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学诗点滴

 江山携手 2018-12-14

浅谈学诗点滴 

     诗为心灵迸激之火花,是心灵深处凝结之精华。它需要灵动的思维深刻的认识,来体现一种大美、大爱及大善的内在思想。作为一个传统诗词爱好者,当然要有一颗悲悯而惊异的心,去感知别人所感知不到的事物,成为感知的智者,并能准确地体悟到诗词所表达的旨意。并能用多情善感的情怀、忧伤惆怅的笔触抒写高贵而圣洁的文字,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拔高到一定的层面,并能充分显示出其个性张扬的文字,达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及文学素养。


看诗,学诗,写诗,我们的出发点完全是靠兴趣与爱好进行的,是在没有任何报酬与功力而言的情况下而进行的。只想通过写诗来达到一定的精神享受,休闲娱乐等。也想运用大脑进行一种更深层的思维,来启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以纯洁,寡欲,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呢!


既然想学,就要知道写诗要注意哪些细节,怎样才能把诗写好?浅谈一点个人的学习心得:首先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推陈出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语言。在古代语言的基础上学会借用,根据现代的生活环境,来挖掘新的写作手法与新的语言体系,超出古人,不能停留在古人的语言模式里徘徊不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下大工夫长期的积累方可有成效。


     那么,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应该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听了一些专家、诗人、学者的专题讲座后,总结出几点比较重要的要素:首先要将格律,且要运用娴熟,在平仄的范围内表情达意;并使读者无孔可击;其次是语言通畅,诗脉清晰,讲究现代语法的逻辑性,在修辞结构上一定立意高远,赋予想象,寓意深刻,注意语言的精炼、简洁、含蓄与优美。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要表达的各种事物,巧妙地运用借代,能够使诗的语言变化多端,迭宕延绵,袅袅余音绕梁;再一点就是形象典型,感情真挚。读后能让人产生共鸣,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产生一种深远的哲理,感受到诗句的弦外之音。用形象的思维来判断一个个古人未曾突破的领域。达到物我转化的过程,就是客观到主观,精神到物质,反之依然。最后一点使习诗多年后才能形成的一种境界,作者要观察体验、感受理解生活后,才能有一定的思想水准,去用代表自己独特的风格比触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并能运用熟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点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创作中去探索与体会、去领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浓缩为一种品格,然后形成非常有个性的文字。


    但是,我们写的诗人,并不一定都是好诗,所以我们在行文之后,一定要检查是否符合格律,做些适当的调整,把表达不准确的词语进行有必要的推敲、替换,达到再无任何词汇替代的可能。譬如我们的古人,为一句“僧推月下门”的“推”字,而求教于大文豪韩愈,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意思。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还有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词少意丰,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所以经过千锤百炼的诗,让人读后回味无穷,且流传甚广。还有就是可以让别人多提宝贵意见,进行进不步的修改,这样不但可以逐渐提高写作水平,使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收获一份别人享受不到的先苦后甜的快乐。本人就缺乏次方面的耐性,以后会注意的。


    其实写好诗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诗虽无定发,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内涵,就其诗本身而言,不管触及的事物是否广泛,或大或小,首先要具备诗的几个要素,然后看他的社会意义,是否奉和时代,不管是歌功颂德的,击浊扬清的,山水风物抒怀的等等,对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不管是谈古论今的,褒贬不一,如果能影响深远,起到一定的社会反映,就不愧为好诗。且能保留下来。譬如楚大夫屈原的《楚辞》、《离骚》等,有力地见证了诗词在当时社会的作用。还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李易安等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与发展作用,对后人的学习也造成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一千多年后我们还在古人的诗词中吸取其精髓的部分。如果我们当代写诗的人有如此艺术修为,那就不会愧对短短几十年的生命了,诗歌将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直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浅谈学诗点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