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批判

 gs老张 2018-12-16

44.功之于内·知止不殆

损害了身体,丧失了性命,身外的名与货,全部都等于零!

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有局限吗?有条件吗?条件是什么呢?

任何人,当以命相搏之时,谁不是怀着一腔激情,在忘我的热情

的鼓动之下,在情不自禁、失去自控的躁动之中,不再深省事理。

学会习惯置身事外静静窥视自我以慧驭心、以理系情、以智令身

是常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处变不惊去灾免祸之从道境界。

名与身孰亲?:身外之名与身心,谁与你更亲呢?要爱谁呢?

身与货孰多?:你的身体与你的货物,谁更多呢?要选择谁?

得与亡孰病?:你的获得与丢掉小命,谁是灾祸?要维护谁?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

追名逐利皆要付出代价。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功之于内,一切才可以长久。拿着性命去追名逐利,无论如何都不合算滴!

颂译:知真我得常乐

名誉与身体,哪个更加重要更要亲近?

身体与财物,哪个更加珍贵更要重视?

得到与丧失,哪个更加要命更要防病?

常人对于内外轻重,未必能真正清楚,

百姓对于得失祸福,未必能完全明白。

拥有至爱,难免伴随无尽耗费之烦难;

拥有宝藏,必然承担不堪重负之风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得长久安宁。

在保障了基本人权的文明世界里,当个体之人追求自己的挚爱之时若

受到法律保护则并不存在生命危险。个人自由的危险只会出现于丛林。

可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它并不是文明世界普遍的通用智慧。

本章小结

一个社会和国家是文明?还是野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

只要看人的名声地位财富得失在大众生命中占据多重的分量。

文明社会无论是总统还是富豪都不会恐惧自己回复公民地位。

名声地位财富得失唯有在野蛮互害的社会对个体之人才会意味着一切!

从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尊重人权的角度,所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它绝不是文明世界的普遍现象而是野蛮社会中强欺弱、大欺小之人祸!

所谓的中国智慧,无不充满了互欺互害的丛林社会为胜人避害之低级!

所以中国才会有如此之多清一色富起来的人,往安全文明的西方移民。

国家财富社会精英的大量流失对一个国家民族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