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能撬起整个地球 ——从《前前后后》一课看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

 长青图图图书坊 2018-12-17

长青小学  朱燕雁

教学片段一:

师:我们一起做游戏:“考考你的眼力”游戏1:数数一共有几棵树?

114

师:那么多呀,你是怎么数出来的?为什么我只看到2?

2:远处还有,不过被前面的挡住了,只露出一部分。

师:你们的眼力真好。

游戏2:三个一样大的球被小刚分别踢到三棵树前,看看哪两个球离得更近?

1:球1和球2离得近。

2:不对,是球1和球3离得近。

1:你可以用尺量一下,明明是12的距离短,当然他们离得近。

3: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教师说了球一样大,但现在球2那么小,一定是在远处。

2:对,而球13大小一样,说明它们都在离小刚一样远的位置,所以一定是它们离得最近。

师:谁同意他的看法请举手。(几乎全班都举手了)

师指一名没举手的学生:你为什么不举手?

4: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这道题没有准确答案。

师饶有兴味:你的看法是什么?

4:虽然2很小,证明它是在远处,但是那只能证明2离小刚最远,不能说12的距离就比13的距离远。而13虽然距离小刚一样远,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一定就比12的距离短。

师: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真强,可是也许有的同学没有听明白,我这里有三个球,你能否给大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4:好的。

经过演示,最后所有的学生都同意了生4的观点,师生一齐为他鼓掌。

 

片段二:

师挂出图片、范画,写出问题:

1、画面前面(近处)的物体和后面(远处)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2、在绘画中,如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师:观看游戏中的两幅图和这几幅图片、范画,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正副两个组长的带领下研究并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十分钟之后汇报、发言,请选出发言代表。发言要有理有据,也就是要举出实例。

生按组讨论、探究学习。

(十分钟后)学生归纳如下:

1、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清楚)远虚(模糊),例如:从教室前面看一排排的桌椅、道路两旁的树、铁轨……

2、在画面中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有两个方法:一是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被遮住一部分,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二是物体逐渐缩小,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评析:

有一句很“狂妄”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这不是“狂妄”的空想,而是一种有科学依据的自信力量,而今天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贵的自信和这种自信产生的力量。这一课是三年级上册中较难的一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空间感,了解透视现象并应用。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如此有逻辑的思维、争论和归纳,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并且由衷地对他们刮目相看,我设计这课的各个环节时本着这样的教学思想——不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着眼于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多种感官、思维进行发现和创新。在实践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些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创新意识和开放逻辑思维。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教学,帮助和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成具有“撬地球”的自信和聪慧的人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