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美卿这段时间心情很好,精神状态也很好,所以画起画来更得心应手,特别是她笔下的牡丹,色彩缤纷,姿态万千,总是详和澄明,生机勃发,一种包容、奔放、开心的面貌焕然眼前。这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突破,画画往往画到一个阶段就会出现停滞不前,就会遇到瓶颈,翟美卿纵然热爱艺术,纵然聪慧过人,纵然勤奋不懈,但也在一段时间内有过迷茫、有过繁闷、有过找不着北的感觉。
但翟美卿很快就调整过来了,她或者换个气场静一静,或者走进寺庙去探访那些高僧名道的朋友,去思考去感悟。平时因为琐事烦心,因为工作忙杂,心忙则乱。现在能静下来,想得深就不碍于表面,看得通就不乱于迷塞,不急就不乱。于是她又拿起了画笔,画画就是要让自己的心境慢下来,留点时间给自己,腾点空间给自己,心境通透了,工作也就顺心了,画画随之也就澄明了,甚至有时还隐现出一种禅意。翟美卿说画画的好处是总能自觉挤出时间,集中心思,专注于画境,类同于打坐,悟空悟静,丢了琐恼,换回舒心惬意,这也是一种养心养性。
翟美卿以前总觉得画家是天生的,小时候虽然喜欢也不敢去画,但长大了心里却会不时地冒出想画画的念头。打那次偶然的机会跟着老师忐忑不安的画出一朵花来开始,生性好强的她便打开了心中艺术的闸门,一发不可收拾地画了起来。她认为自己无理由不行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无数次,那怕画它几十年画到八十岁,相信总能画出好画来。于是开始揣摸临摹,甚至干脆拿鲜花来对着描,拿烧绘在瓷盘里的花谱来对着描,毛笔不行就先用铅笔,把结构方向描下来,又再试毛笔……,谁知一下子竟画得有模有样了,就这样一路画着,一路进步着,一路画出感觉。
翟美卿认为自己是有天赋的,但也自知少不了要勤奋。画画之后,她主动与画家交朋友,主动去了解画家和认识名家,去与他们探讨,向他们学习,边画边思考,画画中遇到的问题就在交流中解决,在接触中顿悟,于是慢慢地有了方向有了路径。刚开始没有专门的老师,就自己去找画图来临摹,甚至每年都去洛阳看牡丹,结合对牡丹的理解与心中的感受,她投入写生,放开顾虑,忘情地画眼前的花,画心中的花,画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花”。一路走来,竟不断受到身边的朋友与专业画家的好评,甚至去到名家工作室,她拿起纸笔就画起来,没有惧怕画得不好,没有担心会献丑,反正画好了受表扬自然开心,画得不好的地方则可乘机讨教,不经意中这些年竞认识了范曾、韩美林、冯远、许钦松、王书平、王绣、许固令、方土等等许多名家,获益良多。特别是为了进一步系统提高自身水平,在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后,她得到了博士生导师许钦松先生的悉心教导,画技与画理都有了质的提升。
喜欢欣赏绘画的翟美卿以前不敢画是以为自己力所不能及,但一个机会促动她开始绘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回过头来她开始自信起来了,特别是认识许多画家之后,一来学得快,二来学得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一次香港的谭圣卓老师教她画了一个桃,第二天她就画出一棵桃树来。她说画桃比画牡丹容易,画完牡丹之后,觉得画什么都容易学了,当然,她也画山水,但比较耗时耗力,没有画花鸟这么多。 不过 ,虽然学得快,虽然认为自己是能画好画的,但她既明白不可能也没打算做一名“速成”的画家,她说一年不行,十年总可以办个画展了吧,那怕三十年才能画好,她都会画下去,她定了很长远的计划与目标,她会画到老学到老,不会停步,只会越来越进取。她现在每两年整理一本画册,按照时间的顺序,目的在于阶段性的记录,以后回过头来就可审视自己走过的艺术历程。


在翟美卿习画与创作的过程中,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说她的画难得的是气息灵动活泼,格调清新脱俗,这应与其个人的性格与气质有关。逐渐身边许多朋友也喜欢起她的画作来,索要作品的越来越多,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就向她讨要了一幅某次活动现场即席创作的牡丹,并装裱好挂在他进办公室梯间显眼的位置上,显得十分重视。其实翟美卿平时也收藏有许多名家书画,送别人的书画给朋友时她倒大方,那怕十分名贵也不太在意,因为她要送时是不用钱不用价值去衡量的。但送自己的画她却往往有些不舍得,因为一来时间很宝贵,她很珍惜自己创作花费的时间;二来她创作的每一幅画都不重复,每送出一幅她就少了一个样式;而且她觉得她每一幅画都画得比以前好,所以每一次都不舍得以当时最好的画去送人……。她就是这样在不断进步不断不舍得中为自己留下了许多画作,从而能不断地整理出版自己的画册。



虽然说翟美卿不舍得送自己的画,但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人拥有了她的画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翟美卿的人生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她的慈善事业。她曾在香港被一位绘画老师伍月柳女士邀去参加慈善活动,当时老师让她现场画一幅小画参加慈善拍卖,竞拍出了10万元,她突然发现原来画画也可以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心情很舒畅;后来也就开始拿一些画作去参加慈善拍卖,有一次一幅画拍到20多万元时她担心对不起出钱的人,主动让人家不要再抬价;再后来她干脆将她的画作和她的慈善事业结合起来,为了推动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她倡导为贫困地区捐建“爱心图书室”,不仅自己出资捐建,还发动社会上的企业机构或富裕家庭出资捐建,一间爱心图书室只要捐8万元,名义是捐建者的,还可以植入捐建者的企业文化或家风与思想理念等,剩下的事由她主导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来协助落实,并送出一幅她的画来表彰这些有善心的人……。四两拔千斤,她就这样以自己的爱好带动了文化与慈善,将慈善文化和艺术文化结合在一起,发动了更大的慈善事业,影响了更多的人,得到踊跃的参与。



自己的思想行为传播了正能量,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人,翟美卿也就画得越有热情了,而且越画越享受这过程。心情不同,画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同,所以她艺术上的进步是超乎预期的。翟美卿认为自己是有思想和有创意的人,所以不仅画作不愿重复,艺术的表达也不喜欢受束缚。她要表达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考,所以她的画作总是率性自然,那怕临摹她也更多的是用意临,她跟老师也是转益多师,因为她怕束缚在一种风格里面。创作上她用色不刻意,构图不刻意,题材内容也不刻意,她在意的是心境,她要表达的是一种阳光的心态,一种天真的意趣,她说画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那么通过画面要分享出来的也应是一种开心快乐。她的老师评价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悟性很高,善于思考,而且是有恒心很执着的人。的确如此,翟美卿说做事之前要想清楚,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她选择了画画就要画到老,画到画不动。她认定一件事会很长久的,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不浪费时间,不无谓兜转,每个阶段做那阶段该做的事,做适合的事,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留恋过去,不畏惧将来。现在她心情很好,一对子女都结婚了,门当户对,恩爱甜蜜,母女象姐妹一样,儿子孝道有为,所以她很开心,很满足,很感恩!感恩帮助过她的人,感恩一切。因而,她安心做她喜欢做的事,继续画画,继续做善事,带着感恩的心多做回报社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