书法顺应了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从幅度上视觉上对只盈毫厘的楚简在艺术格局上做了大力扩展,看过他书写在丈二尺纸上仅书16字的作品,能将毫厘之小的竹简文字放大几十倍,气象宏阔高昂,可见作者谋篇构字的驾驭力,昭示出他运腕运臂的操控能力。观此作两行映带,相承起复,达到了“统视连行”的效果。字间亦有疏密聚散、大小曲直、圆缺参差的变化,取得了蔡邕《篆势》中“鹰峙鸟震,延颈协翼,势欲凌云”的特征,望之确有“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数交枝柯”的欣慰感。慧敏书法这种格局的生发,透射出他对楚文字认知的深刻程度,结合个人胸襟,展示出了的沉厚不失飞动、宽博不失谨严的气象。


再是结体的整合。由于竹简形制狭窄的原因,字势多宽扁,笔势圆转,横画多隆起成弧形,竖画多用弧弯,呈现结体玄奥诡谲的特点。何慧敏的书迹在结构上基本保持了楚简的框架,但又参合金文和小篆的结体,作了些组织整顿,在交叉、渗透、溶合中,堂庑有所清理,玄奥诡谲的特点有了收敛,随意散漫有所整顿,攲斜有所扶正,对称处理增多,变圆和轻便为峻利昂健,变文雅秀逸为丰茂宏阔。这些变化是好还是不好,各有判断,我认为这是意识合乎目的的适应,是他艺术追求的必然,在审美意识下对结构样式的选择中,既是他以往学习金文小篆的延展,又有时代变迁的影响。创作中恢复到原生态是不可能的,资材的更替,情境的变迁,今人渴望达及前人的状态,只是一个梦。我们临习前人书法资源时是向他接近的过程,创作时参变了许多东西,有自己学习轨迹带来的惯性,也有一时的思考和情性的参入,从何慧敏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所下的功力而论,他对结体的整合可谓是踵其事增其华,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者,非一般抚其皮得其末者能望其项背。


最后谈谈用笔的掺变。东汉之前是书法的不自觉时期,楚简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书写状态,用笔方法同后来比较,差异很大,要达到挥运创作阶段确非易事,既要更改笔法,又要把简上细小的文字,放大到合乎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视觉效果。就石鼓文为例,到创作阶段的仅吴昌硕而已。吴把石鼓的装饰性更变得有书写性,体势和用笔上都有所突破。何慧敏有很好的篆隶素养,取法高远,但与楚文字比较还是一个从下向上的过程,上古文字的不规范性和散漫的特点,在他笔下有了一定的整饬,在我看来他更多的掺入了《天发神谶碑》的用笔,何慧敏弃除了《天发神谶碑》以方折为主的特征,保持楚文字圆转为主的构成中,向下的纵笔或弧弯往往渐行渐收,形成悬针倒韭状,上重拙下舒展,这是典型的《天发神谶碑》的笔路。同时他变尖锋入笔为或方或圆,使清润趋向了清健,使诡谲趋向了高朗。


楚简是实用中产生的,为文而书,慧敏的楚文字书法多从艺术角度扩展,他的这些变化和扩展是有价值的,有主动的成份,也有被动因素,是人们第二次踏入那条河流时产生的差异。


徐本一先生言:“以书法创作为主要目的的何慧敏,在自己的楚系文字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步步提升的阶段。识辨、摹拟、放大、参变,可以成为古文字书法创作者主要把握的要素。识辨是文字知识,摹拟是形态切入,放大是书写要求,参变是艺术生成。”


何慧敏先生楚文字书法创作是他研究体悟和不断熔铸的必然结果,成果丰硕,作品拔萃,并且他还在这必然道路上不断进取,相信他会获得更多的自在,通向化境。





一片丹心随世古


文/姜修翔



“沔阳”古属云梦大泽,是仙桃市的古称,这里历史悠久,是荆楚文化圣地,距离出土睡虎地秦简的云梦、出土郭店楚墓竹简和包山楚简的荆门、以及出土九店楚简和望山楚简的江陵都相距不远。仅明清两代文武进士就有九十余人,走出了童承叙和陆建瀛两位帝师。近代以降,这里诞生了不少大家学者,何慧敏先生就是众多文艺家中的一位。


我与何慧敏先生第一次相识是在《中国书法基础》的课上。开设这门课的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的萧圣中教授,他邀请何老师来此主讲,自己却做起了“助教”。萧老师曾教授我《文字学》和《古文字学》的课程,他为人谦和幽默,博学多知。课程开设之前,萧老师就告知我这学期会请仙桃市的一位书法家来全程授课,我问萧老师为什么不自己来教这门课,萧老师毫不避讳地说:“何老师是真正的书法家,而我差得很远。”这便是我对何老师的第一印象。


萧教授与何老师是同乡,都来自钟灵毓秀的仙桃。两人相识于2009年在武汉召开的楚简书法研讨会上,何老师对于楚文字的深刻见解和萧老师的不凡谈吐使二人一见如故。据萧教授回忆,何老师对于楚简用字的选择十分谨慎,他认为“在选择楚简用字时,一定要尊重和遵从学术界的成果,要根据出土文献所反映的古人用字实际及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来定字形,迫不得已,可用同时或相近时代的金文、盟书或其他文字材料中的字形,宁可用假借,不可用楚简偏旁生造硬凑”。这也难怪何老师会被称为“书法家里的学者”。


何慧敏先生上课旁征博引,书法史娓娓道来,各种字形笔法展示自如,既能够让同学们掌握书法的变迁,又能够在让同学们在动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何老师教学极其认真,一站就是三个小时。同学们练习时,他就在一边指导,或是为同学们演示,或是握着同学的手在纸上游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笔画的长短粗细和所在位置。武汉的夏天本就闷热,课都没上完,何老师就已经汗透衣衫了。


作为一个书法家,何老师拥有非比寻常的勤奋与毅力。他在研习创作楚简书法之前,于篆隶用功极多,反复临写《石鼓文》《峄山碑》《张迁碑》《西峡颂》《石门颂》《乙瑛碑》以及邓石如、吴昌硕、杨沂孙、赵之谦、徐三庚等人的作品,甚至将大徐本的《说文解字》抄写了两遍,可以说是积十八年之功,达笔墨精妙之境,也无怪著名书法家、艺术评论家王炳学这样评价何老师的作品:“其作品线条劲爽飒利,粗不臃肿,细不羸弱;短则精悍、厚实凝重,长则劲健、势如破竹。富于弹性和变化,充满笔墨张力。”


“写楚简书法的意义不在于楚简书法,也不在于楚简书法创作,是要让更多人知道楚文字近些年在荆楚大地的研究,湖北人是走在这个队伍的前列的!”何老师以发扬楚地文化为己任,把楚简书法推向了全国,甚至国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日,何老师出版了《楚简书法文字编》一书,被认为是填补了一项空白。


一片丹心随世古,沔阳自古才人出。何慧敏先生作为楚简书法创作的领军人物,深深地影响和推动了楚简书法的发展。希望何先生能够为中国书法带来更多的情味,为当代书坛带来更多的幽思。




《楚简书法文字编》 何慧敏编著

书法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定价:338元




简·不简单——何慧敏书法展


主办单位

深圳市书法院 

深圳市盐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深圳盐田区正源文化艺术馆 

深圳屯里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深圳市盐田区书法家协会 

深圳市盐田区美术家协会 

深圳敦修书院湖北省书法家协会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


开幕时间

2018年12月14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

2018年12月14日—20日


展览地点

深圳市盐田区国际创意港12栋1楼

正源文化艺术馆




“陆羽杯”大赛纪念茶

“书道”普洱茶预售中

现在预订 赠送奖品



总监丨崔鑫

编辑丨欧阳媛 蒙言 杨卡

设计丨金梦

供稿丨2018年第47期《书法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