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补钙就够了吗?

 msipy 2018-12-14

很多人一提到骨质疏松,首先想到的就是补钙。殊不知,单纯的钙补充并不能完全缓解症状或是增加骨密度。那么,骨质疏松到底是怎样造成的?补钙到底要怎么补,有哪些误区呢?

 

骨质疏松是怎样造成的呢?


钙的吸收=肠钙摄入-(粪钙排泄+尿钙)。如果要保持正钙平衡,每天至少要口服钙500mg;若吸收分数仅为15%时,则钙摄入每天至少900mg。成人约30岁左右骨量达最高峰值。骨量峰值越大,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越小,但人的一生中不断进行骨重建,更新骨组织,随之必然会导致骨的丢失,人体为最佳发挥骨的力学功能,不仅减轻体重,而且在不影响负重的情况下,非常节省骨结构的材料,骨质很少储备,为保持自身稳定,机体不得不释出骨钙,当其达到一定程度,则将导致骨质疏松,严重者将伴发骨折与骨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分为2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中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症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症。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症。

 

误区之二: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症,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像某些广告上宣传的那样,吃了某种补钙制剂,就能治愈骨质疏松症,这是没有道理的。

 

误区之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中老年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取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远盟提示:老年人要是患上骨质疏松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切勿盲目相信市售的高剂量补钙产品。


获取更多健康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