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节日,都有悠久的文化,有含义丰富的习俗。过一个节日,不仅是吃喝玩乐,更是一场触摸传统的契机。 借着节日,去了解节日的底蕴,去徜徉节日的诗意,去寻找,岁月积淀下的久远的传承…… 我们的元宵节过完了,它的诗意和文化,你了解了多少? 1 点彩灯 赵孟頫行书集字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人们会纷纷燃起彩灯,彩灯照在树上,好像满树的红花!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闻讯大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火焚人间。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百姓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人们为了避免灾难,就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伪造出一片火烧的景象。待天兵要下凡时,见到人间火光一片。以为火自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了。人间因此得免灾难,于是在此后,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一习俗就一直保存了下来。 2 赏花灯 欧阳询楷书集字 不只挂灯,元宵节人们还赏灯。 这起源于汉明帝时期。明帝崇尚佛法,听说印度每逢正月十五,僧众都会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宫中众人纷纷去观赏。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流传到民间。这一天,官府会取消宵禁,男女老少纷纷走上街头,观灯赏灯,彻夜狂欢。 3 吃元宵 启功行书集字 《上元竹枝词》 【清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节的饮食习俗是吃元宵。 相传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做的糯米圆子很受汉武帝欢迎,所以长年幽于宫中,非常思念父母家人。 东方朔知道后,决定要帮她。于是就对汉武帝谎称占卜出正月十五会有火灾,如果想要逃过这场劫难,就只能让人们都做火神爱吃的糯米圆子来供奉,让火神开心吃喝,忘了起火。 于是最擅长做糯米圆子的“元宵”姑娘,就去派出宫去,教授百姓们做法。此后家家在这一天做糯米圆子,并以“元宵”姑娘的名字来命名。而元宵姑娘也藉此见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人。 怎么样?这些故事和诗句,你知道了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