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影:关于梅花的美好词汇,姜夔几乎用尽了!

 棋中王 2018-12-17



暗香、疏影,是两个极具美感的词语,源于北宋 林逋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大概南宋的姜夔特别喜欢这两句的意境,便专门为之作曲,一为《暗香》,一为《疏影》。


关于《暗香》,前几日我们已经介绍,今天就一同赏读《疏影》。








疏影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词前小序交代了创作经过:姜夔于“辛亥”(1191)之冬冒着大雪去苏州探访老朋友范成大(号“石湖居士”),顺便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姜夔是谁?他可是一位杰出的词曲作家,而范成大也是著名的大诗人,两位文人相聚,自然离不开文学创作。于是,在范成大的催促下,姜夔特意作了这两首曲词。范成大视之为上品,把玩不已,还让乐工和歌妓去练习演唱,据说韵律十分悦耳。


《暗香》《疏影》,互为姊妹篇,表明上同为咏梅之作,关于《暗香》的主旨,前面已经介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疏影》的主旨更加扑朔迷离,古今有多种说法,但大抵离不开“伤二帝蒙尘”这一寓意。





开篇写梅花的外形,暗用赵师雄于罗浮山下梦梅的典故。“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是说苔梅的枝上点缀着玉一样的梅花,还栖息着两只小小的翠鸟儿。作者写梅,为何涉及到“翠禽”了呢?这就与上文的典故有关了。


隋朝有个名士叫赵师雄,他行经罗浮山时,在梅林间偶遇一位素雅美貌的女子。话说,这位女子散发着怡人的芳香,语言极其典雅,身边还有一位绿衣童子相随,整体上给人以仙气十足的感觉。赵师雄与女子一见钟情,便在月下同饮,绿衣童子则为他们歌舞助兴。不知何时,赵师雄昏昏睡去,等到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女子已不知所踪。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在一棵大梅树下睡了一夜,碰巧的是,梅枝上正好有只小小的翠鸟。原来,那女子便是梅树所化,而绿衣童子则是翠鸟变化而成。





上文写赵师雄在旅途中遇见梅花的故事,接着便写词人自己遇到梅花之事。因为词人在在好友范成大家做客时见到梅花,所以说“客里相逢”。


“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句,直接将梅花当作幽居的佳人来写。


“篱角黄昏”,点出梅花的生长环境,以及作者所见梅花的时间。梅花不是生长在喧嚣的尘世间,而是处在寂寞僻静的“篱角”,足见其超脱不俗;而“黄昏”则暗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意境,突出梅花之静美。


“无言”,是对梅花的性情的描写,说明梅花静默无闻,像一个独居的沉静的女子,体现了梅花的品质美。“自倚修竹”,暗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几句从形象、性情等多个角度描写赞美梅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质。




“昭君”句及以下几句,暗用杜甫《咏怀古迹》之“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句意,由佳人联想到王昭君,写梅花的灵魂。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原来,唐代王建曾写过一首诗曰《塞上咏梅》:“天山路上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诗中的梅生长在塞外,据说是当年昭君出塞时所种,它年年都在风沙中绽放,人们经过那里,常把马系在梅树下。所以,姜夔由此联想到王昭君,认为梅花像昭君一样,肯定不习惯塞外的生活环境,它一定时常怀念起“江南江北”的种种美好。想必,此处的梅花就是昭君的魂魄归来所化成的吧。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几句,容易让人想到“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的宋史,故陈廷焯认为“南渡以后,国事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




下阕继续用典。“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是说梅花肯定还记得当年的“深宫旧事”。什么旧事呢?读梅花诗词,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典故就是寿阳公主“梅花妆“。


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含章殿下小憩时,有一朵梅花飘落,不偏不倚正好粘在她的额上,而且怎么都揭不下来。最后梅花虽被清洗了下来,但公主的额上却留下了五个花瓣的印记。这不但没有影响公主的美貌,反而令公主更显娇媚。不久,宫中便传开了,还竞相仿效,将梅花钿贴于额上,便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梅花妆”,宋欧阳修词中有“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句。


这里是说,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还有美的行为。这么美好的花儿,人们就应该保护好它,不要让它被春风吹落,应尽早为她安排一座金屋——“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这三句,用汉武帝刘彻金窝藏娇的典故。关于此典,大家都很熟悉,不再赘言。作者用此典并没有深层的意义,不过是说要如何爱梅,如何惜梅罢了。



但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梅花终究是要凋谢的。“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梅花被春风吹落了,人们很伤感,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去埋怨凄切的《梅花落》笛曲,怪这支曲子吹落了梅花。


《梅花落》原本是乐府曲名,它常与梅花一同出现,营造一种梅花飘落的凄美意境,进而渲染抒情氛围,传达作者的伤感情绪,如唐高适“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唐 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等。


末几句“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是说,等到梅花落尽,花瓣化为尘土的时候,“我”只能从画图上寻觅她的旧影了。


全词熔写景、叙事、说理、抒情为一炉,连续铺排五个与梅花有关的故事、人物来映衬梅花,将梅花人格化、性灵化,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写照。




整体读下来,诗词君只有一个感觉:美!用专业的诗词语来评价,那就是:清空、骚雅。姜夔善于“从众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义,把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意趣,怪不得张炎在《词源》中极口称道此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只是,如果不熟悉相关的典故,就无法真正地读懂白石词的美。诗友们,你喜欢这首词吗?或者从中读到了诗词君没有读到的内容,欢迎留言评论。(为写本文,诗词君大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