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天一阁342 2018-12-15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唐代张志和,有歌咏江南渔家生活场景的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清代嘉庆年间,新繁农妇用棕叶编制拖鞋、凉鞋,逐步形成专门行业; 民国初年,棕编凉帽在四川流行;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2011年,棕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推断,在我国,棕制品从起源到发展至今最少已上千年。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一双巧手编织幸福未来

三月,刚过春分,暖阳渐浓。在五凤古镇上,几个小孩围着一个年轻的男人,欣喜地喊着:“快来看!有知了!知了!”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阳春三月为何会有知了?游客疑惑地凑上前去瞧,只见展台上果然有数只精神矍铄的“知了”,翅膀微张,纤细的腿和身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不过,这 “知了”好似被骄阳烤灼得有些懒散,停在那里久久不想起飞。

原来,这是用棕榈叶编成的知了,编出这件棕编作品的人,是24岁的民间棕编艺人杨雷。除开周一,只要天不降雨,他便会携带着自己的棕编作品到五凤古镇街头摆摊售卖。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杨雷有一双神奇的手,他拿起一片青绿的棕榈叶,拉、叠、剪、穿、扯……在手指上上下翻飞后,一个栩栩如生的棕编制品便成了。围观者聚精会神,不时发出赞叹之声。一旁的桌子上放着他编好的梅花鹿、猴子、孔雀、蛇、龙、蚱蜢等,神态迥异,姿态翩然,俨然是一个迷你的“动物乐园”。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是一门老手艺,在四川流传甚广,尤以新繁居多。从前在集市上,棕编艺人总是能靠精湛的技艺聚拢大量人气,其作品的耐用、耐看、仿真性也饱受赞扬,风靡一时。受同为棕编艺人的表哥影响,杨雷自幼便钟情这门技艺。每年初春四月,棕叶成熟,他便陪着表哥外出采集,观摩之后,便开始学习技术要领,直至精通。从此,他便同表哥一般,带着装满棕榈叶的提包,加上一把剪刀、几缕细铁丝等简单工具,在城市、古镇、风景区等地方随便找个空地坐下,现编现卖。无论走到哪,他的技艺必引得路人驻足观看,争相购买。平时只要景区人多,他加紧工作6、7个钟头便可获利丰硕,而到了节假日前夕,更是忙得加班直到深夜。

如今,他将这门手艺教给了自己的妻子,两夫妻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的未来。

一片棕叶看我七十二变

你能编出多少个品种?面对我们的提问杨雷默默地计算着,蜻蜓、蜘蛛、螃蟹……思忖片刻,腼腆笑道,“嘿,这我还从来没算过,这会儿我都数不清楚了,应该说别人编的我都会,不会的,通过研究研究也能学会。”在杨雷眼中,棕编是千变万化的,手上的活儿只要边做边学,边学边练,什么都能精通,关键是要吃得苦。棕编这种工艺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工序却纷繁复杂。一片棕榈叶要变成活灵活现的小动物,要经过选材、煮叶、编织、刷漆等多道工序。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杨雷介绍道,在选材上棕编作品有两种,一种是用新鲜棕榈叶编成的,色泽鲜亮;另一种是用烘干的棕榈叶编成的,这种多用于编制草帽、拖鞋等实用品。而他们编织工艺品时,一般都用新鲜棕榈叶。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棕榈叶的叶脉有两条,棕编行业里将叶脉称作筋,向上凸起的叫背筋,向下凹陷的叫肚筋,一般用锥子将背筋、肚筋剔除后便获得柔软的叶片,这个工序叫分叶。杨雷告诉我们,这个工序是最繁琐的,经常会划伤手。分叶之后再硫磺熏蒸,寻出青绿之色,这道工序叫做去青。“熏蒸后会得到深浅不同的颜色,这样进行搭配编制,动物才更加形象生动。”再就是煮叶,这道工序既可以恢复棕叶的柔性,也能杀灭叶片上的虫卵和霉菌,而在煮叶过程中会添加白酒使色素更加沉着,晒干之后便可以进行编织。杨雷继续介绍,棕编的编织方法主要以单编、双编、多编为主,难度递进,单编编织小动物,双编编织大型动物,多遍可以编龙等工艺品,而这种多编的龙售价千元到万元不等,通常要花费棕编艺人一个多月时间。说细了,还有缠绕法、穿插法、辫子织法、平织法等编织技巧,这些民间手艺都鲜有书面教材,必须跟着师傅入门学习并勤加练习才能成功。“我们学这个就像练武功一样,也讲究基本功,我练习了几年,现在基本上比较熟练。平时我也会去观察动物的神态,慢慢琢磨,比如蛇有不同的形态,发动攻击的、静静盘卧的、打探前方的,这些在编织手法上都要区别开来才能编好。”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刷漆,等作品成型之后,涂抹清漆,这样既可以提高光泽度,又可以控虫防腐,便于长久保存和收藏。

棕编:指尖上的传统技艺

如今,棕编技艺被挤在时光一角,被年轻的一代渐渐遗忘。说起棕编的未来,杨雷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学到的这门手艺不仅能让自己做喜欢的事,还能支撑一家人的生活;忧的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喜爱棕编的人越来越有限,棕编艺人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如果不久的将来,棕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而未来的孩童只能从老人残缺的记忆里寻找昔日工匠指尖的技艺,那未免有些遗憾。(图文:温小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