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陪你走过“爱情”

 张班级管理 2018-12-15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我接手现在班级已有三个学期了,每个学生的身上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故事,那故事或模糊或鲜明。每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奋笔疾书的倩时,那一声笃定的“我就是喜欢他”便会回荡在我的耳畔。

刚当上班主任时,每天怀着忐忑的心情查看学生处发布的“6S”管理简报。那天上课后,我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简报,看到那刺目的数字“-5这有史以来最大的扣分值让我气不打一处来。稍稍平复了焦躁的情绪后,我看到了扣分原因:XX分王倩有不正当男女交往。我把“主角”之一的倩请到了办公室,倩是一个纤细瘦弱、五官端正干净的女孩。令我没想到的是,在看到扣分简报后,她镇定平静的说了一句:“我没有”,接着面不改色的“还原”记录里的情景。我有些犹豫,难道是学生会的同学记错了?于是勉励了她几句,让她回去了。

在风平浪静的几天后,我发现了端倪。一次晨读前,我早早来到学校,天色很暗,晨光熹微。我模糊地看见前面肩并肩走着一对男女,女生的背影很熟悉,我紧走几步,果然不出所料——就是王倩。晨读后我对她委婉的提起这件事,她依旧是波澜不惊的表情和语气,“噢,他是我们对面班的XX,今早在路上碰巧遇到了,所以一起走。”是呀,只是一起走而已,难道真的是我太敏感了?

因为已经高二了,并且带的是实验班,各学科老师都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复习,学生们每天也是在从早上530到晚上940的作息中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着。而王倩上课时游离不定或目光呆滞的眼神,让我觉得有些着急。辅以各任课教师向我反馈的她的近期表现情况,我意识到,倩真的早恋了。后来我经常找机会和她聊天,帮她分析早恋的实质、利弊,真切希望她不要因为青春的情感耽误了学业。倩最终向我敞开了心扉:她的妈妈经营了一家小店,起早贪黑,有时晚上自己睡了妈妈还未回家,根本谈不上呵护陪伴;爸爸在工厂上班,虽有些闲暇但是脾气暴躁,和孩子之间很难进行正常温和的交流,完全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一个缺失家人关爱的她,渴望一个温暖她、关心她的人。就这样一个高大清秀的学长进入了她的视线,她“暗暗倾心”,总是忍不住去门口看他,找机会和他搭讪,时间一长两个人就互相产生了好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交往,她沉迷于两个人的热恋,甚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经过我和她的一次次的谈心,倩也向我保证要慢慢的收心,以学习为重,看到她诚恳的态度,我再一次相信了她。

可惜,好景不长。倩的校牌再次被学生处领导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同时我被告知,这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在教学楼的楼梯口发生了不该有的举动。办公室里的她固执地说道:“老师,我就是喜欢他!”无奈之下,我把倩的妈妈也请到了学校。妈妈对孩子一通严厉训斥,却收效甚微。的确,那时的她对自己心目中的“王子”有源自内心的喜欢。直到妈妈因生气、羞愧、担心而无助哭泣时,女生哭着站了起来,推门跑出办公室。就在我和家长担心她去了哪里时,她带着那个男生走进来,并郑重表态:我们喜欢对方,是不会分开的。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事已至此,我和她妈妈只能让步,并约定:上学期间我会随时关注孩子的动态;周末回家妈妈尽可能多的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多交流沟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依旧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偶尔也“别有用心”的给她讲个“早恋结苦果”的小故事,她的妈妈隔三差五的来学校给他俩“送温暖”。在每次分析完考题后,我会旁敲侧击地询问她两人的近况。刚开始问及此事时,她总是满脸的幸福,直到一次促膝交谈时,她的脸上没有了往日那轻松开心的表情,言谈中流露出的愧疚、沉重和悔意,宣告着这份恋情的结束。或许是她受够了“家校联手”的内外“攻击”,或许他们两人之间的新鲜感已过,感情经不起岁月的磨练;或许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理解了我和家长的苦心……就在此时,我又趁热打铁同她进行了一番人生观、价值观和现实婚姻观的探讨,希望她能以梦为马,拥有真正热爱的生活和写满可能的明天。

转眼高三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倩一步步走出早恋“旋涡”而重拾学习信心的全过程。课堂上的她注意力明显集中了,回答问题也积极踊跃了,眼睛里重新闪耀着灵动的光彩,成绩随之稳步上升。现在的倩开朗乐观,言语间满满了为自己的本科梦想而奋斗的坚定自信。当偶尔戏谑提及曾经的那个喜欢的他时,她会在爽朗的笑声后摆摆手笑道:“往事随风而去”。

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希望倩在经历风雨洗礼后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更希望未来的能收获一份真正的爱情。

倩的转变证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培养,更离不开家庭的呵护和教育。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孩子价值观形成时期,如何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这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家长,学会倾听是多么重要。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也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师爱可以引导孩子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给孩子以真挚的爱,给孩子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孩子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仰慕的心理,才能向老师敞开内心的世界,老师才能“对症下药”,让沟通收到应有的效果,把孩子们心中的光芒唤醒,看到精灿灼人的明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