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痴侠”刘知侠德艺双馨不忘初心

 杏坛归客 2018-12-15
    刘知侠原名刘兆麟,生于1918年,殉职于1991年,今年是他100周年诞辰。刘知侠是我国著名作家,他一生中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风靡了整整一代人的《铁道游击队》至今不衰。
    1938年初,刘兆麟从家乡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出发,与同学一起步行去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为了不牵扯到家人,遂改名换姓,自己改名“痴侠”。为啥用个“痴”字?一个农村长大的、不到20岁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有点憨、有点傻、耿直、痴迷、痴心、一根筋,侠是行侠仗义,有正义感。后改名为刘知侠。
    1955年工资改革,知侠由供给制改薪金制定级行政12级,还没拿几个月的薪金,当时下来个文件:号召作家靠稿费自己养活自己,当时正是小说《铁道游击队》发行最畅销的时候,党内作家是知侠第一个提出:先由我来做试验吧(因为党外人士巴金先生已经率先执行了)。
    解放初期机关干部虽是供给制,但孩子、保姆都是公家负责供给。改薪金制后有的人家孩子多,保姆的费用都由自己负担,有的人难免经济拮据,他们开始向刘知侠借钱,知侠也大方,专门有个存折给借钱的同志用,让借钱的人自己去取,等宽裕了再还上。有个别的人看到跟知侠借钱很容易,就有一种不沾光就吃亏的感觉,“不借白不借”。有时候上月借10元还了,隔一天再借20元……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个别借款人也就装痴卖傻地不了了之。
    直到1964年,特别是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此时的知侠,有六个孩子,还有日渐衰老的父母,都需要开销。他向组织提出:要求恢复工资制、将剩余的稿费3万余元的整数3万元上交组织。因为从1955年薪金制以后又连续两次工资改革,大部分行政人员都已经提了两三级以上了,组织部门很为难,知侠这个级别怎么定呢?这钱交给哪里呢?(当时没有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知侠说:战争年代命都交给党了,现在还计较什么级别!还是按照1955年定的12级吧,钱就作为党费上缴3万元,剩下的零头补充生活。
    从 1955年定级到1991年去世,刘知侠一直都是12级。他因是因公殉职(在会议上发言时倒下)应发抚恤费20个月,加上粮食补贴共计:6120元(全部)。
    说起党费,多少年来知侠告诫我:党费一定要亲自缴,而不能让会计从工资里扣。知侠有个铁打的规矩,不管收到多少稿费一定要按10%上缴党组织。刘真骅 (作者系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