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很有钱”三个字。因之,到维也纳时,我已经做好了被奢华大气高端blingbling闪瞎眼的准备。 然而,当我参观霍夫堡皇宫、美泉宫等哈布斯堡家族的遗迹时,并没看到什么穷奢极欲的物件,完全是欧洲王室的标准水平而已。 比如霍夫堡皇宫博物馆里面展出的皇家餐具,是酱婶滴。
平心而论挺朴素啊有木有。 直到我来到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并非各大攻略中的维也纳必游之地,我误打误撞前往只不过是那天天气太热的避暑选择。 去了才发现,原来哈布斯堡家族的好东西都在这儿藏着呢。毕竟富贵了这么多年,没点像样的收藏说不过去啊! 一楼展出各种珠宝器物。最值得一看的象牙雕,除了这里,我在欧洲其他博物馆或皇宫从没看到这么多、这么精美的象牙雕刻。 大多数象牙雕刻取材于神话或历史故事,风格模仿大理石雕刻,只是尺寸缩小了无数倍,并且因为材质的关系,有一种特别的温润感。 尺寸虽然小,但是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入微、栩栩如生。 放大细节一:
大理石雕刻艺术家往往能名垂青史,但象牙雕艺术家大多是宫廷工匠、姓名很少流传下来。比如有一位技艺特别精湛的象牙雕刻家,代表作是名为Fury(愤怒)的人像,于是他就被称为Fury Master(愤怒大师)。 以下是各个角度的Fury。我觉得这件作品虽然小,却和米开朗琪罗的大理石雕刻一样,是有灵魂的作品。暴怒的情绪充满了人物的表情、姿势甚至背后的袍子,感觉静态的、温润的象牙里面有一种巨大的张力,让人觉得这雕刻就要原地爆炸了。这种感觉,和蒙克的《呐喊》有些相似。 除了人物,哈布斯堡家族的象牙收藏中还有其他主题。 比如鸟。身上的羽毛绒毛栩栩如生。 比如花。 比如船。风帆绳索无不到位。 除了象牙雕刻,这里的金银玻璃器物也是精美绝伦。所谓奢华,就是体现在无数繁复精美却无用的细节装饰,同时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用心,尽管除非盯着细看根本看不出它的美。 比如这一件是镇馆之宝,海神与大地女神雕像。 放大一个细部。可以看到最细微处,也是非常精致。
车头处拉扯人的体态非常生动,绝不敷衍。 再比如这个装饰盘。 仔细看盘身的浮雕,原来花了这么多功夫啊。 这个玻璃瓶......是男版美人鱼? 细看,身上的纹理,脸上的表情,不因为是把手而已就草草了事。 还有各种精美到不舍得拿来用的瓶瓶罐罐...... 这是我看得最仔细、又最兴味盎然的器物展。以前觉得绘画、雕塑是高雅艺术品味的体现,器物不过是土豪撒钱就可以了。但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看下来,真心觉得过去上层社会的奢侈,还真不是当今的有钱人能比得上的。 奢侈是什么?不就是把时间、精力、金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吗?不但要花费,还要花费出讲究、门道、品味来。 当然,哈布斯堡家族富了这么多年,绘画这种传统收藏也是非常丰富的,虽然比不上乌菲齐梵蒂冈,但也称得上名家云集。(而且不是那种每个名家一副非代表作的云集。) 比如我的男神卡拉瓦乔,Crowning of thorns。但不知为何最吸引目光的居然是坐在阴影里那个背朝我们的士兵,充满了神秘优雅的男主光环,高度怀疑是画家心目中的自己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