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免疫荧光(IF),激光共聚焦(Confocal),凋亡检测(TUNEL)时,免不了要制备细胞爬片,爬片质量完全决定了最后拍照的质量以及实验数据的精准性。今天,医学方小编就教大家如何制备好的细胞爬片。 爬片的准备 1 爬片可用一般的盖玻片,也可用专用细胞爬片(价格比较昂贵)但是细胞贴壁牢固,拍出照片效果好; 2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染色时再将之切开,这样既保证了细胞均一性,又可同时做几个指标的染色剪裁成合适大小,置于6孔板、12孔板或24孔板; 细胞爬片(以常用24孔板为例) 1 胰酶消化细胞后计数重悬细胞于完全培养基中。 2 加细胞时,根据玻片的大小,先在每个孔里准备放爬片的位置滴少量培养基,目的是使玻片与培养皿靠培养基的张力粘合到一起,然后放玻片,防止加细胞悬液时玻片漂起,造成双层细胞贴片。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玻片是无菌处理的,可以酒精灯外火焰附近做。 3 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密度(细胞太密影响拍照效果),将计数分好的细胞混匀后铺到孔中,种入24孔板一个孔内即可。 4 待细胞贴壁后,可去上清加处理组培养基。 5 按照实验设计,作用一定时间后取玻片。取玻片时由于玻片与培养皿底结合较紧,张力较大,小编会将注射器针头针尖向背面弄个小钩,这样将爬片轻轻勾起,用小镊子取出就可以了。 如果要做诸如24h,48h,72h等不同时间点实验的话,将所需数量的爬片取出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烧一下针头和镊子。 爬片细胞的固定处理 以下为常用的固定液: 1 冷丙酮 可用于一般的免疫组化染色。 将纯丙酮预先放入冰箱-20℃后便为冷丙酮(此温度不会为固体的)细胞爬片取出后,PBS洗2遍,加入冷丙酮于-20℃(丙酮有很强的挥发性,注意将含有丙酮和爬片的器皿盖严,防止其挥发)固定10min。取出后,室温吹干,然后放入-20℃保存。 2 多聚甲醛(常用4%):避光保存,可用于免疫荧光以及TUNEL染色。 室温固定15-30min后,将表面液体吹干, -20℃保存 3 95%乙醇,可用于免疫组化。 优点:穿透性强、抗原性保存较好。 缺点:但醇类对低分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保存效果较差,使蛋白变性的作用轻,固定后可再溶解;染色过程中,孵育时间长,抗原可流失而减弱反应强度。室温固定15min后,将表面液体吹干,入-20℃保存 4 甲醛 优点:形态结构保存好,且穿透性强, 缺点: 甲醛放置过久可氧化为甲酸,使溶液pH降低,影响染色; 分子间交联形成的网格结构可能部分或完全掩盖某些抗原决定簇,使之不能充分暴露。可造成假阴性的染色结果。 小编将以多聚甲醛为例,讲讲24孔板内,细胞爬片固定步骤: 1 准备多聚甲醛(PFA): 4℃冰箱保存。 2 将细胞从37℃培养箱取出,用预温的PBS洗3遍,每次加入1ml PBS,轻轻晃动,避免将细胞冲掉。 3 注意爬片的细胞面向上,每孔用4℃的多聚甲醛500ul即可,室温固定30-40min,避光。 4 固定后,用PBS洗三次。 5 0.2-0.5%Triton X-100透化10-20min,覆盖细胞即可。 6 PBS洗三次。 如果是做免疫荧光 7 后续用3%的BSA,用PBS配置,封闭1h。 8 封闭后,用PBS洗三遍,按比例加入一抗,4℃过夜,若转入荧光标签的质粒,要避光。 9 过夜后,用预温的PBS洗细胞,动作轻缓,可多洗一会儿,可以用慢摇床摇。 10 加入用3%BSA稀释的二抗,室温孵育1h,避光。 11 孵育结束后,避光用PBS洗3次,动作轻缓,可以多洗一会儿。 12 1ug/mL DAPI ,室温避光,染细胞核DNA 20min。 13 PBS洗三次。 细胞爬片封片 1 将载玻片洗好在干净无尘纸上晾干 。 2 将PBS中的细胞取出,注意细胞面朝下,载玻片上滴入亮甲油,或者防防猝灭封片剂,盖在载玻片上(市面上可以买到封片防猝灭剂)。 细胞爬片取出后,一般用PBS洗2遍,然后做固定。根据研究目的,PBS洗也不是一定要做的,比如做凋亡TUNEL染色时就避免洗,凋亡细胞在洗的过程中可能会脱落。 保存细胞爬片时,一般用培养皿或避光湿盒,先在皿底放一层面巾纸,然后再放爬片,这样方便做实验时取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在盖子上做标记,为避免混淆。一般-20℃保存2-3月的片子去拍照没有问题的。制备好的细胞爬片是不是很简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