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坛精华V|肖淑红:再论体育产业发展根本问题——体育产品的价值创新

 孤凤 2018-12-17

2018年12月1日,第四届中国体育产业价值创新论坛暨第二届全国体育经济与价值管理学术会议在北京体育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致力于“挖掘体育价值,助力产业腾飞”,呼应上一届论坛倡议,本届论坛通过优秀嘉宾代表的专题演讲、供应链创新的典范展示以及圆桌对话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体育产业价值创新的实践历程与发展展望,以期引领大家在中国体育产业中的创新。


本届论坛上,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淑红作为分会理事长在主题报告环节最后出场,肖教授在总结前几位专家主讲的基础上,对体育产品价值创新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并倡议将2019年定义为“体育产品年”。以下为体育商业评论(ID: tysypl)独家整理的精华内容。


6W锁定体育产业核心问题

肖教授指出,关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发展方向。这两年体育产业同仁对于体育产业的热情,虽然大不如最初2014年、2015年的时候,但体育产业却开始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体育产品研发的阶段。

从6W出发,我们需要更加清晰地理解什么是体育产品,什么是价值创新,谁来实现价值创新,如何提升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而锁定体育产品发展的本质问题。在这个阶段,投身体育产业领域的同仁们褪去了热情之后,就更有利于认真地研发产品。所以未来必须要做出面向市场需求的、能够用来交易的体育产品,这才是中国体育产业有希望的未来。

 

价值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46号文件发布之后,肖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选择了中国当年体育市场上最活跃的的60家企业进行跟踪,至今大约四年的时间。对这被跟踪企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后,初步的结论是:能够锁定体育产品的价值创新的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体育产品价值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对体育产品价值深度挖掘仍然不够,主线不突出,供应链亟需优化,价值链没有形成;同质化现象仍然严重,各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差异等。

 


运用产品思维,进行商业模式再造

肖教授表示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当前所有企业亟需再造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去追寻风口。过去的实践表明,企业发展风口用处是不大的。那么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首先是要具备产品的思维,目前的问题是产品不落地,产品的价值没有分解,就没法交易。

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看,提供产品,实际提供的就是功能。肖教授再次举出了这个简单而形象的例子: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不是因为鞋匠需要钱,而是有人需要鞋,有人需要鞋的功能。希望业界能够深刻地体会这句话的内涵,明白一个企业应该面向市场提供了什么样的功能。功能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这就是企业的产品,归根结底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

 

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

企业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团队来进行价值创新的探索。当前,谁能够把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企业的日程上来,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的企业。团队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就是要进行培训。价值工程的方法就是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是每个企业都应具备的工作程序。

 

全产业链的体育产品创新

肖教授表示,过去两年的论坛都定位在供应链创新是想告诉大家:创新是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的创新,在这上面去找价值增值点,即做产品创造,这就是价值工程的用武之地。体育产业跟其它行业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现在的价值评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导致企业特别辛苦。

肖教授明确表态,建立价值评估制度是我们行业内需要做的事情,并在会议上宣布成立体育资源指数研究院,以解决每一个市场主体在其市场上设计产品并实现价值的问题。

最后肖教授引用了主席的一句话来结束她的主题报告: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执着他人,也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未来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